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寻找新战场(第3/6页)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还是没有做出最后决断。德国决定将开进达达尼尔海峡的两艘军舰送给土耳其(虽然这两艘军舰有了土耳其名字,但全体舰员都是德国人,继续接受德国命令),土耳其政府拒绝评论。结盟的事一直拖延到9月还没有结论。为了促使土耳其陷入危机,两艘德国军舰行驶出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这两艘德国军舰悬挂着土耳其的旗帜,向俄国的费奥多西亚、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开炮射击。不仅俄国人吃惊,连土耳其青年党也非常吃惊,赶忙向彼得堡方面解释攻击是德国人的行为,土耳其愿意保持中立。俄国方面回复说,土耳其可以用驱逐德国人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清白。土耳其无力做到这一点。11月30日,由于土耳其没有在限定的时间前回答协约国的最后通牒,俄国向土耳其宣战。英国和法国几天后也向土耳其宣战。

虽然土耳其与同盟国建立同盟关系对协约国来说是一个打击,但是一些英国领导人认为土耳其带来了一些新机会。由于不像俄国和法国那样易于受到入侵的威胁,英国从来不愿限制自己的战场范围。1915年初,从英国海外殖民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调回的常规军队回到欧洲战场,约翰·弗伦奇爵士手下的兵力已经达到30万人。基钦纳在英国本土招募的数十万新兵正在接受军训。如何使用这些新兵力成为一个问题。许多军队中的高级将领和内阁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答案,但是,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

弗伦奇并没有被伊普尔的巨大损失吓到,他和霞飞仍然坚信德国的防线能被打破,他渴望证明这一点。一连串人为夸张的德军伤亡报告助长了他认为德军正趋向于崩溃的判断。协约国的宣传工作者把西线每一次战斗都描绘成德军机械的自杀式攻击,而实际上德军的伤亡水平要明显地低于协约国。伦敦的作战部主任给出了一份报告,说明德国在几个月内将人力耗尽(这个虚构的故事流传了很长时间。1915年6月前,另一位作战部主任预测,如果英国继续打击德国,德国将在6个月内被打败,大战结束)弗伦奇与霞飞一样想发动进攻,但他不想在霞飞的指挥下作战,甚至不想与霞飞并肩作战。他不断要求独立行动。然而,他俩有一个基本共同点:所有英国士兵都应该被派往西线,越早越好。

1月初,弗伦奇回到伦敦参加英国战争委员会召开的会议,这是一个新的战争计划机构,成员有阿斯奎斯、基钦纳、丘吉尔、格雷、财政大臣劳合·乔治。弗伦奇提出一个新进攻方案,要求沿着海岸前进,收复被德军占领的比利时港口。丘吉尔支持这个方案,他认为这个方案能把中立的荷兰带入协约国阵营,能把更多的德军吸引到西线,为英军在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登陆做准备。一开始,委员会反对弗伦奇的方案。大多数成员认为该方案太冒险,收益不大,与霞飞的愿望相去甚远。霞飞希望英军不要沿海岸进攻,而是把重点还放在伊普尔。几天后,弗伦奇的方案又回到委员会的讨论中,大家不是想批准这个方案,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可以讨论的可能性。阿斯奎斯对这个方案不友好。基钦纳绝对地反对。基钦纳的真实想法是不能公开的,他希望把英国的部队先保留在国内,直到法国和德国消耗殆尽。然后,英国可以派遣大规模的新部队跨越英吉利海峡,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在法国境内的德军,可以被视为堡垒,用进攻的办法推不动。”基钦纳告诉弗伦奇。“英国的防线,”他补充道,“可以被当作投资保留着,而同时必须另选战场作战。”

新战场在哪里?基钦纳、丘吉尔等人整天梦想着另选战场作战。英国远征军有几个师的兵力被消灭,巨大的损失使人痛苦,这几个人开始寻找一个让人感到痛苦较小的地方开战。俄国大公爵尼古拉给基钦纳发来电报表示鼓励,并建议在中东展示一下武力,阻止土耳其在波斯和高加索的野心。他建议在叙利亚开辟战场;把土耳其从北面调动过来,帮助俄军减轻在东线的压力。他还建议在波罗的海登陆;俄国海军正在建造一个由600艘机动驳船组成的舰队(彼得堡并不知晓这件事),可以派遣这支船队在德国的波美拉尼亚海岸登陆。他的第三个建议比在波罗的海登陆建议的风险要小,就是让协约国军队在希腊西北面的萨洛尼卡(Salonika)登陆。希腊还没有参战(还有几个中立国,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在做说服工作),英国战争委员会希望把协约国的军队投入南巴尔干地区能赢得希腊的支持,甚至还能赢得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的支持。派遣一支军队从萨洛尼卡向北运动,能起到支持塞尔维亚的作用。塞尔维亚的力量加强后,能进攻奥匈帝国。基钦纳喜欢这个想法,财政大臣劳合·乔治也同样喜欢。作为财政大臣,劳合·乔治并不是军事计划的核心人物,但他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有十足意志力的人。

最后,达达尼尔海峡也是一个可选目标,英国军舰在1914年底曾发动短暂的攻击,证明其无力防御。对达达尼尔海峡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击,将给所有同盟国带来困难。丘吉尔给英国在东地中海的舰队发电报询问是否能通过达达尼尔海峡一直进攻到君士坦丁堡。英国舰队司令回复说:“如果能增加军舰的数量,扩大作战规模,目标可以实现。”丘吉尔满意了,他指示舰队司令提交一份详细的计划。

于是,达达尼尔海峡就成为那个另选的战场。

新年才过了一周,霞飞在香巴尼(Champagne)和阿图瓦(Artois)地区发动的攻势便不得不停止了。1月8日,德军发动进攻,法军的进攻被迫停止,法军在3周的时间里只前进了500码(约457米),这次进攻法军又多伤亡了数万人,这个结果令法军目瞪口呆。在香巴尼战场,法军的进攻造成9万人的伤亡。霞飞还是不打算放弃,不仅在2月份想要进攻,还想要在3月份继续进攻,他总是认为法军已经处于突破德军防线的边缘。英国战争委员会开始对西线担忧起来,委员们怀疑霞飞是否能兑现承诺。

虽然德国人成功地阻止了法国人无休止的捶打,但是还是在战略方面有分歧。德国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使拥有不同战略思维的人坐在一起讨论不同的战略取向。作为德国军事首领的德皇,极少召集手下人开会讨论分歧,于是分歧便在德军最高统帅部里滋生腐烂。没有清晰的政策形成机制,却只有以卑鄙的手段陷害和无休止的争吵。那些想集中兵力打赢西线的人用小孩子惯用的伎俩削弱和诋毁持不同意见的同事(例如,法金汉把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名字从东线大捷战报中删除)。“东线人”不仅以类似的方式反击,还耍阴谋设法让德皇撤法金汉的职。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德皇自己不发挥领导作用,也不许别人发挥领导作用。所以,危机不可避免。德军最高统帅所经历的危机不是一次,而是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发出的一系列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