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正德二十一年

在东北信风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横贯太平洋。

抵达吕宋岛之后又折返向北,形成强大的日本暖流。

洋流生生不息,给靠近海洋的陆地带来温暖与水汽。

自从登上这座岛屿开始,远道而来的人们就能感受到这里与北方内陆的不同。

时值冬季,但这里却温暖如春,缺衣少穿不再是可怕的体验。

另外一方面,因为缺少足够的行政人员,总督府只能让士兵担任起各种引导、介绍、带路等工作。

还有一件事,就是造房子。

一波一波的一下子来了数千人,虽然有土地,但是没有足够的居住的地方也是问题。

好在这些灾民本身就是苦日子过来的,只要食物充足,盖房子、挖沟渠、修村里道路……

吕全弟那个十岁的小儿子都被发动起来劳动了。

大约十日以后,从石塘港到北石堡的道路上开始出现一批一批的木板车。

朝廷开始移民的同时也开始从大陆集中起运一批农具、种子。

这批物资比大批的移民稍微慢点,毕竟移民是生意,‘资本家’急得要死,恨不能一天都不耽搁立马出海。

好在晚的时间不长。

现在这个地方事业草创,但结构简单,也没那么多的管理层级。

运输队伍只要一路向北就会路过新起的几座城堡。

城堡里的人口都是登记在册,非常清楚的。

多少人,需要多少东西,基本上不会误差太多。

吕全弟的小腿和小臂都露了出来了,他这是刚从地里出来,只是为了领东西,临时被叫了过来。

“北石堡第二队三组、吕……吕全弟?!”

“在!”

“上前领东西!”

这是第一趟运输分发,三皇子载垚亲自带队。

在他的督促下,士兵们站成一排,将东西一份一份的发给排队的新移民。

与此同时,从运输队伍中还下来一个背着药箱的人,医士。

大明医学院这些年来也培养了不少人了,征调一百名过来支援建设完全不成问题,就算付钱也是一笔小钱。

现如今的盛世中华,朝廷很舍得在这方面花钱。

“认识一下吧。这是京师来的大夫,名叫康元子。今后就是北石堡的官医。”

官医?

好些人露出疑惑的神色。

这个白白嫩嫩的医士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的模样,稚气未脱,又很白净。

且因为过于干净,感觉上不是很好接近。

士兵对村民们解释:“吕宋岛与大陆不同,虽说冬季不冷是很好,但到了夏季就会异常炎热,各种蚊虫也会比较多。医士会告诉你们如何预防,如果出现身体上的问题,他会是你们的救命恩人!”

康元子眨着眼睛看着这些‘泥腿子’。

因为朝廷是强制要求,他们中的部分人其实并是自己主动愿意到这个地方来的。只不过有官府的人在,所以不好表达罢了。

与他的情绪想反,这些新移民们一听明白朝廷是给他们弄了个看病的大夫,马上就热情起来了。

这是人的基本素养,毕竟谁家都会有人有些头疼脑热的状况。

因而马上就有人上前极为热情的表示,“康大夫我帮您拿着点儿东西。”

人们脸上洋溢着笑脸,并说,“将刚刚盖好的房子让给康大夫!”

载垚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幕,国泰民安的真实写照就是这样了。

“出发吧。”

“是!所有人,出发去新石塘堡!”

载垚和张经各骑了一匹马走在前面。

“吕宋的捷报应当也到了宫里了,新年头喜,该是三殿下的了。”张经拱手向他恭喜。

载垚则说:“现在……我倒是希望京里的旨意能慢些来。”

“喔?为什么?”

“去年在京里的时候,我满腔热血向父皇请战,想得是为国建功,为己扬名。战事刚有结果,又迫不及待的想要让父皇知道。不过近些日子,我更加喜欢上在这里逐步的安排这些新移民的过程。

今年河南、北直隶大部遭遇严重旱灾,这些都是各地的灾民。张侍郎想过没有,多少文人墨客在笔尖感慨世间疾苦,但更多人是仅限于此,真正为灾民做实事的又有多少?与其去京里与不同人的虚与委蛇,在这里安置这些灾民更加让我觉得充实。”

看着那些人从恐惧不安,到逐步适应,看着一座一座房子起来,孩子们绕着圈快乐奔跑释放天性。

这才是朝中上下如此辛苦的意义所在吧。

可在京师他是看不到这些的。

……

……

京师。

紫禁城。

正德二十一年的新年钟声如约而至。

正月十一的日子,天上又下起了大雪,恢弘的殿宇穿上了白色衣裳。

入眼皆白,四处寂静。

只有一个穿着绿袍子的小太监举着一个奏本踏雪急走。

“吕宋军报!吕宋军报!”

在屋子里烤火的朱厚照很快听到了,他看了一眼尤址。

老太监马上退出,“陛下稍待,奴婢这就去看看。”

皇帝面前载垨和载壦分别坐着。

“是三弟的消息?”

说起来朱厚照对于这个结果有预期性,毕竟大明有火器,有训练有素的军队,还有经验丰富的将军,这还打不赢,那才要出问题了。

尤址很快折返回来,朱厚照则抬头看了一眼在暖阁外面跪着的人,随口说了句,“给些赏钱吧。”

“谢皇上!谢皇上!”

“好了,跟我走,领赏去。”

载垨看着皇帝翻开奏本,有些耐不住,他心里急着想知道那边的情况。

后来果然看见自己的父皇嘴角翘起,“成国公用兵稳重,战事没什么意外,吕宋大局已定。老三勇猛无畏,也是好样的。”

“太好了。”老大老二同时欣喜,“儿臣恭喜父皇再胜一役,我大明国威自今日便可宣于南洋了!”

朱厚照自己政治敏感性高,他仔细的瞧了一眼这两兄弟,按道理来说,他们说不定会不想看到载垚立下什么功劳。

不过这种期待自家人打败仗的念头是他绝对不允许的,但凡有发现,都得给他们展现一下什么叫子不教父之过。

“父皇,叛军荡平了么?”载壦问道。

“突然进剿虽然扫去了沿湖的几十个部落,但叛军并没有完全清除。吕宋岛只有那么一点儿平底,自贝湖向南不仅多山,而且都是密林,实在不宜追击过深。”

朱厚照在这一点上还是认可成国公的。

大明的士兵突然到那种环境下战斗,首先就是要和瘴气、蚊虫等对抗,不能够深入太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