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众多“辛德勒”,众多“鲁迪”

就在纳粹对犹太人残酷迫害、直至“最终解决”、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的时候,不少人像施罗德船长那样,向犹太人伸出了援助之手。1953年以色列议会决定在耶路撒冷建立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从它建成起,到以色列进行国事访问的德国领导人都会到这里进行悼念和谢罪。安格拉·默克尔第一个总理任期从2005年11月开始,2006年到访以色列便曾这样做。不知日本领导人是否会想到这对他们是一个提醒,应该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

除了纪念遇难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纪念那些冒着极大风险、甚至牺牲自己生命救助犹太人的各国非犹太人士,他们被称为“国际正义人士”。截止到2012年1月1日,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共授予来自47个国家24,356人这个荣誉称号。这些人里最为人们知晓的大概就是1993年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人公奥斯卡·辛德勒,所以有“英国的辛德勒”、“瑞典的辛德勒”等说法。该片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是一个美国犹太人,从他的姓“Spielberg”来看,应该是德国犹太人后裔。

救助过犹太人的企业家并非只有辛德勒一个,德国著名大企业博世公司创始人罗伯特·博世(Robert Bosch,1861—1942),就以生产需要为由,保护了不少犹太员工。荷兰飞利浦公司创始人的孙子、当时负责公司事务的弗里茨·飞利浦,也以同样理由庇护了382名犹太员工。该公司立陶宛工厂负责人,同时也为荷兰领事馆工作的扬·兹瓦腾蒂克(Jan Zwartendijk,1896—1976),为大量犹太人(约6,000~10,000名)办了签证,使他们得以逃脱厄运。在这方面,德国负责军工生产的阿尔伯特·斯佩尔(Albert Speer,1905—1981)与希姆莱、戈培尔等人的矛盾,客观上提供了一定条件。首先,公司里确有许多重要管理人员、工程师、技师、技术工人是犹太人,离了他们,生产经营困难重重。其次,虽然德军在波兰战役、法国战役人员损失都很少,但从进攻苏联起减员就非常严重,为补充兵员,不但放宽了征兵年龄限制,还不顾斯佩尔反对把大量工人、包括熟练工人乃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征召入伍,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还有苏军战俘)成了最廉价而且维持生产不可缺少的劳动力。

为几千名犹太人发放了“生命签证”的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1901—1997)

援助过许多犹太人的日本驻立陶宛代理领事杉原千亩(1900—1986)

像兹瓦腾蒂克那样通过办理签证帮助犹太人逃脱厄运的外交官很多,其中就有当时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1901—1997)。从1938年到他1940年5月奉调回国,两年间签发了多少张“生命签证”已无从准确知晓,但从现在见到的签证看当以千计,一份1938年6月的签证号码是200号,另一份同年10月27日的签证号码为1906号,说明仅约半年时间就签发了近2000份签证。日本驻立陶宛代理领事杉原千亩(1900—1986)也不顾外务省训令,给犹太人(其中不少是从波兰逃亡到立陶宛的犹太人)发放了超过2,000份签证,并且和苏联有关方面交涉,让他们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到达太平洋岸,再转往其他地方。后来有人问杉原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犹太人也是人,他们需要帮助。

在这些外交官里,最应该说一说的恐怕就是瑞典人拉乌尔·瓦伦别格(Raoul Gustaf Wallenberg,1912—1947?),他在救助匈牙利犹太人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匈牙利是犹太人众多而且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受十月革命影响1919年春成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主要领导者库恩·贝拉(Kun Béla,1886—1939?)便是犹太人。但它存在仅133天,8月1日即以失败告终,军队领导人霍尔蒂·米克洛什(Horthy Miklós,1868—1957)成立没有国王、由他担任“摄政”的匈牙利王国。注意,匈牙利人和我们一样,姓在前而名在后,这与其他欧洲人不同。

1938年霍尔蒂开始效仿纳粹德国,实行歧视、限制犹太人的政策。到1941年8月,先后发布了三个反犹法令,不过没有大量逮捕、驱逐犹太人,更没有把他们送往纳粹集中营,这与纳粹德国占领下的其他欧洲国家差别明显。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惨败,参战的匈牙利第2集团军也受到重创。3月霍尔蒂任命卡莱·米克洛斯(Kállay de Nagykálló Miklós,1887—1967)为总理,取代亲纳粹的巴多希·拉斯洛(Bárdossy de Bárdos László,1890—1946)。卡莱政府拒绝配合纳粹德国大量逮捕犹太人,把他们送往波兰境内的集中营,并且秘密与英、美西方同盟国接触。这当然是希特勒不能允许的,1944年3月德国派兵占领了匈牙利,霍尔蒂被软禁并被迫任命亲纳粹的斯托扬·德迈(Sztójay Döme,1883—1946)为总理。斯托扬上台后立即全面配合纳粹大量逮捕犹太人,并把他们送往波兰。前面说到过的“犹太屠夫”阿道夫·艾希曼,便于这时来到匈牙利专门负责这件事。

就在这形势极其严峻的时刻,1944年7月,拉乌尔·瓦伦别格被派到布达佩斯担任瑞典王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一等秘书。在使馆其他人员、尤其是二等秘书佩尔·安格尔(Per Anger,1913-2002)协助下,给许多犹太人发放了“保护护照”(Schutz-Pass),称他们是等待回国的瑞典国民。又以“瑞典图书馆”、“瑞典研究所”等瑞典资产名义租用32幢房屋供犹太人居住,以避开纳粹的搜查。还有一些犹太人直接就在瑞典大使馆里避难。通过各种形式得到救助的犹太人不下万名。

“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包围布达佩斯,1945年1月17日瓦伦别格被苏军逮捕,此后下落不明。后来苏联官方称他已于1947年在莫斯科卢比扬卡监狱去世,但被捕原因、死亡经过等至今都不清楚。1983年以色列为他发行了纪念邮票,上面用希伯来文和英文引用了《圣经·旧约·箴言》的一段话:“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之光……”

2005年华沙,伊雷娜·森德勒洛娃与60多年前得她营救的犹太儿童,以及他们的子女。

救助过犹太人因而获授“国际正义人士”的也有很多普通人,例如,居住在乌克兰哈尔科夫的华工潘均顺(1899—1974),两个儿子均参加苏联红军并且在战斗中牺牲,他藏匿了一名逃出德军魔爪的犹太女孩,抚养成人并在战后让她接受教育。荷兰抵抗运动成员“特露丝阿姨”(Auntie Truus,Geertruida Wijsmuller-Meijer,1896—1978)设法将约1万名德国和奥地利犹太儿童秘密转送到英国。华沙的一名护士伊雷娜·森德勒洛娃(Irena Sendlerowa,1910—2008)为2,500名犹太儿童伪造身份证件,协助他们从华沙犹太人聚居区转移出来并且被领养。为了让这些孩子日后能够认祖归宗,还把有关资料秘密隐藏起来。1943年10月20日她被盖世太保逮捕,严刑拷打致其双腿骨折,并且被判处死刑。所幸地下组织贿买行刑士兵,让她未遭杀害,2008年以98岁高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