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雅典登场(前433〜前432年)

前433年9月,雅典公民大会在普尼克斯山召开,听取克基拉和科林斯双方使者的申诉。在公民大会上,各方的观点都得到了表达、聆听和讨论。不管发生怎样的战争,将要参战的就是这些雅典公民,如今他们对局势做了辩论,并通过投票来决定国家的策略。

克基拉人面临一个艰巨任务。他们和雅典之前不曾有过友谊,而且雅典在此次争端中没有任何利益纠葛。雅典凭什么与克基拉结盟呢?如果与克基拉结盟,雅典就至少需要与科林斯交战,还可能与整个伯罗奔尼撒联盟交恶。克基拉人争辩说,他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他们提议的与雅典结盟也是合法的,因为《三十年和约》明确允许雅典与中立国结盟。但和大多数人一样,雅典人更关心安全和利益问题。克基拉人在这些方面也打算满足他们:“我们的海军力量仅次于你们。”(1.33.1-2)换句话说,这支力量可以与雅典海军联合,巩固雅典人的势力范围。

但是,克基拉人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是恐惧。他们辩称,雅典人需要与克基拉人结盟,因为此时雅典和斯巴达联盟之间的战争看起来已经不可避免了:“斯巴达人害怕你们,所以渴望战争;而科林斯人对斯巴达有很大影响力,所以是你们的敌人。”(1.33.3)因此,出于最务实的考虑,雅典应当接受克基拉为盟友:“希腊有三支值得一提的舰队,你们的、我们的和科林斯的。”“如果科林斯先控制了我们的舰队,那么两支舰队就合二为一了,你们就将不得不同时与克基拉舰队和伯罗奔尼撒舰队作战;如果你们接受我们,你我双方的舰队就可以联合起来对付他们。”(1.36.3)

科林斯发言人的任务越来越困难了。毕竟科林斯侵略了埃比达姆诺斯,并且拒绝了每一项和平提议,甚至不肯听从自己盟邦的意见。他们最有利的论据是质疑雅典与克基拉结盟的合法性。从技术上讲,《三十年和约》确实允许缔结这样的联盟,因为克基拉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但科林斯人辩称,这样的联盟违背了和约的精神,也违背常识:“尽管和约里说,任何一个中立国可以自愿加入任一阵营,但此条款的本意不是允许中立国为了伤害其中一方而加入另一方。”(1.40.2)当年参加和约谈判或者宣誓批准和约的人绝不会允许一个与斯巴达联盟交战的中立国与雅典结盟。科林斯人以一个简单的威胁强调了这项原则:“如果你们与他们联手,那么我们在对他们复仇时,就必须将你们也视为敌人。”(1.40.3)

科林斯人驳斥克基拉人关于战争不可避免的说法。他们还提醒雅典人,科林斯过去可是帮过雅典的忙,尤其在萨摩斯叛乱期间,是他们劝说斯巴达和伯罗奔尼撒联盟不要乘人之危地攻击雅典。科林斯人相信,在萨摩斯叛乱期间,他们已经确认了两大联盟关系的关键准则,这也是维护和平的关键原则:任何一方不得干涉另外一方的势力范围。“请不要与克基拉人结盟反对我们的意愿,也不要帮助他们作恶。按照我们的请求行事,才是恰当的行为,也最符合你们自己的利益。”(1.43.3-4)

但科林斯人的论点不是很有说服力。克基拉不是科林斯的盟邦,而萨摩斯岛是雅典的盟邦,这两件事情不能简单地类比。对和约的最宽泛阐释也不会禁止雅典人援助一个遭到科林斯攻击的中立国。雅典若接受克基拉的结盟建议,是完全合法的。但在更深层次上,科林斯人是正确的:如果两大联盟都去帮助互相交战的中立国,就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

雅典人自前445年以来的一举一动,以及在整个危机期间的表现都明确地证明,他们希望避免战争。但是,克基拉给他们出了一个独特的难题。如果克基拉被打败,它的舰队落入伯罗奔尼撒联盟手中,那么就会出现一支足够强大、有能力挑战雅典海上霸权的伯罗奔尼撒舰队。而雅典及其殖民帝国的力量、繁荣,乃至生存,都依赖于海上霸权。尽管雅典人面临如此巨大的威胁——几乎是一夜之间,力量平衡就可能发生致命的变化——但科林斯人似乎确信,雅典一定会拒绝与克基拉结盟,或许甚至会与科林斯联手对付克基拉(科林斯人厚着脸皮向雅典提出了这个建议)。科林斯人为什么犯下如此大错?对他们来说,克基拉仅仅是个地区事务。科林斯人追逐着自己的狭隘利益,并且长期被一个小国(克基拉)羞辱,因而怒火中烧,所以低估了自己的行动对整个国际体系力量平衡的影响。科林斯人没有努力去确认在他们攻打克基拉的时候,雅典人会不会袖手旁观。他们对危险置若罔闻,一头猛冲上去,寄希望于时事会朝着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坐在山坡上开会的雅典人现在面临着最艰难的抉择。公民大会的绝大多数辩论都是在一天之内进行的,但关于是否与克基拉结盟的辩论却持续了很长时间,需要第二次开会。第一天,大家的意见倾向于拒绝与克基拉结盟。我们可以推断,这一夜也是在激烈的讨论中度过的。第二天,出现了一个新计划:不与克基拉缔结完整的攻守同盟(symmachia,希腊通常的联盟形式),而仅缔结防御性同盟(epimachia),这是希腊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此类同盟关系。富有创新精神的伯里克利很可能是这个主意的发起人。在整个危机期间,他表现出了影响雅典政策的强大能量。普鲁塔克告诉我们,正是伯里克利“说服人们去援助正在与科林斯人交战的克基拉人,并与这样一个拥有海军的强大岛国结盟”(Pericles 29.1)。

修昔底德认为,雅典人投票决定与克基拉结盟,是因为他们相信与伯罗奔尼撒人迟早必有一战。但是,很多反对与克基拉结盟的人都不会认同这一判断。他们一定会问,雅典还没有受到威胁,而且这威胁是否存在也成问题,那么雅典为什么要为了克基拉而冒打仗的风险?雅典人的行动说明,他们的政策目标不是备战,而是通过威慑防止战争:在两条道路(要么拒绝克基拉人,于是克基拉舰队有可能落入伯罗奔尼撒人之手;要么与克基拉缔结攻击性同盟,那么有可能会引发一场不受欢迎的冲突)之间,雅典人选择了中间道路。

因此,防御性同盟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外交手段,目的是促使科林斯人恢复理智。为了尽到新同盟的义务,雅典人派遣了10艘战船开赴克基拉。如果他们的目的是参战并打败科林斯人,他们可以从自己庞大的海军中轻松抽调200艘战船。再加上克基拉人的战船,就足以迫使科林斯人放弃作战计划,或者大败科林斯人、歼灭科林斯舰队,并彻底消除科林斯可能构成的威胁。因此,雅典人派去的区区10艘战船是象征意义的,而没有多少军事价值,目的是让世人看到,雅典是在非常认真地威慑科林斯人,阻止它的行动。雅典人挑选客蒙之子拉刻代蒙尼厄斯作为舰队指挥官之一也绝非偶然,这显然是要消除斯巴达人的疑心。拉刻代蒙尼厄斯是一位有名的骑兵指挥官,但我们不知道他是否有任何海战经验。他的名字其实就是“斯巴达”的意思,表明了他父亲与伯罗奔尼撒联盟的主导国家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