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战乱(第2/2页)

只是,作为北汗的掌权者,玄玉竟能对北汗子民漠视到如此地步,着实让人心寒,他朝墨玄玉看了一眼,暗暗叹了口气。

只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宗室竟然默许了这几乎断绝皇室血脉的行为,对各府子弟被打包送往沙场不置一词,未保后方稳定,这些最直系的皇室子弟被送到疆场上虽然是最实在的方法,但居然没有半点怨言倒真是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了。

“我让你准备的人怎么样了?”墨玄玉见元离不反对,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桌上的图纸上随即问道。

此一战,不成功,则成仁。

“全都准备好了,这些人皆是手无缚鸡之力、无家无室之辈,你什么时候想用都可以。”元离敛神应了一句,见墨玄玉心情尚好,小心翼翼的道:“玄玉,今日简丞相向我提及你了,问你何时有空回相府一趟?”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如若行差险错,大宁上下将面临皇室子息断绝的威胁,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堂上下都看出了封显破釜沉舟的决心。

“叮”的一声脆响,桌上的砚台被扫落在地,登时裂开了缝隙,墨玄玉曲起手指慢慢把玩,嘴角略带嘲讽:“他不过是想为那几个嫡出的儿子在朝上谋得一官半职罢了,也不看看那几个酒囊饭袋都是些什么东西。你去告诉他,只要我母亲的灵牌好好地安放在他们简家的祠堂里,我墨玄玉必然保他们简家富贵荣华,一世无忧!”

叶韩于洛府养伤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是以皇亲宗室的一应安排便落在了宣王封显身上。一夜之间,他就将整个皇室逾满十六岁的子弟全都送上了疆场,包括他嫡亲的兄长——大宁王朝硕果仅剩的几位年轻亲王。

凛冽的声音带着深切的痛恨缓缓而至,元离看着神情阴郁的女子,沉沉的叹了口气。

也正是因为这一场闹剧的上演,才让第二日得知大宁皇室巨变的老臣子都变得淡然起来。

天下虽无不是之父母,但……如果当初那位权欲熏心的简丞相能留有一丝恻隐之心的话,华裳也许……就不会变成如今的这个模样了。

这一战,虽不说正义凛冽,但至少在大宁上下却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当那辆黄金马车不紧不慢的越过云州,跟上封皓率领的洛家军时,已是半月之后了。与此同时,封显与南疆三公主之战正式开局。

宁都城外一战死伤无数,骨肉血亲嗟叹离别,鲜血铸成的仇恨头一次压下了朝堂上的党派之争和利益纠葛。

马车遥遥的出现在了一片狼藉的城池之下,四周寸草不生,唯有一座孤城屹立在戈壁之中。守城的将士隔着老远就挺直了脊背等着这位从未踏入过云州地界、但却仅凭一己之力就守住了云州百年威名的洛家家主。

虽然朝上不少大臣保持缄默,但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大宁禁卫军却是磨刀霍霍,纷纷鼓足了士气准备奔赴战场,这些禁卫军多是氏族子弟,他们的赞成和拥护也变相的为封显做足了舆论。

待马车稳稳的停在城门下时,一双双炙热而恭敬的眼便恍若实质般的放在了鎏金色的帏布上。

此言一出,整个王朝皆是哗然,帝位争夺从来都只是一国之事,如今却扯上了整个天佑大陆的未来,着实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但金銮殿上言之凿凿的封显却是一副若不如此、誓不罢休的模样,也让一班老臣无可奈何,这大宁天下本就是封家的,封氏子孙如何来定夺,为人臣子根本不好多言,再加上宁都城外十万洛家军的威慑,就更是让这有些胡闹的决议变得无比自然起来。

翘首以盼下,深黑色的步履缓缓自马车上踏下,还来不及细看,城上将士便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城内而出,齐皆抬头朝下望去。

众所周知,叶韩手握岭南数十万大军,而封显则只有区区几万禁卫军,若是以此为起点,封显必输无疑,是以两人约定由封显接掌岭南大军兴兵南疆,而叶韩则跟随洛家军出师北汗,谁先夺下敌国江山,谁便为大宁新的帝者。

刺目的翠绿色袍子迎风而摆,踩着旋风脚步杀出的少年紧紧抱住刚走出马车的女子,软软糯糯的声音在安静的城池下阁外清晰……刺耳。

岭南统帅叶韩正式以宣德太子遗脉的身份被载入宗碟,但却并未冠以皇室之姓。和封显约定以天下之争来定下新帝人选,并且只凭军功,不以兵力为筹码。

“姑姑,你看,我瘦了这么多,是不是能娶第十九房小妾了!”

宣和帝下棺的这一日深夜里,整个大宁王朝迎来了自建国以来最不可思议的一道御旨,当然,也包括那班在金銮殿翘首以盼饿得双腿发虚的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