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在北府,不进则退!(第2/2页)

那件灰白的长衫,也基本没有提供擦手的可能性了,能擦的地方,早就被油污沾满。

看到他还是这副邋里邋遢的样子,刘裕就放心了。

“寄奴!”

“你终于回来了!”

刘穆之把秃笔扔到一边,几步上前就抓住了刘裕的大手。

“快!”

“快坐!”

这些日子,刘穆之在北府军中苦苦支撑,很是艰难,刘裕不在,原本北府的灵魂人物王稚远,他自从投奔北府还未曾有缘得见一面。

北府中,没有刘裕的引领,从上到下全都是刘牢之的应声虫,刘穆之这样的小人物,根本在牢之的身边就混不下去。

再加上,穆之的个人卫生稍差,就更是惹得刘牢之不悦。

刘穆之心里憋屈,他这么大的才能,这个棒槌竟敢不把他放在眼里,实属眼瞎。

如今看到刘裕,可不是激动的热烈盈眶。

“寄奴,你是不知道,我这些日子是怎么过的!”

“你一定要抓住机会,刘牢之没安好心!”

严格说起来,其实他们三个还是本家,都是姓刘的,但是在朝堂上的立场却完全不同。

叫起真来甚至比仇人还要相互仇恨呢!

“穆之,刘将军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了?”

虽然刘牢之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刘裕还是觉得,刘牢之刚才的表现有些异常。

究竟是哪里有问题,他也说不清,这才连忙找到刘穆之,打探详情。

这个刘穆之可是他刘裕挖来的大宝贝,虽然不拘小节,但是做事却极其缜密细致,交给他的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

这一次,刘裕返回建康也是专门把刘穆之留在京口的,京口这边不能没有眼线。

而现在就是检验刘穆之这个眼线是不是尽职尽责的时候了!

“当然有,你知道吗,天师道的人来联系他了,就现在,还没走呢!”

“还没走?”

“就在北府里?”

“现在?”

刘裕震惊了,这老刘也当真是要破釜沉舟了!

竟然把天师道的祸害就这样明晃晃的放在身边,难道,他是铁了心的要追随天师道了?

“可是,以往看刘牢之并不是很笃信天师道的样子,道内的那些规矩也从没见他遵守一条,现在又为何答应与天师道合作?”

刘裕说的正是实情,要说对天师道的崇信程度,刘牢之甚至还赶不上眼前的刘穆之。

“穆之,你不会也被他们拉拢过去吧!”刘裕随意打趣,刘穆之根本就不接招:“当然不可能!”

“我本人也不是信徒,都是阿爹信这个,才给我取了这么个名字,再说,刘牢之和天师道合作,也根本不是因为忠诚于孙泰。”

“他纯粹是担心自己在北府地位不保。”

“如果陛下没有崩殂,说不定,他还会再观望一段时间,可是现在,一切就难说了。”

刘穆之露出怀疑的神色,刘裕却不以为然。

“我觉得,他早就有这个心了,只是担心朝廷出手打压才一直没有行动。”

“他要是真的效忠朝廷,只是和稚远有私仇,就不会让孙恩一直留在北府了!”

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很明显了,不必再给刘牢之找任何借口,也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牢之又不会领这份心意。

不管是在建康还是在京口,孙泰、孙恩这一对叔侄都算是危险人物,他们的身份,以及他们游走在权贵之间的目的,虽然没有张榜告示,但是,几乎也是人人都能看得出的。

把这样一个危险人物留在身边,这足以证明,不管孙恩对刘牢之许诺过什么,这一次,刘牢之是被他说动了。

他已经决心与天师道合作,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而已。

或许,一开始刘牢之是希望能看一看王谧的下一步行动,再做打算。

现在,王谧成了谢安的孙女婿,王谧下一步的去留就证明了谢安对这位后辈的态度。

如果,他能够留在中枢朝廷,刘牢之就会把孙恩打发回建康,拖延一阵。

如果,王谧还要回到北府抢夺兵权,那么就别怪他刘牢之不客气了。

然而,现在的不利之处就在这里,天子突然崩殂,刘牢之一直苦苦等待的机会,提前到来了!

“穆之,你有多大把握掌控北府?”

“一旦刘牢之起事,我们必须快速把局势控制住!”

孙泰的这一招着实歹毒!

谁能想到,一直窝在建康的他,居然会和镇守京口的北府大将刘牢之有勾结。

这里距离建康实在是太近了,刘牢之在北府供职多年,根基深厚,一旦以他为首,举起反叛的大旗,建康城几乎是没有招架的余地!

刘裕虽然能征善战,但是,他也很清楚,在北府,他的根基尚浅,只要有刘牢之的号召,绝大部分的将士都会跟着他跑的!

“寄奴,实在不行,我们只有兵行险着了!”刘穆之的眼神闪着激动,闪着兴奋。

刘裕知道,他一定是想到了绝妙的办法!

“快说!”

“什么好办法?”

“逼不得已,就除掉刘牢之,斩草除根!”一向嘻嘻哈哈的刘穆之脸上忽然流露出凶狠的神色,这让从来都是在马上杀伐的刘裕都禁不住心底一颤。

好家伙!

这一招,确实够险的!

……

悬门渡。

再次来到这个地方,王谧可谓是百感交集。

以前他在京口混的时候,从来都是看着北边的人拼了命的往南边跑,从悬门渡上岸,就好像是踏上了理想国度似的。

而近些日子,曾经无比热闹的悬门渡,忽然冷清了起来,都是因为在英明神武的王谧的指挥下,晋军接连收复了好几个江北重镇。

很多想要向南逃难的北人,不必再千里迢迢的跑来京口,只需要在南阳、襄阳一带安家即可。

至于江北几镇,原本已经被苻坚占据了很多年,这里的百姓原本是南渡的主力军。

可是,现在他们也没有必要再冒险赶到京口,因为,这几个江北的重镇已经悉数被晋军收复。

只要能跟着晋人混,在哪里住其实都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