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摄政生涯(第2/2页)

这理由,有一丁点牵强。可是并非毫无因果关联,也未必不能服众。玛丽在苏格兰本地已摆够了宽容姿态;如今来英格兰,挂的虽是“平稳局势、维护正义”的招牌,实则还是偏向旧教的;对付某些新教徒,就要用点狠手段了。

没收极端教徒的财产,发配几个“祸首”去国外做苦役,其中给约翰·诺克斯留了个名额——针对这个苏格兰人,玛丽索性是以女王的名义下令。

“许多天主教徒拍手称快,同时还觉得不够狠,认为广场上大烧活人才解恨。”彭布罗克伯爵一边忠实的向摄政王汇报民众反馈,一边微微搓手。“您看?”

看什么看!几年前那个“血腥玛丽”,名声就是坏在这上面了!玛丽禁不住腹诽。她又瞥了眼秘书李乔,意大利青年也用力点头。

玛丽狠狠直视他们企盼的目光;口中的话,却不算严厉。“想想昔日英格兰的玛丽一世,吸取教训吧。暂时就先这样。我不介意打击加尔文教义,但总得顾虑枢密院里、如塞西尔那类新教徒的心情。”

玛丽不由得庆幸,自己选的是相对油滑的诺福克公爵,去搞定“请愿”的英格兰天主教徒。那帮站在“己方”的暴众,是助力,也可能变成拖累,真得慎重处理。而诺福克公爵不辱使命。如今,这一批批起义队伍被他分而化之,游说安抚,情绪总算平静,也愿意返家去重建乡间教堂了……

形势大好啊。

玛丽心情舒畅,对于怀特霍尔宫那险些甜得齁死人的英伦料理,也不再频频翻白眼。摄政王盘算着,伦敦比爱丁堡物产分明更丰富,干脆再从大陆那边、正式请个法国宫廷厨师班吧?

嗯,如此过了两天,法国厨子没到,法国王太子先来了。

这次,兼任的苏格兰国王弗朗索瓦可算正式公开行程了。

欢迎仪式很花钱,玛丽本不想铺张浪费。可是,她亦清楚,不该让弗朗索瓦再低调下去了。

作为理应有实权的苏格兰“并肩王”,弗朗索瓦在爱丁堡期间,仅在王宫开了个小宴宣布莅临;他压根没要求什么“共同执政”,几乎把自己放到“二把手”的位置;一切政务,他都按玛丽意见,交给梅特兰德处理。

可以怀疑,这是堂堂法兰西王储,对小国寡民压根不放在心上;更应该相信,他其实十分尊重妻子的事业。

玛丽就任英格兰摄政,他作为丈夫,也不曾提出任何分权的要求——固然英格兰“摄政王”,只是个不定任期的“临时职称”,玛丽的“王位头号继承人”之位,也尚不明确;但若按亨利二世的谋算,哪怕希望不大,仍可以跟枢密院就“共治”问题,先讨价还价一番。

然而,弗朗索瓦拒绝了父亲的建议。甫至爱丁堡,他便早早向玛丽表明,自己不插手英格兰内政的立场——至少在她戴稳“新王冠”之前,保证如此。正因为法兰西王储“知情识趣”,玛丽拉拢英格兰权贵时,可以尽量减少“异国影响”,才迅速获得了枢密院的多数选票。

回忆这些日子来,弗朗索瓦屡屡为自己着想……玛丽内心少不了感动。所以,她需要投桃报李,对他表现出充分的敬重。

大不列颠的实权者,暂时并没有跟法兰西分庭抗礼的意思。既然法国王太子公开声明尊敬并维护英格兰的独立,那么,不太担忧“外国干涉”的英格兰政府,就更应该热情招待自己的“友好邻邦”了。

这是一场和睦和谐的“外事访问”。瓦卢瓦王室的旗帜迎风飘扬,鲜明的鸢尾花图案深深映入伦敦市民眼底。负责护卫的瑞士雇佣兵们满身簇新,昂首挺胸。欢迎队伍也表现得足够热情,在街头拉出一英里的长龙;合唱团声音嘹亮,首都乐队卖力演出;玛丽带着达官显要们,坐在披着白绸金缎的高头大马上,翘首相迎。

然后是怀特霍尔宫的豪奢晚宴,从下午三点持续到夜里十一点。厨子们忙得满头是汗,生怕满足不了法兰西王储那挑剔的舌头。他们哪会想到,苏格兰女王的丈夫,好不容易才又和妻子见面,在“吃饭还是先吃我”这种问题上,更倾向于后一个选项呢。

是夜,寝宫侍女弗莱明小姐又郁闷了。女王和国王陛下被翻红浪,而她的未婚夫梅特兰德,此次仍被留在爱丁堡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