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慰问礼物(第4/5页)

“学分?”

“是啊,我们女儿的高中是有学分的,要是谁被扣了,是要重修的,这个学分还跟高考挂钩呢,要是学分太低,据说是对考试也有影响,这个学分制度也是刚刚才推出来的。”

两个妈妈在客厅里说起了孩子的教育经,姚雨然一脸崇拜地看着那位游客,她说的话她恨不得用手机去录下来,她没有文化,也不会教导孩子。

她觉得大城市的家长肯定会教育孩子,她一定要多听多看多想,然后提取出精华,到时候才好教育她的两个女儿。

在跟游客取经的时间她也不忘做事,取下小芳小月原本的手表,换上了新的,小芳跟小月手拉着手朝着后院去了。

林夕看着她们的背影,再联想到过年之前她寄给顾教授的那两个手表,难不成国家已经参透了那两只手表的秘密?所以才造出了这些东西,并且勒令全国所有的学生佩戴?

正想着,她接到了妇联干部任大姐的电话,林夕直接就过去她的烧烤店了。

她正在厨房烤串儿呢,见到林夕,她长话短说:“小夕啊,刚刚我接到乡里妇联的电话,说国家关心妇女同志们,特地发了三八妇女节的礼品,你现在有没有时间?有时间你去帮我拿一下?”

按理来说作为莲花村的妇女主任,这种事情是任大姐的活儿的,但谁让今天店里的人实在是太多,任大姐实在是走不开,所以只能拜托林夕了。

谁都知道林夕的民宿里人多,她就算不在民宿里一小会儿也没有什么事儿。

现在村子里的人干什么事情不方便都喜欢去找林夕帮忙,更何况她还会开车,出村子带点什么最好了。

听到任大姐的这句话,林夕的心里有点猜测,她爽快应下:“行,那我去一趟。”

走到外面的时候,看着小广场附近摆上的各种各样的摊子,她用本地方言大喊一声:“我要去一趟兴水坝,谁有什么要带的吗?”

“有有有,小夕给我带点花生米回来,我这里没有花生米用了。”这是在边上拌凉卷粉的阿昌爷。

“给我买点包心白,我这里包心白也没有了。”这个是开米线摊子的小娟奶奶。

现在地里的包心白菜才刚刚种下去,还不到收获的时候,在当地的米线里,是需要放烫熟的包心白菜丝的,要是缺了这个就总觉得缺点味道。

小娟奶奶给料实诚,每一碗米线都给一大把,钱是赚到手了,这些配菜也消耗得快,偏偏她人实诚,怎么样都不愿意减少一点配菜的用量。

平时这些东西都是村里统一帮忙给采购的,但是今天不是天气好来的客人多吗?就这一会儿的工夫已经没有了。

“小夕……”村里摆摊的村民一个接着一个地把需要的东西告诉林夕,林夕找了一个本子记下了就走了。

回家开上车子她就朝着兴水坝去,天气好了,兴水坝也有很多人出来摆摊了。因为那条旅游线,有一些自驾游的游客也会到这边来逛逛。

兴水坝村的建造也非常有当地特色,街道两边的房屋也多是木砖结构的,街道也都是用青石铺成的。

林夕先去乡政府,知道林夕是莲花村来拿三八节礼品的,让林夕签了字后就把东西给她了。

“这是国家发给大家的东西,是手表,手表后面都有编号的,你拿了要登记好的,每一个人取了什么号都要写好,可一点也不能马虎啊!”工作人员再三对林夕交代。

林夕点头表示知道了,工作人员送她出门,还在叮嘱:“到时候登记完了,就要把这个表格送回来给我们,我们这边也是要登记上报的。”

“好的,我知道了。”

林夕把这些手表放到车子的后备箱去,开车去菜市场,按照单子把大家需要的东西全部买齐,每一样都是微信付款的,这样比较好方便大家查账。

她回到屋里,把这件事情跟工作人员再三叮嘱的话告诉任大姐,任大姐对工作是非常认真的,她说:“晚上我用小喇叭把大家叫来。”

“行。”林夕出去了,把代购的东西给了在广场的大家。

时间一晃而过,眨眼间就到了晚上,任大姐跟来买烧烤的游客致歉,让他们稍等一会儿,然后跑到村部去喊大喇叭。

村里的女人们一听到是给大家发三八妇女节的慰问品,一个个喜笑颜开。

林夕的大奶奶孙草花笑眯眯地跟大家伙儿道:“还是社会主义好啊,到了三八妇女节还给我们发慰问品呢,这要是换成旧社会,谁会做这样的事情啊!”

孙草花自从在上次要给林夕介绍对象,结果人家没去以后,就再也不谈这件事情了。一个是池香萍说了林夕要招赘在家,第二个是她也怕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要知道这件事情让她在老妯娌面前十分没脸,这让爱面子的孙草花特别难受。

好在她这个人一向都想得开,现在已经不愿意再给林夕介绍对象了,丢脸的事情一次就够了,要是再来一次,她以后可都没有脸再见池香萍了。

“是啊,要是旧社会啊,不压迫我们就算了,现在国家不仅给我们发慰问品,还给山区里的人家盖房子呢。我娘家就是山区的,前段时间我回去看了一趟,诶哟,盖的都是二层的小楼房,整个村子里都是一模一样的,我回去的时候差点没有找到家门。”莲花村的旅游业刚刚搞起来,所以去年回来过年的年轻人在过了初八以后就陆陆续续地走了。

留在村里的又都是小孩子跟老人了。

“真好啊真好啊。我上回路过那边,确实盖得好看,真希望咱们村什么时候也能盖个统一的房子。”

“快了快了,上次听村支书说,有游客了,咱们村就有钱了,等钱多了,咱们就盖房子了。”

一路说说笑笑,大家到了村委会,登记完领了手表,大家在领取表格上摁了个清晰的手印后,拿着手表就走了。

村里的阿奶们有的一辈子都没有买过手表这种东西,更别说国家发的手表了,一个个都喜笑颜开地戴上了。

姚雨然的户口是挂靠在村里的,看着石英绿的手表,姚雨然的眼睛都有些湿润。

现在的生活可真的太好了,真的是以前做梦也想象不到的。

大家一起回家,回去依旧热闹,因为还早,她们的摊子面前还有游客等着,大家又投入到了忙碌中来。食物的香味在林家塘对面的空地上冉冉升起,大家吃着喝着,享受着有些凉了的夜风,听着当地人聊家常,来这里旅游的游客们满意极了。

吃完好吃的东西,住在林夕民宿的人回了抬脚就进的民宿了,住在村里人家的民宿的,也在各自房东的带领下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