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绝对复杂的游戏(第3/5页)

美国战争部在派遣美军第一师匆忙奔赴法国后,把其余部队留在国内培训。随着大量美国士兵跨越大西洋,如何部署美军便成了一个争论话题。协约国的指挥官都希望把美军吸收入自己的部队之中,其中英国表示出最强烈的愿望。潘兴断然拒绝了他们,这位以沉默自信的美军指挥官与欧洲人想象中的美国人截然不同。他明确地告诉欧洲人,美国远征军必须在完成准备工作后才投入战斗。美军是一支自治军队,在英军和法军之外独立作战。首先,他需要给即将上前线的美军更多的培训。

其次,他要决定在何处部署美国远征军。战线的北面是英军的主阵地,美军将不会部署在那里。香巴尼地区是通往巴黎的必经之路,由贝当的法军防守。剩下的是东面,就是凡尔登以南地区。潘兴对这个地区比较满意:如果能在这个地区突破德军防线,占领铁路中心麦茨,德军将严重受损。他在洛林地区的肖蒙(Chaumount)建立自己的总部。美军第一师就在附近接受训练。随着更多美军士兵到达,第二师也集结完毕。美军的士兵住在谷仓里,军官寄居在有空闲卧室的农夫家中。在潘兴的中层军官中有着未来战争的军事巨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乔治·巴顿(George Patton)。

潘兴本人并不十分了解西线的局势,虽然他是一位有能力的决策者,但他并不是一位军事天才。他漠视盟友给他的忠告,坚持认为战壕战的纪律是第一要务。他有一股新人常有的勇气,坚持面前的战斗是运动战,就是要突破和冲锋。他忽视机关枪给他的步兵的伤害,视步枪是胜利的关键(他的部队因为他的这个错误认识而伤亡惨重)。

为美国远征军提供给养困难极大,不仅是因为远离美国本土,还因为远离法国的海岸线。美军获得三个港口卸载不断膨胀规模的运输船队。法国人不愿放弃对连接海港和美军战场之间铁路线的控制,但是美国人最终用贿赂获得了法国人的支持。法国人获得300辆美国制造的机车头,而美国人获得几百英里的铁路。

除了数十万美国士兵外,有数百万吨的货物需要从海港运走。潘兴在巴黎建立一个办公室管理物资采购,委任自己的朋友芝加哥银行家查尔斯·盖茨·道斯(Charles G. Dawes,后来成为美国副总统)进行管理,并为他新创造了一个职位——陆军准将,美军到大战结束时一共采购了1200万吨物资,比从美国运输来的物资还要多。美军每天需要的物资供应都不一样,管理工作必须高度动态,这个物资采购系统曾经接近瘫痪。管理的难度来自有大量的具体细节需要处理。比如,有一项任务是给美国远征军装电话。这项任务需要铺设2.2万英里(约3.5万公里)长的电话线,另外从法国人那里租用1.2万英里(约1.9万公里)电话线。美国战争部为了响应潘兴的要求,寻找到数百名能说法语的接线员,把他们征募入伍,并送到法国工作。

尽管美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准备工作,可是许多英国人在5月初的时候几乎不知道美军的存在,甚至连许多法国人也不清楚。在伦敦,劳合·乔治被迫派遣更多的军队去欧洲大陆。与此同时,他还必须向难控制的公众表示自己绝对不漠视任何停战机会。英国政府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大征兵范围,计划征召5万矿工和其他工种的工人,这些人以前不符合征兵要求。外交大臣鲍尔弗5月15日在英国下院的一次讲演中宣布,英国准备进行停战谈判。英国的条件只有一个,这个条件符合所有人的期待:德国必须宣布恢复比利时的战前自治状态和中立地位。这给了德国一个机会。但是,像德国首相赫特林、外交大臣库尔曼这些本来可以给予正面回复的人,此时仍然处于鲁登道夫的阴影下,鲁登道夫拒绝任何折中方案。一周以前,德国在5月7日与罗马尼亚签署条约时,再一次显示受鲁登道夫支配的德国政策的本色。德国与罗马尼亚签署布加勒斯特条约,强迫罗马尼亚为附庸国,再次表现出与签署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时一样的缺乏远见和贪婪。大部分罗马尼亚油田被迫租借给德国99年(维也纳获得24%的份额)。

鲁登道夫此时正在计划发动两个间隔时间很短的进攻:首先是在舍曼代达姆,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西面,在蒙迪迪耶(Montdidier)和努瓦永(Noyon)之间的一条名叫梅子的小河附近,战场离巴黎只有60英里(约95公里)远。在这两次进攻中,处于防守地位的都是贝当的部队。德军的目标是直截了当的:通过威胁法军防线(包括巴黎),迫使福煦(包括黑格)从北面向南面调遣后备部队。最终目标也很明显:为在佛兰德斯发动一次致命打击做准备。

战役准备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布鲁赫米勒的典礼需要输送大量的大炮和弹药。许多步兵师也需要调动,士兵们此时异常疲惫、沮丧。法军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法军有103个师的兵力驻扎在法国本土(在意大利、萨洛尼卡、中东都有法军驻扎)。在这些兵力中,有45个师的兵力在瓦兹河(Oise)北面。即使其中有些兵力能很快地转移到东南方面,贝当最多有60个师的兵力把守奥伊斯河至凡尔登一线。此时,鲁登道夫有200个师的兵力在西线,其中有一些师曾遭受重创。凡尔登应该是法国除巴黎之外的另一个神圣大本营,此时几乎处于无人把守状态。贝当的部队为准备抵御德军的进攻已经有几个月了,但是难以判断德军在何处发动进攻。这些困难是贝当参加大战以来最难以应付的。由于他必须与黑格共享兵力,这也扩大了他面临的困难。

贝当还面临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福煦在内的许多法军将军们都反对贝当的任何决定。这些人仍然相信,打仗就是进攻,而且可以不顾战场具体情况发动进攻。他们还相信,遇见敌人进攻,唯一的应对之策就是坚守阵地直至战死,绝不能后撤。贝当能非常开放地采用各种战术,愿意从过去的经历中总结经验。他们看不惯贝当的这些做法,而且把这些做法看作贝当软弱的象征。贝当曾颁布第4号军规,要求部队保持具有纵深灵活性的防御。后来,贝当再次要求部队执行这个军规,但他的命令再次被忽略了。此时,福煦已经被任命为新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他在5月4日发布一个命令,要求法军指挥员在面对敌人进攻时不许后撤,连临时性的后撤也不许。福煦发布这样的命令,明显是为了削弱了贝当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