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3页)

不必问,阿姒也知道赵敞能叫出她的小名是因爹爹常把她们姐妹俩挂在嘴边——爹爹是女儿奴,每每和信任之人谈话,都会扯到家中女儿。

喉间酸涩,她缓了好一会,才寻回自己的声音:“正是晚辈。”

阿晟亦记起了:“阿姐原是我父亲的小表妹!那我当表姑母才!”

阿姒再度蹲下身,看着这个过早便知晓人世悲欢的孩童:“好孩子,让你受苦了,是我们来迟了。”

她将情绪咽下,走到晏书珩跟前。

晏书珩眸中万丈温柔。

待阿姒走到跟前,他抬手怜惜地轻触她脸颊:“阿姒。”

阿姒没有避开:“我有些私事,想问问赵将军及阿晟,可以么?”

她难得如此温顺,晏书珩当即会意,她这是想支开他。青年苦笑:“好。有什么话尽可细说,不必顾虑。”

说罢,他带着众护卫退至几丈开外,远远守着阿姒。

阿姒对赵敞行了个晚辈的礼节,开门见山道:“敢问赵将军,我父亲当初遇害时是在何处,是何情形?”

赵敞浓眉紧拧:“当初我与少傅艰难避开各路追兵,总算回到颍川治内。少傅传信回陈家,着人去翟山庙接应。不料密信应是被劫了,我们等来了一伙来路不明的人,少傅当即察觉不妙,以身为饵,让我携太孙逃离,并嘱咐我去寻曾在陈老先生门下求学的祁二郎。”

听完,阿姒踉跄后退两步。

赵将军不知道家族内部规矩,但她清楚。族内传信时,如是重要信件,会写成只有极少数陈家人才能读懂的密文。外人仅拿走密信无济于事。

因爹爹的遗体是在另一处被发现的,故而众人都推断是外人加害。

可今日赵将军却证实爹爹遇到歹人是在约定好的翟山庙,且爹爹还吩咐他去寻祁君和而非陈家自己人。

爹爹的密信只有两位叔父及祖父亲弟弟四叔公看过。

这几处端倪足以说明——

害爹爹的,就是陈家人。且极有可能是两位族叔中的一个,是爹爹的至亲手足!那人刻意将爹爹挪到几里开外的地方,伪造出是外人所害的迹象。

之前她虽有怀疑,但更倾向于认为爹爹被殷家或其余势力所害。

可万没想到,竟真是自家人!

阿姒脚下一软,险些栽倒。

她扶着膝堪堪站定。喉间如被堵住,哽塞得无法说话。

“父亲他……可有遗言。”

赵敞摇头:“彼时情急,少傅未来得及留遗言,事后我再去打听,却得知少傅大人遇害的消息。”

一旁的阿晟忽而上前:“阿姐,在那以前,少傅说过一句话。他说,若他回不去,待阿姐出嫁时,让你去埋三春寒的桃树下自行挖出那两坛酒。”

那两坛三春寒,是爹爹在她五岁幼时埋下的,父女三人约定好,日后她俩出嫁时再挖出畅饮一番。

眼泪汹涌奔出,砸向地面。

后来阿姒甚至记不得自己又与他们都说了什么,又是如何回到马车上。

回过魂时,有人轻轻拥住她:“阿姒,想哭便哭吧。”

阿姒眨动麻木的眼皮。

她把脸埋在他肩头,却许久都哭不出来。无法用眼泪宣泄的悲伤,才真正痛彻心扉,晏书珩拥紧她,喉间滞涩:“你可以相信我,只要你愿意。”

阿姒未曾说话。

静静相拥,过了很久,很久。

晏书珩心里越发揪紧,怀中人总算动弹了下,清冷嗓音在昏暗马车内透着涔涔寒意。“你身边不是有很多能用之人么,我要查出那人是谁。”

她要揪出那人,把父亲曾历经过的绝望,一点点还给他。

晏书珩搂紧她,又怕太过用力会让她难受,缓缓松劲,手掌在她后脑勺轻轻安抚:“好,我听你安排。”

.

尽管恨极,但阿姒尚存清醒。

阿姐和尚未出世的孩子还需一个强盛的母族,她的目的是要查出陈家蛀虫、替父报仇,而非将树连根拔起。

出于谨慎,她决定不全权交由晏书珩,只借他的暗探一用。

此后一段时日里,因着宫中局势初变,阿姒按兵不动。

五月初,祁家败了一仗,祁家独大的格局再次被平衡,宫中放出陈妃有孕的消息。确认局势平稳后,阿姒这才开始着手进一步试探。为了不让姐姐忧心,她暂未告知陈妃父亲遇害可能是族人所为,只说自己不想再装失忆,打算揭开这层纱,最后试探试探坠崖一事可有猫腻。

陈卿沄虽担忧,但听阿姒权衡一番,觉得有理,便由她去了。

从宫中回来后,阿姒因阿姐有孕喜极,下马车时不慎磕到头“晕倒”,醒来后猛然想起一切。

这一喜讯掷入陈家这潭本就动荡的幽池,激起水花阵阵。

短短数日,闺房中踏过许多人的足迹,纷至沓来的关心叫阿姒分不清谁真谁假。看来,这点力度远远不够。

宣称病愈那日,阿姒出了门。

除去自己的人外,她还特地带上陈家各房给她安排的几名侍婢。有二房三房,甚至四叔公那房送来的。

茶肆雅间内,烟雾弥漫。

青年从身后拥住她,手在她腰间一拃一拃地量:“又瘦了些。

“阿姒,其实这些事,你大可全权交给我去做,我不会对陈家不利。”

尽管如此许诺,但晏书珩也知道以阿姒这不喜被人拿捏的性子,只会借他行事,而不会全部倚仗他。

他唯有轻叹。

她称病不过几日,眉眼清冷不少,更镇定不少。这般变化他再熟悉不过,十六七岁的他,也曾如此。

他深知,这是必经之路。

他们宛如冬日里被困在琉璃瓶中的蝴蝶,因瓶中温暖,透过瓶子看外界时,只觉绚烂而美满,没有丝毫寒意。

但也会处处受制。

因此,对他们而言,要么一直活在假象之中,要么打破瓶子,撕碎假象。走出去虽需适应外面的冰天雪地,会失去一些东西,也会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但出于私心,晏书珩却不希望阿姒也经历那些他曾经历过的残酷。

她太美丽,也太脆弱。

就该安安稳稳住在琉璃瓶中。

但阿姒并不甘心维持表面的和美,她透过窗看向天际:“为人子女,为父报仇天经地义,哪能假手于人?”

晏书珩松开她,二人并肩而立。

他取出一沓信件。

“这是你让我查的这三人,连同他们各自心腹的家眷和软肋。”

阿姒接过信件。

看过密信的三人里,她最怀疑的是上回间接致使她被晏三爷绑走的二叔,但为保万无一失,这些日子,阿姒同样托晏书珩细查了四叔公和三叔。

最可疑的是二叔的幕僚楚七。

此人在颍川时就跟在二叔身边做事,如今也在建康城。他家中有一幼子,身患怪病,数位大夫都断定这孩子活不到五岁,如今却得上天眷顾破天荒长到八岁,邻里对此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