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辩诉,审判长的态度(第2/2页)

“故意性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主观上存在预见和希望被害人死亡的结局。”

“按照公诉人的陈述,询问周立是不是知道是穿心脏会导致当事人死亡,由此印证了周立的故意性。”

“可是公诉人刚才也已经陈述了,这是常识。”

“常识代表着每个人都知道这件事情,所以我方当事人知道这件事情也没有什么意外。”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在当时的情况下,我方是冲着捅穿对方心脏去的,是预见并且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对方的死亡,还是依旧希望对方死亡的。”

“朝着重要的部位刺穿,的确存在着可以预见,并且知道自己行为会对对方造成死亡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是为了进行防卫行为呢?”

“何平虽然说没有,出太重的拳,对于周立进行攻击,可是他的行为属不属于攻击?”

“根据法律的解释,何平的做法这就是对于周立进行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周立进行反击,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

“再者,我不理解公诉人说的,周立砸自己摊位进行侧面验证是什么意思?”

蔡万强开口回复:“砸自己摊位,代表着的是周立,具有很强烈的攻击倾向和意愿。”

“这说明其本身是一个性格不稳定的情况,基于这一点有很大程度是进行着故意攻击。”

苏白:“对于这个观点我并不认同。”

蔡万强:“那么我想请被告方委托律师陈述一下,为什么不认同?”

苏白继续开口:

“砸摊位这件事情,不能单纯的从某一项情况来看。”

“要从整体的情况来看。”

“在这个案件中的整体情况是什么?”

“周立家本就很是贫困,有年迈的父母和残疾的孩子,全家指望着这一个摊位来挣生活费和医疗费。”

“现在又遭遇到了执法人员的不公平对待,只是抱怨了一句,对方就对他推搡,甚至有殴打的行为。”

“人都是有尊严的,周立砸的是摊位吗?”

“他砸了摊位,就代表着他有故意伤害的倾向了吗?”

“不是!”

“他砸的并不是摊位,而是心里面对于生活的无奈,生活对他的压迫。”

“他想到了家里面年迈的父母和残疾的孩子,失去了这个摊位,再加上罚款,他没有能力去支撑起一个家庭。”

“现在遭遇到了这种事情,他愤恨自己的无力,所以砸了自己的摊位。”

“同时也是发泄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绝望。”

“基于这一点,才砸了自己的摊位,而不是说存在着什么犯罪的主观性和犯罪的意愿。”

“同时。”

“关于主观故意的表现,首先,周立并没有率先动手的行为,他一开始持刀的心理,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再遭受殴打。”

“试想一下,一个男人,在有极大的压力下,自己的生存来源还被断了,而且做这件事情的主要人员还对自己进行了推搡,辱骂和殴打。”

“这种情况下,周立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就算是这样,他也没有说在持刀的第一时间进行攻击行为。”

“而是在何平对他进行攻击时,才进行反击。”

“检方的陈述很有道理,何平对于周立的身体攻击没有达到紧急避险的情况,但是何平是不是对于周立的精神进行了巨大的侮辱和攻击?”

“压垮周立的是精神的支撑。”

“根据以上的种种情况和相关性的法律规定。”

“我方并不认为,周立是属于故意性杀人。”

“审判长,我方的陈述完毕。”

这个案子,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陈述。

都是具有选择性的。

公诉人的观点也好,他的观点也。

都是在争取相关人员的法律权益。

苏白为周立进行辩护,是为了争取周立的法律权益。

公诉人进行指控是为了争取何平的法律权益。

从事实的角度上来讲。

周立对于何平,的确是造成了,死亡的结果。

可是何平等人的行为,在当时也是对于周立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周立需要养家,结果自己的摊位被针对自己被侮辱被打,自己反抗了,要判死刑。

这不妥妥的老实人模板?

换作其他人来讲,肯定受不了这个气,也可能会产生巨大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在庭审上,一切以法律为依据,以判定和判决结果为依据。

现在,最主要的是,审判长和合议庭的其他两名成员对于本案件该如何判定。

苏白能够确定的是,这场案件肯定不会维持一审的原定判决。

但是!

具体的刑期,他不清楚到底会进行怎么样的判定。

还是那句话,如果判定的刑期过重,那么咱就继续上诉。

不过,对于林友平的了解,苏白知道林友平会存在一个客观的判定结果,想要上诉很难。

苏白深吸了口气,抬头看向审判长席位。

目光却恰好与审判长林友平对视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