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转折点:一九四二年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 密谋分子恢复了活动(第3/11页)

在战争的第三个春天到来的时候,阿道夫·希特勒却有他的计划——而且他有实现这些计划的坚强意志。



一 德军在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攻势

由于希特勒愚蠢地不让德军在俄国及时撤退,造成了重大的伤亡和武器损失,使得许多指挥人员锐气大伤,也使一九四二年一月、二月间几个星期中的局面有几乎无法收拾的危险。尽管如此,希特勒死守活拼的疯狂决心无疑也有助于抵挡来势汹涌的苏军。德国军人的勇敢和坚韧的传统精神也起了作用。

俄国军队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战线上发动的进攻,到了二月二十日劲头已经过去了。三月底,又到了泥泞季节,血流成河的漫长战线相对地沉寂下来。双方都已精疲力尽了。一九四二年三月三十日德国陆军的一份报告透露了这一回冬季战役中遭到了多么惨重的损失,东线全部一百六十二个作战师中,只有八个师还有进攻的能力。十六个装甲师中,只剩下一百四十辆坦克可供使用——比一个师的正常数字还要少。

当部队休整时,现在身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和陆军总司令的希特勒,就已在忙于制定夏季攻势的计划了。其实还要早得多,早在隆冬时期部队仍在冒着风雪后撤时,他就在这么做了。这些计划不如去年那样野心勃勃。现在他才开始明白,要经过一次战役就摧毁红军的全部力量是不可能的。这年夏天,他将把大部分力量集中在南线,证服高加索油田、顿尼茨盆地工业区、库班的小麦产区,并拿下伏尔加河上的斯大林格勒。拿下这些地方,可以达到几个重要目标:使苏联失去为继续进行战争所迫切需要的石油、大量粮食和工业,另一方面却可使德国得到几乎同样急需的石油和粮食的来源。希特勒在即将发动夏季攻势时,对倒霉的第六军团司令保罗斯将军说:「如果我拿不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那么我就必须结束这场战争。」斯大林很可能也说过差不多同样的话,为了把战争坚持下去,他也必须保持高加索的油田。斯大林格勒之所以变得如此重要,原因就在于此。德国占领斯大林格勒,就可以封锁住通过黑海和伏尔加河向俄国中部运送石油的最后的主要路线,如果高加索油田还保持在俄国人手中的话。

希特勒不仅需要石油发动飞机、坦克、卡车,还需要人来补充他的兵员日减的部队。冬季作战结束时伤亡总数是一百一十六万七千八百三十五人,病员还不包括在内,后备兵员不足弥补这样的损失。最高统帅部向德国的盟国——还不如说是仆从国家——要求提供更多的部队。早在冬天,凯特尔元帅匆忙赶到布达佩斯和布加勒斯特,为夏季攻势征募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军队,整师整师地征募。戈林,最后甚至希特勒也亲自出马,请求墨索里尼提供意大利军队。一九四二年一月底,戈林到达罗马,点收意大利向俄国战线增援的部队。他向墨索里尼保证一九四二年可以打败苏联,一九四三年可以使英国放下武器。齐亚诺发现这位脑满肠肥、胸前挂满勋章的帝国元帅简直不堪忍受。他在二月二日的日记上写道:「此人还是那样趾高气扬,架子十足。」两天以后又写道:

戈林今天离开罗马。我们在艾克赛尔西奥饭店吃饭,吃饭的时候戈林别话不说,只谈他的珠宝。他手上真的戴着几只漂亮戒指——在去火车站的路上,他穿着一件宽大的黑貂皮大衣,既像一九○六年汽车夫的穿著,又像一个高等妓女去看歌剧时的打扮。

第三帝国的第二号人物的腐化堕落已日甚一日了。

墨索里尼向戈林表示,只要德国给大炮,就在三月分派两师意大利部队到俄国去。但是他对他的盟邦在东线的失败是如此忧心忡忡,以致于使希特勒认为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举行一次会谈,以便说明德国仍然拥有多么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次会谈于四月二十九日和三十日在萨尔斯堡举行。墨索里尼、齐亚诺和随从人员被安顿在一座巴洛克式的克莱斯汉姆宫里,这座宫殿曾经是历代王公主教的故宫,现在又经过一番装饰,布置了从法国运来的帷帘、家具和地毯。意大利外交大臣猜想德国人得到这些东西大概「所费无几」。齐亚诺看到元首倦容满面。他在日记中写道,「去年冬天那几个月在俄国的生活在他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我第一次发现他添了许多白发」。

会谈中,德国方面照例说了一通对总的形势的估计。里宾特洛甫和希特勒请两位意大利客人放心:在俄国、北非、西线和公海上,一切都很顺利。他们透露,东线即将发动的攻势,矛头是指向高加索油田。

一旦俄国石油来源告罄(里宾特洛甫说),俄国便要屈膝投降了。然后英国——也将屈服,以求保全被打得支离破碎的英帝国的剩水残山——

美国完全是吹牛——

齐亚诺带着几分耐心听着他的对手的话。但他得到的印象是:不论美国最后采取什么行动,真正吹牛的却是德国。实际上,只要他们一想到这里,「他们就觉得凉了半截身子」。

像往常一样,话说得最多的是德国元首。

希特勒没完没了的说呀,说呀,说呀(齐亚诺在日记中写道)。墨索里尼在受罪——他也是惯于只管自己发言的,现在却不得不憋着不说话。第二天吃过午饭,在一切都谈过以后,希特勒又不住嘴他讲了一小时又四十分钟。战争与和平,宗教和哲学,以至艺术和历史,什么问题都淡了,真是一项不漏。

墨索里尼不由得看看手表——德国人,可怜的德国人,天天得耐着性子听希特勒讲话。我敢担保,他讲话时的每一种姿势,每一个字眼,每一处停顿,他们莫不记得烂熟,约德尔将军经过一番了不起的克制,最后在一张长沙发上睡着了。凯特尔也直打瞌睡,但他总算没让脑袋搭拉下来。他离希特勒太近,不能由着自己——

虽然希特勒费了很多口舌,或者也可以说正是由于他费了这些口舌,总算使墨索里尼答应向俄国前线提供更多的意大利炮灰。希特勒和凯特尔从各个仆从国家得到了很大收获,据德国最高统帅部统计,「盟邦」将有五十二个师可供夏季作战之用——罗马尼亚二十七个师,匈牙利十三个师,意大利九个师,斯洛伐克二个师,还有西班牙一个师。这五十二个师约占东线的轴心国家全部兵力的一/四。在德军进攻重点所在的战线南部,将要增援四十一个师的生力军。其中一半,即二十一个师是匈牙利部队(十个师)、意大利部队(六个师)和罗马尼亚部队(五个师)。哈尔德等绝大多数将领并不赞成把大多的希望寄托在这么多的「外国」师上。他们认为,这些部队的作战素质往轻里说也是靠不住的。但是由于他们自己人力不足,也只得接受这些援兵。这一决定很快就对即将到来的灾难起了促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