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结局(第2/2页)

在“一战”的最后岁月里,人们在讨论停战条款之时,劳合·乔治已经意识到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灾难。他曾发表了一个引发争议的评论:“即使现在实现了和平,20年后的德国人也会像当年迦太基[92]人谈论第一次布匿战争一样。他们会说他们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进行更充分的组织和准备,他们就能够在下一次战争中赢得胜利。”2这多少有点儿像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所说的论断——德国应该会赢得胜利,只要它不受背叛、不受不合时宜的人道主义的胡说八道和左派叛徒姑息养奸政策的祸害,它就能够获胜。1918年11月10日,希特勒正在养病——因为战场上的毒气曾导致他失明。当他听到有人说爆发革命了,他的反应是:“从我站在我母亲坟前的那一天起,我不曾再流泪悲叹……一切都已是徒劳……难道所发生的一切竟能使一群卑劣的罪犯攫取我的祖国?我越想清晰地理解此时发生的可怕事件,我越是羞愤交集,怒火中烧,与这场可悲的灾难相比,我双目所受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他得出的结论就是:“不要和犹太人谈任何条件,只能有一个现实和毫不妥协的选择——或此或彼”。通往比“一战”还要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道路已经铺就成功。

说明:

1 条约中有一条(从未被批准)规定,禁止出售不干净的明信片。

2 引自《劳合·乔治:战争领袖》(Lloyd George: War Leader),从两个角度来说,这是一部最具同情心的论著。但非常不幸的是,作者没能在生前完成关于劳合·乔治人生历程的写作,没能对“一战”获胜后劳合·乔治的计划进行阐述。

[90] 威廉·奥彭爵士(1878~1931),著名肖像画画家。本文所说著名油画是指他的名作《凡尔赛宫签署和平条约》。——译者注 [91] 指1919年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国。因这一时期的德国宪法在魏玛小城制定,且奉行民主共和原则,故将这一时期德国称为魏玛共和国。——译者注 [92] 迦太基,位于今突尼斯境内。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曾是地中海区域著名的强国,实行贵族寡头政体,先后与希腊各城邦和古罗马共和国争霸地中海。迦太基与古罗马共和国之间进行过3次布匿(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战争,以罗马获胜而告终。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发生在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241年之间。——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