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桓玄展身手(第2/2页)

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你如何能够一手操控缰绳,一手还能同时操控两个兵器呢?

不管是双刀还是双锤都一样。

同样的还有射箭。

射箭自然是需要一手搭弓一手射箭的,同样需要两手精妙配合,那么,战马怎么办?

可是,事实上就是在骑兵队里,就是有这样可以一边操控战马,一边双手作战的神人。

而且,还不少。

这就需要极高的骑术做后盾了。

看看桓玄此刻的表现就知道了,当桓玄骑着马,冲刺了几个来回之后,他便拎起了双锤。

而这个时候,他的身体仍能在战马上保持足够的平衡,却也没有攥紧缰绳。

他根本就没有拉着缰绳!

如果把桓玄此刻的动作换到现代来,可能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这就相当于是那些骑自行车喜欢表演大撒把绝技的人一样。

只要是骑术足够精湛,这样的动作其实是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而战马呢,自然还是和自行车有很大的区别的。

战马一旦冲入战阵,速度就会大幅减慢,这也就是使用兵器在战场冲杀具备可行性的原因之一。

因为速度减慢,一旦遇到敌人,我们往往不能像电视剧里看到的那样,真的可以砍瓜切菜一样的冲过去了,一打一大片。

不可能的!

哪有那么容易。

往往就是两军相接,骑兵队主要是负责突入敌阵,搅乱敌军进攻的队列。

并且,找到敌军的箭手一类比较有价值的兵种进行攻击。

而这个时候,受到敌军战阵的限制,战马是很难施展腿脚的,一般来讲,只要和敌人短兵相接,那么,战马也就只能在原地逡巡了。

这样一来,冲击的速度既然没有,人体在战马上也就比较容易保持平衡了。

双手都不操控缰绳,反而都拿着兵器是可以实现的。

而此刻,桓玄正在把那巨大的,威风赫赫的双锤抄起来!

好啊!

来吧!

让我看看你的厉害!

桓玄就这样骑在马上,迅疾如风,他的手中拎着双锤,虽然还没有攻击具体的目标,但是那气势也能让人深切的感受到,只要是和他擦肩而过,几乎就没有存活的可能。

人们甚至能够设想出,当那大锤子抡到人的脑袋上的时候,那个可怜人该是什么样一副可怜相。

桓玄也是个人来疯的个性,平日里没人的时候,这些神器耍弄着还不过瘾,毕竟没有旁观者,没有给他喝彩的,总觉得不够英雄,不够神气。

这一次,不只是北府的将士,就连琅琊王也到了,这自然是她表现的好机会,他怎会错过?

拎起双锤就直奔目标。

砰!

砰砰!

几声闷响,只见桓玄的双锤扫过,三个木头架子应声而倒!

倒!

全都倒了!

不只是倒了,围观人群还赫然发现,那些遭受到了打击的木架子,原本就足够沉重,一般来说,想要让他们移动,非要两个人合力才能抬起。

既是如此,却又遭受到了重击,轰然倒下,伴随着沉重的下坠力,那木架子在泥土地上弹了一下,弹的也不高,只不过是扑通了一回过后,便从接口处断裂了开来!

横杠和竖杠之间全都分崩离析,各种木制构件都飞起来了!

“果然是英雄少年!”

“灵宝好棒的身手!”

在场众人纷纷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桓玄拎着双锤又炫耀式的在草场上转了一圈,等到过足了瘾头,这才利落的跳下了马背。

“不知大王满不满意?”他这样骄傲的说,颇有炫耀之意,一直陪同的徐羡之,此时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这是自己的老仇敌了,桓玄自然不会忘记他,冷哼一声,作为回敬。

“满意?”

“灵宝如此英武,哪能不满意?”王谧拍着他的肩膀,喜滋滋的说道。

他的高兴是发自肺腑的,在目前这个阶段,桓玄的武艺越高,对他也就越有利。

对北府自然也是极好的。

虽然号称是北伐,但是,如今北方的形势还真的是复杂的很,如果现在北方还都是在氐秦的控制之下,那对于王谧来说,或许倒是一件好事了。

那样的话,敌人就只有一个,目标极为明确,只要把氐秦打垮,中原地区基本上就尽在手中。

可惜啊,前秦提前自爆了。

这一下,对于大晋目前的边境防线来说,当然是非常有利的,前线连连送回奏报,以邺城、南阳等地为中心,周边的很多郡县都已经被晋军拿下,收入囊中。

当然了,不利之处也是很明显的。

瓦解之后的氐秦,形成了几大势力集团,他们每一个的实力都不弱,对于晋军来讲,如果想要继续北伐,必须要一个一个的吃掉他们,这个工作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太繁重了些,而且,最主要的还是分散精力,别看几大部落平日里是互相不对付,但是,一旦面对晋军的突击,相信,他们还是可以联合起来的。

至少,在现在的他们的眼中,中原已经算是他们的地盘了,护住自己的地盘,当然是最重要的。

而王谧呢,他又不是在打麻将,做不到盯着上家还要防备着下家,那么,既然北伐的机器已经开始转动,那没的说,只能是另寻他法。

办法,总是有的。

既然各个击破有难度,那就可以采用拉一打一的战术。

而在几个部落当中,唯一有可能和晋军合作的,恐怕也就只有氐秦了。

虽然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晋秦当初也是势不两立的,两方的关系并不好。

而且,之前王谧率领北府大军夺取的几个城池基本上都是从氐秦的手中。

如今氐秦的残存势力,不可能忘记这件事,他们的脑子又没毛病,他们记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