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元初(四)(第2/3页)

辽东王原先想着再建一座成,等吞并了匈奴,此处肯定是要设立郡国,编户齐民的,说不定还要移民与此地。这番白捡了一个白羊城,省了不少功夫。

“将军,锦衣卫急报!”

“拿过来。”

匈奴战事一动,镇北将军作为北地的最高将领,自然成了北地锦衣卫的上司。辽东王将急报拿过来,只看了几眼就笑了出来。

“这秦子进,是个人物啊。”

那急报上写着:百户秦子进策反匈奴,匈奴北部伪帝去帝号,自认大晋将领,城墙上已经立起大晋旗帜。

“将军,我们是否要策应秦百户?”

“不需要,他既然自有打算,我们就不给他添乱了。传我军令,白羊城所属部落,即刻起编户齐民,该氏族为户,各立门户,如有违抗……”辽东王沉吟了一下,道:“也不必杀了,违抗者赶出白羊城下辖地区,让其去别地自生自灭。但违抗的若是各部落的首领,格杀勿论,不必报于我。”

“末将领命!”

辽东王的动作很快,杀了一批违抗命令的,又有北地大军坐镇,白羊城编户齐民的速度令人膛目结舌。

先立镇北乡,再立镇塞、镇安、镇宁三乡,等白羊城所属的牧民完成编户齐名,又多了一个镇远乡。白羊城立刻就成了一个下辖五乡的县城,只差长安点头,扩建为县了。

白羊城多年来就一直和大晋有来往,此处会说汉话的匈奴人比不会的多得多,甚至有的人早已给自己取了汉名,编户齐民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若是再往前推进,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等消化掉了白羊城,扩建为县的旨意也传来了,令辽东王暂代白羊县县令,其下各乡官吏准许自决。辽东王知道这是长安在给他行方便,方便更好地将白羊城吞下去,便挑了一些在匈奴德高望重又汉化程度很高的人来做这官吏,并且许诺等到长安允许白羊县的归化人入籍,第一批便是他们。

如此一来白羊县安稳无忧了。

辽东王将目光放到了离白羊城不远的坚昆王城。

若是趁此时机打下去……可惜了。

眼看着大战在即,长安武臣勋贵们立刻活动了起来,想要调任到北地挣一份军功。这一份军功只靠着北地诸王是吃不下去的,还会遭人嫉恨。朝廷也不可能在好不容易打压了蜀王系的情况下再让蜀王系有如此大的战功,便决定另择将领出征。

武臣里要么资历不够独领一军,要么年老体衰,长途奔波怕是要死在半路上,最合适的人选竟然是兵部尚书燕岚。可燕岚刚从实权将军转任朝堂,若是又领兵出征,怕是又要有人算计燕家了。勋贵里却又大多是废物,开国八公中只有四家是武勋,但镇国公府刚犯了事情,英国公府早被废了,荣国公府和宁国公府更是已经没了练武的人,连建武坊都住不得了。

朝堂上争持了半月有余,最后决定以王太尉为主将,以陆成侯为副将。

这个副将之位是陆成侯自己和长公主还有赵太后请来的,他找来找去都没有自己儿子的下落。北地当年破城之后,原先迁走的百姓又陆续迁了回去,没有人听说谁家收留了一个婴儿又或许收留了一个男童,他左思右想,觉得他的儿子可能是被匈奴掳走了也说不定。

匈奴在掳走百姓这件事情上是惯犯。

陆成侯一走,奉车都尉就空缺了下来。奉车都尉和驸马都尉负责担任皇帝出行安全的职责,非亲信不可。但天家若是真的有那么多亲信可以用,也不会落到前世那般的地步了。

宗室生了隔阂,地方大臣观望,而朝臣又被蜀国公一网打尽。这样的局面皆是天家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实在怨不得别人。

长公主斟酌又斟酌,以京营副指挥使为奉车都尉,以长安陈氏子弟陈修为奉车都尉属官左部司马,以宁国公府子弟贾琰为奉车都尉属官右部司马。

新上任的奉车都尉欲哭无泪,原先为锦衣卫指挥使时便没什么实权,皆在副指挥使手里,等长公主斩了副指挥使,他却也没有掌权多久,赶上先帝驾崩,他被调任京营任副指挥使。调任之前他是十分高兴的,因为天子鹰犬走狗这一类的称呼着实难听,他又是正统士人出身。可等到了京营才发现,这京营副指挥使比锦衣卫指挥使还不堪,因为连京营指挥使都是被架空的。

也不能说是被架空,因为底下八个校尉统统直接听命于皇帝,听命于长公主,谁管你一个手里没有实权的指挥使?

奉车都尉和京营指挥使一起坐了两年的冷板凳,又被调任了,这一回他不敢再抱太大期待,生怕期望落空。等上任再一看,果不其然,长公主连军司马这样的职位都要直接任命,分明就是拿他的资历当个幌子!

奉车都尉第一天上任点了个卯,看到年轻英武的两个别部司马,顿时悲从中来,回家抱着妻儿大哭。

陈修和贾琰面面相觑。

陈修是因为身为陆成侯侄子的身份才能担任别部司马的,不然以他还未有战功的资历直接担任别部司马怕是要引人非议。贾琰的身份却要简单的多了,宁国公府本身就是将门,只是近些年子孙不肖导致没落了,以他宁国公府直系血脉的身份谋求一个别部司马其实是很轻松的,只不过是奉车都尉属官这个位置稍稍敏感些罢了。况且贾琰先前便为队率,之后被燕赵歌从中尉那里索要过来在锦衣卫中做事,再调出来任别部司马也说得过去。

不过贾琰的职位却不是他家里人给谋的,而是燕赵歌举荐的。

“我本来想调你弟弟过来,你怎么举荐了贾琰?这贾琰又是哪一个?”长公主问道。

燕赵歌摇了摇头,道:“宁盛不行,燕家不能担任这样的爵位,不然怕是又要起波澜。至于贾琰,他身份倒是有些特殊。”

荣宁两府是随着世祖皇帝北伐而受封的,皆有赫赫战功,两代人在战场上前仆后继,才挣来了两个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只可惜到第三代就落败了,无人习武无人承爵。

仁宗皇帝登基时贾家子弟已经成了长安百姓望风而逃的存在,仁宗皇帝深恨不已,将这两府人从建武坊里迁了出来,并且在出一个真正的武人之前不许他们承爵。如今两府头上都只有一个杂号将军,仁宗皇帝却是故意羞辱两家,想要让贾家子弟奋起练武,却不想这一家子完全不以为意,至今没个练武的,甚至于逼着子孙去读书,前些年荣国公府甚至逼死了第四代的嫡长子,就此成了长安的笑料。

“宁国公讳演那一位,有四个儿子,除去长子承爵,还有三子,贾琰就是演公幼子后人。我当时在建武坊遇到他,只是觉得这人可用,只做一个队率未免太屈才了,又是姓贾,名字又明显的序了齿,十有九八是贾家子弟,我让锦衣卫调贾家的册子出来,却查出来了点有意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