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为了国王和祖国(第2/3页)

军团中有一种独特的风气。官兵之间的关系比大多数英国部队都要密切:双方的回忆文字中语气普遍都比较尊重和亲密。这似乎也适用于军团中的英国籍官员,或许是因为他们往往不属于“有多大后台”的人,所以才没能在哪个更有名望的英国或苏格兰军团中谋得一官半职。事实上,英王德意志军团的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其任命是花钱也买不到的。此外,军团里有许多人远远不仅仅是国王花钱从欧洲大陆找来的雇佣军,他们觉得自己是反对拿破仑和法国统治的正义战士。24他们坚决拒绝加入由法国人掏钱组织的“汉诺威军团”,而那样做对他们来说本来是更加便利的。25在英军队伍中,普通士兵经常会对人称“波尼”的拿破仑表现出某种勉强的钦佩,而第2轻步兵营绝不会这样;他们也不会像其他德国人那样,经常表现出自己对拿破仑事业的同情,比如莱茵兰地区的德国人就是如此。同样地,军团普通士兵并不认为自己是那种只为摆脱贫困或逃避监禁而服兵役的“社会渣滓”,他们也不像那些诚实正直的专业军人一样将当兵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他们是自由的德国人,是选帝侯的忠实臣民,自愿参军,誓将来自法国的祸患赶出自己的家园。在这个方面,他们类似于“二战”期间戴高乐将军所领导的“自由法兰西”成员。26

因此,朱利叶斯·冯·哈特曼拒绝与法国人合作,并谴责那些与法国人合作的人“没有胆量,缺乏品格”。27为德意志军团在德国北方招募新兵的弗里德里希·海内克谈到了士兵的这种“爱国情绪”、他们“面对宿敌的巨大痛苦”以及他们“向拿破仑开战,摆脱法国暴政的奴役”的决心。28军团的一名外科医生写道,自己之所以离开故乡小镇明登,“为的是在自由的英格兰自由呼吸,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未来着想,留在家乡,自己的前途被蒙上了邪恶的面纱,晦暗不明”。29在普通士兵中也同样弥漫着这样的情绪,比如第2轻步兵营的步兵弗里德里希·林道,就谈到了自己对法国和法国人的无比憎恨。30这种爱国主义情绪不仅在汉诺威人身上,在其他德国人身上也同样存在。即使是第2轻步兵营的中尉,瑞士人伊曼纽尔·比德曼,也表示了自己想要“赶走这些完全不尊重任何国际法的法国人”的愿望,并期待着“我们德国人和瑞士人携手并肩,在祖国的土地上积极参与到这场解放战争中来”。31这些感受与军团里的英国军官们是相同的。以第5线列营的艾德蒙·惠特利中尉为例,无论他私底下对“这些笨重又自私的德国人”有多少保留意见,他还是指出,他们在滑铁卢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狠狠回击那些反对英国的人”。32简而言之,英王德意志军团是一种盎格鲁—德意志的混合体,旨在利用旧有的神圣罗马帝国的人力,驱逐法国人,恢复德国的自由,并维持欧洲的权力平衡。33

军团的构成体现了社会多元化,甚至在军官中也是这样。格奥尔格·哈托格·格尔松参军后在医院当护理员,他来自汉堡附近阿尔托纳的一个犹太医生世家,他的祖父管理着家乡的犹太医院,父亲和几位兄长也都是医生。他本人在柏林和哥廷根的汉诺威大学学习,并于1810年4月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一年之后,参军加入军团之后不久,格尔松被任命为英王德意志军团第5线列营的助理外科军医,曾在半岛地区和法国南部服役。1815年6月,他们团被纳入英王德意志军团第2步兵旅,指挥官是传奇人物克里斯蒂安·冯·奥普迪达。34

事实上,奥普迪达这样的人物所代表的是汉诺威人与拿破仑进行斗争的精神。1803年,当奥普迪达的祖国落入法国人手中之时,他是汉诺威近卫团的一名少校。英王德意志军团刚一成立,他就加入了军团,并在德国北方服役。1807年,他与丹麦人作战时,在荷兰海岸外因船只失事被俘,曾被囚禁了一小段时间。1812年10月,奥普迪达担任第1轻步兵营营长,在半岛地区和法国南部的战斗中表现优异。尽管他有一点应激性神经紊乱的倾向,过一段时间就得临时请一回假,他还是成为英王德意志军团第2旅旅长。他的弟弟路德维希·卡尔·格奥尔格·冯·奥普迪达曾担任汉诺威特使,在外交战线上不辞辛苦地与拿破仑进行斗争。35在滑铁卢战役期间,他担任驻普鲁士大使,普鲁士部队当时正在匆忙赶往比利时去援助威灵顿的路上。对拿破仑的战争已经让这个家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的堂弟费迪南德·冯·奥普迪达上尉在服役期间病倒,已于1809年10月在温莎附近的埃格姆身亡;另外一个堂弟,奥古斯特·冯·奥普迪达上尉,于1811年4月在葡萄牙埃尔瓦斯的军事行动中阵亡。

就在克里斯蒂安启程前往滑铁卢参战之前,他听说自己亲爱的三弟费迪南德——也是该军团的一名军官——患病后不久已经离世。36“我亲爱的路德维希,”他在给自己仍然在世的兄弟的信中写道,“我们三个就像家族徽章上已经挺立了半个世纪的三叶草的叶片。”克里斯蒂安追忆着,“费迪南德安静又敏感,路德维希则总能巧妙处理命运分歧以及我自己不怎么稳定的情绪”,这让他们几兄弟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现在他们失去了费迪南德,他去找路德维希了,他们定会“联系得比以前更加紧密,不让他们生命的秋天使象征我们家族的三叶草叶片枯萎凋落”。克里斯蒂安觉得,看到三叶草的三个叶片,就会“不断地想起我们失去的亲人”。37从现实情况来说,他十分担心自己已故兄弟的儿子们,担心他们的未来,几个人中最年长的两个现在正“临时”在第5线列营服役。克里斯蒂安相信他们都是“好孩子,想法都是好的”,但年纪太小,不该来当兵打仗,小的那个才14岁。今后他们的安全要成为他自己最最关心的问题。但奥普迪达本人有信心赢得这场战斗,因为他将在“老朋友”查尔斯·冯·阿尔滕任职的师中服役,是“命运”将他们“再次带到了一起”。38

驻守拉海圣庄园的是奥普迪达手下英王德意志军团第2旅的部分战士。通常,第2轻步兵营的指挥官是大卫·马丁中校,但他没到滑铁卢来。于是,队伍改由乔治·巴林少校指挥。巴林少校是一名汉诺威行政官员的幼子,小时候很叛逆,总想方设法逃避父亲安排的家教补习。巴林12岁那年,决定要去当兵。他的父亲同意了,条件是要他加入步兵,因为家里买不起装备,没法让巴林进骑兵团。在汉诺威军队服役的巴林仍然时常搞些恶作剧,其中有些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并不是那么有趣。比如他曾经对一个“不愿意借钱给别人的犹太老妇人”搞过一次恶作剧:39老人被埋在了堆在她家门口的一堆木板底下。他还为女士们卷入了一系列“荣誉之战”,第一次手臂就受了剑伤。后来有一次决斗,巴林的对手不幸惨遭毁容——曾经十分英俊的少尉冯·达克森豪森被剑“从耳朵划到了嘴巴”。40 1793年9月,他在与法国革命军队的对战中,在佛兰德斯接受了战火的洗礼,受了重伤,起初都已经放弃治疗等死了——敌人的子弹穿过他的嘴巴和面颊,打掉了4颗牙齿,导致他此后多年一直耳鼻流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