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陌上桑

历史老师踏入教室的时候,看到了大教室中上百双闪着绿光的眼睛。

“好吧,”早就经过大风大浪,每带一次新生就要经历一次这样课堂的历史老师,看着教室中如狼似虎的学生们一脸淡定,“看起来我今天不用点人头了,也不用问你们预习没预习了——我知道作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你们从来都是考前预习的。”

学生们发出了窃笑声。

“虽然我是个大学老师,但是还是替你们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问问你们,高考必考课文古文《国士》《论武安君》还有你们戏称的‘唐朝秦吹十首’,都背过了么?”

“老师,你是魔鬼吧!”笑声变为了哀嚎,“为什么这都大学了,还要问这个啊。”

“知足吧,你们要是小学生,我就要问你们知不知道秦朝的《算法》和《珠算》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涉及加减乘数和高等数学的算数古籍,究竟讲的什么了。”将讲义放在桌子上,“现在网络那么盛行,最流行的不就是战国末年秦国建国时期么。”

“我怀疑你们对秦朝的开国历史,已经熟悉到不需要我来教了,不如我们跳过秦皇,直接讲秦二世扶苏吧?”

“不要!!!”大教室中发出了齐刷刷拍桌子的声音,“要讲的,要讲的!”

开什么玩笑,从小学开始的‘图穷匕见’‘荆轲刺秦’到‘倾国之诺’的成语典故,到后来历史课上‘武安君开疆拓土打天下’,语文课的各处‘武安君与秦王’,数学课偶尔的‘最早出现在秦朝’,物理化学课基础理论的‘发现于秦朝初年’,甚至连政治课都有的‘天下一家大一统的概念’和‘女子不弱于男’——

——秦武安君,可是一个以一己之力横跨多门课程,甚至因为历史上迷弟迷妹太多,赞颂他的诗词还能横跨多个年代,背着背着就张冠李戴的恐怖家伙啊!

前一阵还因为要不要在历史书上删去‘民族英雄’这个称呼而霸占了好一阵头条呢。

义务教育笼罩他们十二年不够,大学要是专业选的不好,还要继续笼罩四年。就算选好了专业,万一运气不好去网上转转,也会踩到各种同人和衍生电视剧。

就算是这样,还是得说一句,真香!

“那好吧,”教授叹气,“该考的历史书上都有写,你们照着往卷子上写就行了,除却教科书上出现的,别把其他你们从那些乱七八糟渠道知道的野史写上来当正史!去年有个学生竟然在模拟试卷上写上——武安君是身体力行的在秦国实行了女权主义???把我们批卷老师都气笑了。”

学生们再次发出了笑声:“大概是看了鱼妈的魔改之后的秦史《倾国之恋》吧。”

“是啊,”老师也是有着一颗吐槽的心,干脆把叠满重点的PPT往投影上一放,让学生们自行标注后,和学生唠嗑了,“4.3的评分真的给高了,先不说好好地男人变成了女人,就光说历史上的武安君,他不是个娘炮啊。”

“这节课干脆作为解答课吧,你们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今天一起问问,知道的,我帮你们现场辟谣。”

“老师老师!”学生举起手,“我听说武安君女装过,真的么?”

“我知道你这个说法从哪里来的。早些年在抢修性维护——笑什么,这是考古不是盗墓!”?年轻又赶潮流的教授白了一眼底下笑嘻嘻的学生们,对他们咋咋呼呼的瞎起哄表达了强烈的不满,然后把他自己也逗乐了。

“秦二代皇帝扶苏的陵墓时,墙上有副庆生图,里面有秦朝建朝之初所有的重臣,却唯独没有武安君。这也是你们所知‘秦王忌惮武安君功高震主,一统天下后不容武安君,欲图排除异己’说法的最初由来,当然还有你们那个‘地下情人’。”

看着学生们‘同行啊’的戏谑表情,无奈:“老师我也是看过言情的好么。”

“后来嘛,是个年轻的研究生提出的观点,说历史上秦王一生未有皇后,那么画上在秦皇左侧搂着当时还年幼的二世扶苏,被我们判定为秦王王后的女子,有没有可能是二世太子太傅武安君白舒。”

“然后照着这个思路,学者们发现那个人身上的衣服,的确与后来扶苏皇陵中,被挖掘出属于秦朝皇后正服不同,有极大的可能,那个穿着黑色华服的人像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被埋没的秦王王后。”

“实际上最初考古学家门判断那个人的身份,也只是从‘坐位’‘衣着眼色’‘衣饰’和‘图案’上分辨的。直到后来周国末代君王周赫王的陵墓被发现,有秦朝研究专家发现周国末年王族服装上的纹路,和二世坟墓壁画上那人身上的华服是一个体系,才被断定那是秦朝的王后——毕竟秦灭了周,娶个公主稳定人心这种操作我们在历史上见过很多次了。”

“但是通过对比,二世壁画上的掺杂着秦国的纹脉,要比周国的更为简洁,所以一开始才没有人想到他们同出一体。直到,嗯,有个小道消息你们肯定听过的,最初提出这个猜测的气势是一位沉迷同人的学生。”

“至于女装,纯粹是因为秦国的正装男女都是一个样子,所以你说女装并无错处,但是绝对和现在的女装不是一个概念啊。”

学生们再次发出了一阵笑声:“为什么网上有人说白舒应该叫雁北君而不是武安君?”

“两种叫法其实都没有问题,雁北君是他早些年在赵国的封地封号,后来他投秦效力于始皇麾下,当时还是秦王的始皇帝也没有剥夺他在雁北的权利。”发现所有人都在看他,没人抄屏幕上的PPT时,历史老师转成了电脑同步的屏幕。

“而雁北君,众所周知这是秦皇在他战死草原后的封号,这个封号之所以比‘雁北君’更广为流传甚至承认,是因为秦朝国祚将近八百年,直至公元580年分裂,诸侯并起,整个秦朝就只有这么一个武安君。”

“不过因为是死后的封号,所以很多人还是会默认他生前的名号,才有了‘雁北’和‘武安’之争。”

说到这里,老师看起来有些可惜:“秦是真的国力强盛,二世扶苏踩着他父辈们的成就彻底平了战国的欲图复国的前朝余孽,往后大力发展农耕水利,对内重文却从不轻武,后世宋朝犯的错秦朝从来没错过。”

“自二世起大秦基本年年都在向外扩土开疆,虽然很多资料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目前史学界默认,十年内一定要对外开拓土地,属于大秦的国策。”

“这里的开拓不是指打仗,而是将废土转变为可以被生存的土地。而‘废土’的定义是指‘没有生命’,也就是说森林、谷底、海洋、草原,是不在扩土范围内的——秦朝的环境保护做的也是一流水平,他们甚至有专门的立法,这点大家可以在网上自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