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败落的征兆(第4/8页)

鲁登道夫从军队总部前往柏林,目的就是结束马克斯亲王与华盛顿的对话。刚抵达柏林,他就发现人们对他发出的指令感到愤怒。公众此时渴望和平,他的指令引发了公众的愤慨。德国议会的大部分议员也反对他,马克斯亲王也反对他,甚至一些军界人事也反对他。许多战场指挥员表示抗议,鲁登道夫不得不收回他的指令,这是对他的一个新羞辱。有人甚至说,如果德皇导致德国无法获得和平,那么德皇就应该离开。

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时,都传来灾难性的消息。在意大利,包括3个英国师、2个法国师在内的总共有56个师兵力的盟军部队发动被称为维托里奥-威尼托战役,这次战役的目的是在大战结束前多占领一些土地。奥地利人不但没有抵抗,反而叛变了,有50万人投降,绝望的将军们向的里雅斯特(Trieste)发电报,要求停火。

身在柏林的鲁登道夫,开始谈论调动德国全部力量,实现瓦格纳式的英雄主义搏斗,直至死亡。德国代理首相听到了鲁登道夫激昂的演说,用辛辣的语言回答道:“我就是一名普通公民,我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之中。”10月26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秘密会见德皇。鲁登道夫知道无法继续保留自己的职位,于是冷静地提交辞呈。德皇愿意给他一个新机会,去担任集团军指挥官,他拒绝了,并要求解除军籍。德皇同意了。兴登堡也要求解除军籍。德皇只说了三个字:“你留下。”兴登堡鞠躬顺从了。从此,鲁登道夫把兴登堡的顺从看作不可原谅的背叛。

当鲁登道夫辞职的消息在德国电影院里广播出来后,观众们欢呼雀跃。鲁登道夫觉得整个德国对他抱有敌意,于是伪装逃离了德国。后来,他去了瑞典。

10月27日,德国向美国总统威尔逊发出第四封外交照会。这实际上是一份投降协议书,可怜巴巴地说:“德国期望实现按照总统先生意见勾勒出的和平正义的停火。”换句话说,德国人此时愿意接受美国总统提出的和平条件,但接受的条件是这些和平条件应该与“十四点”建议相匹配。连续9天,威尔逊总统没有给予回答。就在德国等待答复这几天,美国人占领了法国城市色当,切断了德国占据的法国连通南北的铁路线。土耳其和奥地利投降了,甚至巴伐利亚也在单独谋求和平。德国各省会城市都爆发革命。慕尼黑宣布成立共和国,国王逃跑了,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10月28日,盟军的军事指挥官会聚一堂,研究给予德国的和平条件。大家在会上争论得很厉害。黑格开出的和平条件最轻,他只希望德国从比利时、法国退出,并交出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贝当的和平条件比较严厉,他要求德国撤出莱茵河以东、阿尔萨斯-洛林以北地区,这意味着德国需要拿出一部分本国领土给盟国。潘兴的条件更严厉,包括了许多别人从来没有提出的惩罚性条件。

局势有了新变化:英国和法国看到美国越来越具有支配力,害怕和平最终被美国人决定,所以希望尽快结束大战。这种恐惧心理并非绝对没有道理,威尔逊曾背着协约国与德国人单独交换意见。有一些严重的问题使盟国处于分裂状态。劳合·乔治与威尔逊在许多问题上有不同意见,这些问题包括战后的贸易规则如何、海洋自由的准则如何、如何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会上提出“十四点”建议,在讨论的时候,文件的复印件还没有送到会场,将军们不知道总统到底提出了什么建议。

11月1日,人们要求德皇威廉退位,但他拒绝了。他计划带领军队回到德国国内镇压各地的起义。格罗纳将军接替鲁登道夫的军需部长一职,他询问西线最有资质的德军将军是否愿意跟随德皇回国镇压百姓。格罗纳心里很清楚前线将军们的回答将是什么。格罗纳是一位又能干又正直的人,后来曾与希特勒作对,两次拯救幼嫩的德国的民主体制。有39位将军给格罗纳做出答复,其中有1人说要去镇压,15人说有可能,23人说不。格罗纳获得这个结果后,告诉兴登堡局势变得不安定,于是德皇威廉决定退位。威廉跨过边境去了荷兰,荷兰女王同意收留他。

11月8日,由天主教中央党的马蒂亚斯·厄兹伯格(Matthias Erzberger)带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盟国在贡比涅的总部。柏林政府此时处境危险,共产主义者有可能发动内战而夺取政权,于是柏林政府指示厄兹伯格去接受盟国开出的任何停战条件。福煦明确指出没有谈判的余地,并提出盟军指挥官同意的停战30天的条件,其中包括德国必须在14天内撤到莱茵河东岸,否定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回撤到1914年8月1日的东部边境线,交出5000门大炮、3000门迫击炮、3万挺机关枪、2000架飞机,放弃德国在非洲的属地。盟国的海上封锁还将继续,这个消息让来自极度缺乏食物国家的代表处于惊慌失措之中。德国有3天的时间做决定,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盟国最终还是允许修改了一些条款:盟国也害怕共产主义分子在德国发动革命,于是减少了必须交出的机关枪数目,借以帮助德国政府维护秩序。厄兹伯格领导的代表团签署了协议。后来,厄兹伯格被刺杀,因为有人认为他背叛了祖国。

大战结束了。停战协议在11月11日的早晨11点钟生效。盟国内部不是每一个人都高兴。当曼京听到停战条件时,他惊叫道:“不不不!我们必须攻入德国的心脏。停战协议应该在那里签署。德国人不会承认他们失败了。不能这样结束战争!……这是一个致命错误,法国将为此付出代价!”

背景:命运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很难说停战之后是什么,但肯定不是和平。

死了大约有950万人:同盟国死了400万,协约国比同盟国多死100多万人。各国的死亡人数如下:俄国180万人,法国140万人,土耳其80万人,英国72.3万人,意大利57.8万人,美国11.4万人(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比美国多死两倍人)。

德国死了200万人,奥匈帝国死了100万人。大战整整持续了52个月,德国每小时死55个人,每天死1330人。哈布斯堡帝国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死亡。

这些死亡数目不包括负伤的1500万人,不包括多达900万的战俘,也不包括数百万计死于各种非命的平民。

停战并没有阻止杀戮。欧洲的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有太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有太多年轻人除了打仗以外不会做任何事,他们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