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世界与世界中的人

正德二十二年用西历纪元是1527年,这个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对南美的殖民运动已经开始风起云涌。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1500年,葡萄牙人卡布拉尔抵达巴西。

1502年,达伽马证实南美洲是一个独立的大陆。

1513年,巴尔沃亚穿越巴拿马地峡,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

1521年,位于今天墨西哥中部的阿兹特克帝国被征服。

到1530年,葡萄王室经过初期对巴西地区的探险和资源开采后,开始有组织的侵略巴西,进入实质性的殖民阶段。

西班牙人也马不停蹄,1533年征服位于今天秘鲁的印加帝国,1534年征服尔瓜多尔,1538年征服哥伦比亚,1541年征服智利,这之后委内瑞拉、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的大部分南美土地相继被征服。

这就是世界的另一端正在发生的事。

而在国内,

王守仁将会在两年后,即1529年去世。

同年,杨廷和去世,

次年,杨一清、谢迁去世。

当然,江山代有才人出,1527年,张居正已经三岁,马芳已经10岁,李成梁已经呱呱坠地,而戚继光将在1528年出生。

至于高拱正在攻读经义,徐阶则已经粉墨登场,一代名医李时珍更是在医馆当起了学徒。

周遭之地呢,也没有持久的和平。

在越南,一代权臣莫登庸会在今年突然篡位,建立莫朝。

朝鲜李氏王朝,主暗臣庸,吏治腐败,正在疯狂内斗。

哈萨克汗国,塔赫尔汗还在四处树敌,国内征战不断,又与邻居布哈拉汗国局势紧张。

他们不知道的是,

在天山北麓,训练有素的东方骑兵已经喂好了马匹、擦亮了刀剑。

宽阔的草原给了他们最好的演练阵法的场地,

夏季到来的时候,在东方某个山坡的尽头,明字军旗缓缓出现,一排几十匹骏马呼着寒气、摇着尾巴站在坡顶。

军区总兵韩十二郎从京师归来,他带来的不仅是圣旨,还有粮草,以及陕西官牧马场拨给他的一千匹战马。

庞大的队伍遮天蔽日,溅起了草屑和尘土。

有了汉民族意识武装的强大军队在朝廷的号令下,以远超西方世界的组织性,整齐的排列于伊犁城外的山间谷地。

士兵们有干粮、棉甲、子药和建功立业的热情。

当然,脱开这一切,还有男儿沙场的热血昂扬。

这片土地不同于农耕文明,这里更加辽阔、更加野性,抬头仰望时会觉得云彩更近,飘得更远,沧海桑田之间,唯一不变的便是只有时代的强者才能称霸草原。

现在轮到了大明。

韩十二郎从京师回来以后,新疆军区开始进入狂暴的战备状态。

从内地特地过来参军的娄方勇因为其举人身份、学识渊博被委派以军中纠察官的职务,这是类似于后世政委的特别职务,他当然有纵马杀敌的任务,但更要侧重的则是战争动员。

当军队真的准备开始打仗,他们这群人是最忙的。

娄方勇拿着从上级那里拿来的地图,深入营帐中,在烛光下,他攥着拳头高声道:“当今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弱小就代表着被奴役,强大,就代表着奴役别人!我们要为了我们自己打下更加广阔的疆土,占领更大的草原!!大明必胜!”

像是这样的场景在各个营帐中都会发生。

话术就是那些,为了民族、为了自己,调动每个人的热血,让人们知道自己是在为自己的美好家园而战!

而除了这些零零散散的宣讲,

整个军区也进行过统一动员,

两个大军也开始相互比拼士气,直到某个清晨,营地大门大开,一列列骑兵开始冲了出来。

人们高喊着,“明军无敌!”、“为了汉人二战”、还有就是干脆一些的,比如“我这次要杀到自己连升三级”!

总而言之,一直真正训练有素、士气高涨、后勤充足的六万骑兵被放出来了。

他们沿着天山山脉而下,顺着伊犁河流动的方向一路向西北方向而去。

从伊犁河谷出来之后,要不了多远,整个地形会变得相对平坦和低洼,在后世人们将这里称为哈萨克丘陵。

不用怀疑,中原地区就是气候条件十分优越的地方,

翻过天山往这里走,虽然辽阔、虽然广袤,但哈萨克丘陵有其难以克服的气候缺陷。

比如说它的北部就是更加宽阔的西伯利亚大平原,而因为没有高山阻隔,导致哈萨克丘陵地区在冬季非常的寒冷,气温往往会降到零下30度以下,牲畜都很难熬过寒冬。

又因为深居内陆,没有水汽,所以这一片地带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只有部分绿洲适合农业耕作,更多的地方就是草地,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地,当然,这里的草地又与新疆的高山草甸不同。

因为这里地势更低,还有河流横贯其中,尽管径流量不大。

当然,在这片气候恶劣的地区,总算留下一个伊犁河谷还算个‘明珠’。

哈萨克族人就是以放牧为生、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于这片草原上。

而丘陵,就意味着大军会在山顶、山谷间不断穿行。

这样穿行、穿行,终于有一天,他们站在略高的山坡之上,远眺一大片绿的草地,然后看到了帐篷的顶。

而对于哈萨克汗国的部落来说,忽然一天他们会看到那个根本无名的山坡之上多出了黑压压的大军,他们像蚂蚁一样越聚越多,直到填满山坡和谷底。

多年的战乱生涯使得他们不用多想就知道这是什么。

不知道是哪个牧民认了出来,于是在一片片的帐篷间穿梭高喊,“东方的明军来了!东方的明军来了!”

随后就是巨大的混乱,原本的士兵被推出来参加即将进行的战斗。

而在明军这一侧,

韩十二郎则沉迷于西边天际处的夕阳。

“咱们,终于走到了这里。”

他身边的副将个个勒着缰绳露出兴奋的面容,“将军,这一战过后,打得最远的汉人军队就是咱们了。”

他没有说将军,而是说军队。

实际上,打得最远的汉人将领应该属于另外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郭侃,此人效力于蒙古帝国,最远打到了地中海。

韩十二郎听了以后则轻轻一笑,“算盘打得响呢。只打到夷播海可不算最远,怎么?你还想千里转战?”

“当年高仙芝败于恒罗斯,那是咱老祖宗,要替老祖宗把面子找回来。”

旁边人嘲笑,“就因为你姓高,他就是你老祖宗?”

“那肯定是。将军,末将是觉得这次机会是天时地利人和,当年唐军只有两万,而我们有六万,我们的武器也更加先进,皇上也全力支持,这次要再不胜,下次再有后人踏足这里,不知何年何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