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转变态度(第3/5页)

劳合·乔治一直是英国政坛最耀眼的明星,此时正逐渐成为具有主导性作用的人物。他在拜访首相阿斯奎斯时警告说,如果不尽快采取有效行动改善军备生产,他将揭露更多政府管理失误的丑闻。阿斯奎斯最善于保护自己,迅速做出反应。英国政府解体了,于是有了新一届的联合内阁,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战时联合内阁。阿斯奎斯保留其职位,保守党成为内阁重要力量,劳合·乔治变成还留在内阁的自由党阁员的领袖。英国议会通过军需品法案,建立军需部,从而将基钦纳手中控制军备的权力拿走。首相开始命令基钦纳定期对已经完成的工作和未来工作计划提交详细报告,这实际上剥夺了基钦纳喜欢的秘密运作的自由。后来,决定战争策略的权力也从基钦纳手中移交给皇家总参谋长,这是对基钦纳最后的羞辱。

劳合·乔治成为新的军需大臣,他立刻采取迅捷的行动。他宣布不许武器工业的工人罢工,急剧地增加重型大炮和炮弹的产量。为了解决交战国所面临的问题,他采取行动控制武器制造商牟取暴利的行为。

弗伦奇发动新闻战役,希望除掉基钦纳。但是基钦纳熬过了这一关,只是权力被削减了一些。唯一被毁掉的政治家是弗伦奇喜欢并崇拜的温斯顿·丘吉尔。保守党有老账要与丘吉尔算,十年前,丘吉尔抛弃保守党加入自由党。保守党加入联合内阁的条件之一就是不许丘吉尔担任海军大臣一职。阿斯奎斯绝不会为了保护他人而舍弃自己,所以丘吉尔出局了。他含泪离开海军部,感觉职业生涯就此结束。

基钦纳保住了头衔,他仍然有权决定志愿者部队的去向,这些志愿者此时已经受训完毕,可以上战场了。虽然他本来不认为增兵西线能取得更多战果,但是,由于他的地位被削弱了,他最终只好同意把大部分志愿者部队送往西线。他仍然向加里波利投入兵力,虽然在加里波利取得胜利非常困难,但是他必须立刻在那里取得战果。事实上,汉密尔顿告诉基钦纳,英军为了控制半岛需要多少兵力。基钦纳则根据汉密尔顿的需要派遣部队去加里波利。

英国和法国的春季攻势也影响了法金汉,其受影响程度明显不及阿斯奎斯、劳合·乔治、丘吉尔所受到的大。他明白第二次阿图瓦战役是侥幸脱险——如果自己所需要的后备部队没有碰巧离顶峰不远,贝当就将成功占领顶峰了。毫无疑问,协约国几个月后将会再次发动进攻。这个预感使他对德国在西线的劣势感到焦虑,他急于把部队从东线调回西线,更加不愿答应鲁登道夫一直在鼓吹的拿破仑式的大计划。他害怕自己像拿破仑在1812年那样因过度深人俄国腹地而毁灭,这种恐惧像鬼魂一样缠绕着他。恐惧中的他无法与兴登堡、鲁登道夫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

西线在整个夏天都比较安静——这是一种相对的“安静”,每天只有数百人在各种小型战斗中丧生。一名叫杰克·麦肯哲的士兵在7月3日给苏格兰的妻子写信,形容了貌似平静的前线。“我们替换第四营来这里,为了占领这里的战壕,我们损失了许多人,这些战壕就是一个大停尸所,有些地方极度恶臭。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战壕挖深,然后修复破损的部分。四周到处是尸体,德国人占领这些战壕整整一个冬天,他们的损失很严重。必须把德国人的尸体埋在战壕里,到处是人的大腿、胳膊,我们需要适当地掩埋这些残破肢体。我们后面的地上躺着许多喀麦隆人、德国人,他们是在5月17日被打死的。我们晚上出去把他们埋了,这是一份极讨厌的工作,尸体都分解了,但是任务必须完成。”麦肯哲(1916年战死)感谢妻子用邮件寄来的食品和衣服,对最近寄来的短裤都是白色的感到遗憾。最后,他说:“十分感谢寄来的东西,都很不错。”

与西线相反,东线的夏天是一场漫长的危机。5月10日,俄国第三集团军在戈尔利采和塔尔努夫战役中损失惨重,最终获准退却到圣河(San River),然后在那里站住脚。德国人迅猛追击,于5月16日再次攻破俄军的新防线(第三集团军的装备很差,俄国人把在年初攻占普热梅希尔缴获的大量军需品卖给当地的商人)。德国人很快跨越圣河,不过此后的攻势开始减弱,主要原因是道路条件恶劣供应跟不上。俄国人发动一次针对康拉德的反击,开始时是成功的,俘虏了大量康拉德的士兵。但是,这个成功比不上德国人的胜利。俄国人的反攻仅一个星期后就停止了。俄国政府曾经表示愿意先向加里波利派兵,此时宣布无法兑现这个承诺。俄军此时正在东南面处于混乱的撤退之中,波兰的俄军也受到威胁,俄军仅在5月份里就损失了40万人(10个月总共损失了大约400万人)。在南面,由于俄军撤退的速度不够快,差点就被德军追杀。

彼得堡政府由于害怕未来的灾难性后果,重新燃起吸引意大利参战的兴趣。意大利总理萨兰德拉打算把赌注押在同盟国失败上,他判断此时是获得协约国最大让步的最佳时刻,于是将意大利变成参与签署伦敦协定的一方。为了回报他承诺意大利能在30天后参战,他获得了几乎所有他想要的东西。然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意大利国内的有影响力的团体反对战争,其中包括天主教会和社会主义分子,他们几乎什么都不同意。当他们听说萨兰德拉所做的交易后,马上进行抗议,意大利政府垮台。萨兰德拉所做的交易似乎随他而去。但是,意大利国内发生了一次典型的法西斯式政变,预示着墨索里尼时代的来临。5月23日,意大利向奥匈宣战。意大利政府并没有向德国宣战,愚蠢地认为避免与德国宣战将减少麻烦。

德军最高领导层认为在戈尔利采和塔尔努夫之间发动攻势大获凯旋,但这个结论也引发进一步的争论。法金汉希望马肯森的部队抵达圣河后便停止,但是康拉德说服马肯森继续前进。康拉德一听说意大利宣战的消息,马上要求对意大利北部平原发动攻击。法金汉想要征服塞尔维亚——德国非常需要一条从巴尔干到土耳其的陆路通道。6月3日,包括德皇在内的所有德军主要人物都在德军总部开会。法金汉警告英军的援兵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抵达欧洲大陆,他说如今是调遣4个师的兵力去西线的时候了。康拉德敦促大家考虑他的入侵意大利的计划,没有人严肃地考虑他的计划。鲁登道夫展示他的最新大计划:从北部出发(他指挥的地区)包围整个俄军。法金汉进行了争辩,他认为德军没有足够兵力完成如此大的军事行动。鲁登道夫说,任何规模较小的军事行动都不能有长久的战果——只能击退俄军,而不能消灭俄军的战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