第354章 和稀泥式用药,不要脸的隐球菌

“李医生怀疑是隐球菌感染?”

荣主任的脸色微变,这个病普通人听了或许没啥感觉,但是身经百战的医生们都明白,这个病极难治疗,预后往往不佳。

且容易病情反复。

如果李敬生没有之前的一系列优秀表现,荣主任只当他在放屁。

现在没有任何人敢轻视李敬生的建议,因为李敬生虽然发言不多,但是每次都是有的放矢。

“我也只是怀疑,作不得准。如果真是隐球菌感染,就怕是脑膜脑炎型。”

李敬生嘴上说着作不得准,但是把具体类型都给甩出来了。

临床上,这个病分为四类,分别是脑膜炎型、脑膜脑炎型、肉芽肿型和囊肿型。

哪一种都不好对付。

其中脑膜脑炎型更是最为复杂的一种,与肉芽肿型有得一拼。

“立刻让实难室查病理切片。只要有所发现,立刻做真菌学检查。”

荣学开对助手吩咐道。

隐球菌脑膜炎在早期阶段不易查出,脑脊液的糖和氯化物在早期变化往往不明显,只有在中后期才会明显开始减少。

特糖含量会明显降低,甚至降到零。

这个孩子的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就出现了糖含量显著降低,再加上其它症状有多处与此病相符,所以很可能是这个病。

“李医生刚才提到孩子有可能是隐球菌感染,并且很可能是十分棘手的脑膜脑炎类型,这给我们提了个醒,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现在已经基本可以定性为急性病毒性脑炎,孩子的病情仍未控制住,这十分危险。仅仅只是对症治疗,我想是远远不够的,是不是可以讨论一下,积极干预?”

荣学开的目光扫过众人。

他是当赤脚医生出身,与李敬生这个开诊所的医生倒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赤脚医生早年的时候给人治病,因为条件有限,医学知识也不是那么先进。那时候稍微难治一点的发热,只要出现上吐下泻,很多直接被定性为疫症。

啥意思?

与瘟疫一个意思。

赤脚医生们为了救人性命,于是不管黑猫白猫,能治好病就是好猫。

他们中医的方子、手法、西药、西医疗法,混合着使用。

而且那个年代是以中医与中药手段为主。

没办法,那个年代列强们封锁各方面的技术,根本不让我们学习。

那时候还有一个特征,因为穷,很多老百姓生病了根本不敢上医院看病。请郎中上门看病的做法直到近些年才慢慢开始绝迹。

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赤脚医生其实是医疗主力军。

他们在仪器设备简陋、医学知识落后、药物缺乏的不利条件下,爆发出了惊人的潜力。

想方设法抢救病人的生命,并且磨练出了超强的预判能力。

一个病人接诊后,能不能救活,有可能朝哪个方向进展,他们在脑子里会有一个精准判断。

说白了,也就是危机意识。

李敬生在这方面的预判就极为敏锐。

城南老街的赵老板在这方面的能力应该也很强。

大院的医生因为背靠大树,多少会存在一定依赖心理,并且遇到难处喜欢团队作战。出了事也是吃大锅饭,有医院出面扛着

所以很难培养出这种敏锐的风险预判能力。

荣学开得益于早年的赤脚医生经历,磨练出了这种能力,让他在重症医学科如鱼得水。

此刻,他听了李敬生的诊断意见后,高度警醒,开始主动出击,争取抢在孩子的脑部病变进展到药石难医的地步前,主动干预。

大病成势,进展到了后期阶段,将会如同山崩,如同海啸,任何手段在它面前都显得杯水车薪。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大病成势前主动干预,阻止它进展为重症,甚至产生一大堆的并发症。

真到了那一步,神仙都救不了。

“我非常赞同荣主任的提议,咱们主动出击,总比眼睁睁的看着病毒不断破坏孩子的身体,加重病情要好很多。”

“咳……赵医生措辞需要严谨一些。在病源没查清楚之前,我们就算想出招也不知道打哪。对症治疗,其实也是积极干预,绝不是你说的眼睁睁看着不管。”

“对对对,是我表述不到位。”

赵医生三十五六岁,能参加这场会诊,说明被上级医生看好。

但是当着家属的面说话不注意,这是犯了低级错误。

这就是实习和二次规培的重要性。

有很多研硕,甚至是研博都是跟着老师在医院开展实践工作,有些老师不敢放手,这就造成他们锻炼不足。

然后真正进医院当了医生后,因为学历高,老师的名气大,学到的本事可能也确实不差,唯一不足就是缺乏基层锻炼。

研博很多都是进医院走马观花几天,直接就升了主治。

医院为了招揽这种高学历人才,往往也愿意大开方便之门,各方面的要求都会降低。

这就造成这位赵医生类型,缺乏基层经验,与家属沟通时意识不够高,很容易引发医患纠纷。

当然,这不算什么大事。

毒打几顿,自然就会变得聪明和圆滑,说话不会再这么任性。

“咱们抓紧时间继续讨论孩子的用药问题吧!”荣学开把话题引回正轨,也缓解了赵医生的尴尬。

多给年轻人试错的机会,很多大院都有这种优良传统。

因为主任医师们也是这么成长过来的。

“抗病毒药物有多种,如果知道病毒种类那就可以针对用药。如果这个孩子是腺病毒、疱诊病毒脑炎,那我相信用阿糖腺苷会立竿见影。问题是现在尚未查清病毒类型,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先进行和稀泥式用药?”

所谓和稀泥式用药,就是用那些不单一针对某种病毒的药物。

比如临床上最常用的广谱扩菌药阿莫西林。

它拥有强大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和场景。

堪称是神药级别的存在。

病毒是细菌的碎片,它每年都在不停的进化和增加新种类。

更有人为研制与合成的病毒。

在临床上,很多病毒都没有特效药。

对抗病毒最有利的武器也并不是药物,而是人体的免疫系统。

很多人只知道爱吃腐肉的科莫多巨蜥,以及爱吃蚊子蝙蝠具备强大的病毒免疫能力。殊不知,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同样不弱。

李敬生的脑子里不禁冒出一款抗病毒药物的名称——利巴韦林。

此药的真名是三氮唑核苷。

它在治疗病毒性脑炎方面应用较多,效果也还不错。

“荣主任想必已经有了不错的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