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岂容他人得利?(第2/2页)

可是,一旦刘牢之愿意追随孙泰,孙泰就有了指挥北府的能力,间接来说,也就是司马道子掌控了北府兵。

司马道子是狂妄,但是他又不蠢,这样的从天而降的大馅饼,他怎么会放弃?

如果司马道子能够掌握北府兵,朝廷上的各位大佬就要陷入困境。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一心希望推举小皇帝上位的王恭等人,实际上,王恭的意见也是诸位世家权臣们的意见。

司马道子那个人有多么的不受控,诸位心智正常的大臣全都有目共睹,大家宁愿放弃个人的纷争,暂时让王恭得意,也不愿意推举司马道子上位。

这个疯子要是上位,倒霉的就不知道会是谁了!

而王恭,至少他还是个正常人,同样是世家圈子里的人,熟悉规则,任何事都可以商量。

他王谧这样帮忙,在北府殚精竭虑,就是不知道远在建康的王恭,会不会感谢他。

“不过,现在唯一的麻烦,反倒是一个人。”

刘牢之已经很久不说话了,王谧也渐渐感觉到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的拉拢,站到了自己这边。

只是,或许,他还不好意思开口承认。

这没有关系。

只要能达到目的,暂时稳住刘牢之,一切都不重要。

虽然,这样做也很有风险,但是,人生本来就是处处布满了陷阱,与其最后被陷阱害了,还不如现在就把陷阱刨出来,不让它再祸害人。

刘牢之很好奇:“你说谁是麻烦?”

王谧欣然一笑:“当然是孙恩。”

嘶……

刘牢之倒抽了一口凉气,他没想到,王谧竟然会直接点出这个人名,还以为他充其量也就是暗示一下而已。

这……就有点尴尬了。

“你不会是想让我把孙恩交出去吧!”

你看,承认了不是?

虽然刘牢之没有明说,但是他能承认孙恩就在北府,这就证明,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把这个倒霉蛋推出去挡枪了!

孙恩,毕竟只是一个小人物。

“交还是不交,这当然要看将军自己怎么选,但是,我要说的,便是将军最好不要受他的蛊惑。”

“就算要留着他,也要找人看好了他,天师道现在是孤注一掷,就算司马道子无法上位,他们也是憋着劲的要搞事,一旦让他知道,将军你有所动摇的话,难免他不会节外生枝。”

“要是让他逃了,去给孙泰送信,对于我们来说,形势就不利了。”

“我明白了!”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什么东西?

这就知道了?

刘牢之跃跃欲试的起身,他眼中不断闪烁的光芒,令人不禁怀疑,他想的和王谧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将军!”

“现在大事还未定,孙恩那边,只要看守起来就可以了。”

做人留一线嘛,一向是王谧的行事作风,你看,孙泰那厮还在建康城阴谋作乱。

对于他的侄子,虽然孙恩本人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他不希望因为孙恩出了问题,反而给孙泰生事的机会。

“稚远,你不必担心,我决心已定,就这么办了,将来要是出了什么事,也由我一肩抗起,不关你的事!”

说到此处,刘牢之的眼中已经闪现了杀意,杀意犹如熊熊烈火,一旦开始就越烧越旺,不杀个人练练手,刘牢之今天这股邪火就找不到发泄的地方!

既然放过了王稚远,那就需要换个人来祭天了!

孙恩,就是你这个孙子了!

……

“寄奴,王侍郎,他改主意了!”

“不杀刘牢之了!”

“换人了!”

“换人了?”

“这是什么意思?”刘裕这边早就已经磨刀霍霍了,甚至都已经看到帅印在向他招手了。

谁知,曾靖一来,不但没有带来任何动手的消息,反而说刘牢之可以活着了,什么叫换人了?

难道,是换个人来杀?

还有谁能代替刘牢之的位置?

“是孙恩。”曾靖语带沉痛,对这个结局也是充满了遗憾。

孙恩是哪位?

不过是孙泰的一条狗而已!

就连他的叔父孙泰,脱离了那个世代经营的天师道,都微不足道,更何况是孙恩。

“刘将军竟然答应杀掉孙恩?”

“这是真的吗?”

刘裕还没有想表达看法,刘穆之却先开口了。

与刘裕不同,他看到了刘牢之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

曾靖根本没看出他们之间的弯弯绕,连忙点头:“当然是真的。”

“这次刘将军行动特别迅速,孙恩的头都已经被砍下来了!”

刘牢之其人,一向是快意恩仇,从来也不拖延,一旦下定决心,提刀就干。

要不是王谧拦着,这个时候,说不定孙恩的人头都已经挂到城门上了!

“这么快!”

“他不怕得罪了孙泰?”

刘穆之笑道:“寄奴,这有什么可怕的?”

“虽然孙泰的架子摆的大,对外也是事事都以大天师自居,麾下徒从数万。”

“可是,说白了,那些都是虚的,其实,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两人明面上是合作,实际上是他孙泰在恳求刘牢之的支持。”

“你想想看,他孙泰还在建康,他想控制权力,除了推举司马道子,实际上,目前来看,并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哼哼!

司马道子?

就他?

刘裕嗤笑道:“孙泰的野心绝对不只是当司马道子背后的智囊,他肯定想自己篡位当皇帝。”

啧啧……

难道,孙天师的企图是秃子头顶的虱子,人人都看得见?

“这我们都知道,或许只有琅琊王才认真的以为,孙泰和他是一条心的。”

“其实,为了这一天,孙泰已经筹谋了好多年了,对司马道子,他才没有这样的好心。”

“寄奴,没想到,也是这样认为的。”刘穆之满眼欣喜,再次发现他和刘裕在关键的问题上取得了相同的认识。

这就是默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