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狂热与憎恨,混乱与延误(第2/4页)

然而,低效的狂轰滥炸很快便显现了反作用。首先,重型轰炸机的生产在英国工业中占据了过高的比例,影响了其他装备,比如登陆艇的生产。到1944年,英国空军的轰炸行动对德国制造能力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因为德国已经分散了自己的工业生产。不过在这一年里,美国仍然展开了“靶点”行动,对德国经济的关键环节实施了攻击,包括施韦因富特市的轴承厂,美军对这里的袭击吸引了德国空军出战,美军随后将其击败。不过,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编队是非常容易受到攻击的,于是美国暂停了这项行动,直到他们能够制造远程战斗机为止。最著名的远程战斗机是P–51型“野马”战斗机,这种飞机的机身十分轻盈(由木材和铝制造),可以装载大量燃料,进行远程飞行。它能从英国飞到柏林,然后再返回英国。1944年4月,盟军的轰炸行动停止了。为了准备6月的登陆作战,盟军还需要对法国北部实施轰炸,这令哈里斯非常泄气。有人质疑,轰炸行动在打击敌军士气方面作用有限。战后的英国轰炸调查显示,轰炸行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将城镇作为单位目标进行区域攻击的基本前提(即德国经济体系已经开足马力)是错误的。”此外,盟军的空军也遭遇了巨大的损失。英国皇家空军进行了近30万架次的夜间起降,损失了7 500架飞机。在6.7万次日间起降中,英国皇家空军损失了876架飞机。盟军投下了280万吨炸弹,在1944—1945年投弹最多,其中近半数来自英国皇家空军。盟军的轰炸行动一共炸死50万名德国人,英国在德国的空袭中死亡60 595人(法国在英美联军的空袭中死亡17 078人)。在欧洲战区,盟军空军共损失16万人。

实施轰炸行动的理由从来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事实上也没有证明这是正确的。最后,支持这一行动的理由仅剩下了两条。其一是,轰炸显著地搅乱了德国的经济。为了保卫自己的城市,盟军必须用数不清的飞机和大炮去攻打德国,它们大量从前线返回,尤其从苏联战场。然而,如果能对兵工厂和运输系统实施精确轰炸,使德国这部战争机器无法继续运转,那么盟军的目标一样可以实现。另一条理由与德国人的道德有关。罗马尼亚犹太人利昂内尔·布洛赫在“二战”期间还是一个年轻人,后来,他去了伦敦,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法律界人士。在1941年,德军在欧洲战场摧枯拉朽之时,他看见德国士兵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他当时说,要想让这些德国士兵回归常识和人性,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成吨的高爆炸弹直接扔到他们的头顶上。这么做的效果无法验证,但在当时,德国人所受到的憎恶确实非常强烈。人人都恨德国人,所以哈里斯无所不用其极,即便到了1945年4月,德军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哈里斯的轰炸机还是漫不经心地轰炸了德国的历史名城维尔茨贝格,把它变成了一片火海,英国空军还不时用重机枪扫射街道上的难民。这些灾难主要是英国人制造的。不过,在1943年,他们仍然主导着盟军整体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盟军接下来的目标是地中海。

在当时的形势下,富兰克林·罗斯福正承受着来自参谋长们的压力,他们主张美国把战略中心放在太平洋地区。多亏了罗斯福,美国才确定了先德国后日本的策略。当时,反日的公共舆论甚嚣尘上,无辜的日籍美国人举家遭到逮捕,并被驱逐到远离加利福尼亚海岸的集中营里。美国丢掉菲律宾后,美菲战俘所遭受的残酷对待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传遍美国,人人都要求实施报复。此外,强大的日本海军和空军占据了太平洋地区的大片陆地,直逼印度和澳大利亚,给人大难临头的感觉。尽管美国把与德国的战斗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但是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也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尤其是在海军的建设方面。盟军严重缺乏登陆艇,这是因为,英国已经把精力集中在轰炸机的生产上,而美国则专心造船,以便弥补德国潜艇给盟军造成的损失。此外,美国还倾注了极大的力量修建航空母舰。在珍珠港遇袭后,美国开始建造潜艇和13艘航空母舰。最后,美国在航空母舰的数量上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于是美国海军才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并在随后把战线推向日本本土。菲律宾陷落后,美国陆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是,美国能破译日本的大部分通信密码。当日本海军到达珊瑚海[218]时,美国海军已在他们东北方800公里外的海域严阵以待。1942年5月初,珊瑚海海战爆发。这是有史以来作战双方互相看不到对方的第一次大海战,也是航空母舰的首次对决。战斗结束后,双方各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日本海军撤退。

在随后的6月,美日两国海军进行了决定性的战役——中途岛海战。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非常了解美国,他完全明白,日本的对手是一个巨人。他想及早攻击美国海军,摧毁美军剩余的航空母舰。于是,山本五十六派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吸引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中部决战。首先,日本派出一部分舰只对阿留申群岛实施佯攻,主力则准备攻击中途岛环礁。不过,由于美军破译了日军的通信密码,掌握了日军的行动计划,于是他们把舰队悄悄地开到了日军的攻击区域以外。6月4日,日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密集轰炸了美军设在中途岛的空军基地,但这次行动并不坚决。美军多次反击,全部失败,日军于是认为自己非常安全。在美军的反击当中,从中途岛起飞的轰炸机编队没有命中目标。随后,从航空母舰起飞的鱼雷轰炸机编队被日本零式战斗机击退,因为在施放鱼雷的过程中,轰炸机必须面对目标直线飞行相当长的距离。这时,日本海军指挥官开始犹豫是继续进攻中途岛,还是搜索美国军舰,再实施攻击。随后,他命令继续轰炸中途岛,但侦察机不久后发现美国舰队,于是他再次下令攻击美国舰队。由于不断改变命令,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不得不卸下鱼雷、装上炸弹,然后再卸下炸弹、装鱼雷。甲板上一片混乱,摆满了油料和弹药。就在这时,美军的飞机编队飞临了日军航母的上空,这一次是俯冲式轰炸机。战斗中,日本海军的4艘航空母舰全被击沉。这是有史以来最快速,也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次战斗。不到5分钟,日本海军对美国海军的巨大优势就丧失殆尽,两国航母开始在数量上势均力敌。此时,山本五十六还有一支巨大的预备队,他判断美军会乘胜追击,但是美军没有这样做。从此以后,美国对日作战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身在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上将,他要攻打比法国领土还要广大的新几内亚岛(打了一年多);一部分是海军上将切斯特·尼米兹[219]所率领的部署在太平洋中部的美国海军,他们要攻占很多难以攻克的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