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民特征(第2/3页)

我们接下来将举一实例,虽然这个实例的正确性还有待考察。一位法国军官曾经说过:“在巴拿马运河上,其中就有我的两份份额。我们法兰西不像你们美国,你们美国的很少数人可以持有很多的股份,但我们国家的多数人只能持有少之又少的股份。当我拿着这两份股份打算进入市场时,我妻子就跟我说:‘你拿的这两份股份,其中有一份是我的。’”为了确保一个人私有财产的稳定性,这种担忧是非常正常也非常明智的。但是当过分谨慎和对财政的缩手缩脚达到了一定程度,演变为国民特征的时候,它必然会阻碍这个国家的商品贸易和海洋事业的发展。把这种谨慎用到现实生活中时,必然会影响这个国家的出生率,所以法国的人口几乎没有增长。

自中世纪以来,欧洲的贵族阶层就秉持着一种狂傲、轻视和平贸易的传统,不同的国家民族特色,对这个国家的贸易发展意义非凡。西班牙人就是这样,他们天生的傲慢很容易跟对商品贸易的轻视结合,从而跟那种不愿工作和等待财富降临的灾难性习性同流合污,这就使他们越来越讨厌商品贸易。法国人也承认,爱慕虚荣和自满是他们的民族特征,这种民族特征在法国所起到的作用同西班牙人的傲慢是一样的。

法国有大量的贵族阶层,他们享有无上的特权和荣誉,这就使得他们给自己不屑一顾的职业加上了一个低等的标志,那些拥有大量财富的商人和制造者对贵族显赫的身份都垂涎三尺,一旦他们拥有了这种身份,他们便毫不犹豫地扔掉自己赚钱的职业。虽然这个国家民族的勤劳和地理位置的优越等特性能够抑制商业的衰落,但这种行为却完全是在一种被人鄙视的状态下进行的,那些爱面子和优秀的商人一旦有机会就会逃离这个行当。由于柯尔伯特③的影响,路易十四曾经颁布过一项法令:“所有的贵族都可以进行海上贸易,这并不有损他们高贵的地位和身份,但是只有一条,不许他们进行零售的小贸易。”这项法令颁布的理由是:“商品贸易能够带来令我们满足的生活必需品,那种流传已久的说法——海上贸易与贵族的身份格格不入的旧观念应该消除。”然而,这一法令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那种由来已久的偏见占据了上风,并逐渐演变为这个民族的民族特征。许多年后,孟德斯鸠④说:“在君主制的时代里,让贵族阶层从事贸易是与这个时代的精神相悖的。”

在荷兰,同样也存在贵族阶层。然而,这个国家的政体是共和制,虽然是名义上的。政府在很大的范围内允许私人兴办企业,这种权力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中。一个国家立足的根基是金钱,或者说是财富。在荷兰,财富成为区分国民地位的一种来源,拥有了一定份额的财富便拥有了同等份额的权力,有了这些权力,就会在生活中处处受人尊敬。这一点在英国同样如此。贵族阶层傲慢无礼,狂妄自大,然而,在代议制政府里,财富的权力不仅没有被淹没,反而在慢慢延伸。在人们心中,你一旦拥有了财富或者特权,就会受人尊敬。英格兰同荷兰一样,获取财富的职业同财富本身享有同样高尚的地位。因此,在各个海洋大国里,由民族特征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对国家的商品贸易有深远影响。

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民族特征还会以另一种形式的出现而影响一个国家的海权,那就是这个民族依靠自身的才干建立起来的殖民地。这与自然间其他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殖民地的发展越是合乎自然规律,它的发展就会越健全。因此,由一个国家全民的强烈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殖民地,它的基础是无比坚固的。如果这些殖民地上的人民极少受到宗主国的干预,人民又拥有一定的权力时,它的发展将是非常快速的。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人们就明显地认识到殖民地作为本国的产品输出市场,以及贸易和海运的发祥地,对于本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不同国家从事殖民活动的努力不同、起源不同、国家制度不同,其所带来的成功程度也就不同。一个政治家无论多有远见卓识、小心谨慎,他的努力都无法弥补上述自然劣势所带来的缺口。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性格中诞生了自我发展的因子,那么,即使宗主国对殖民地有多么精细的规定,也比不上它自身放任发展的良好结果。有些已经获得殖民地的国家所展现出来的聪明才智,还比不上那些尚未获得殖民地的国家,甚至越来越不够明智。如果说完善的制度、细致的监督方式、长久不变的精心管理能够促进殖民地的发展,那么,英国在这些方面显然不如法国。但是,成为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的是英国而不是法国。

成功地开拓了殖民地,随之而来的就是其对海上贸易和海权的影响,这些都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民族特征。当一个国家的贸易和海权能够良好发展时,其殖民地也会健康发展。殖民地的发展进程主要取决于开拓者的民族特征,而不是这个国家对殖民地的关注程度。真理越辩越明,一般来说,一个政府对其殖民地的态度是十分自私自利的。无论建立这个殖民地的手段如何,只要宗主国认识到了这个殖民地的重要性,那么这片殖民地便成了一头被榨取奶汁的牛。在通常情况下,这头奶牛能够得到优厚的待遇,因为这已经成为了宗主国财产的一部分,给它点适当的照顾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无论政策怎样优厚,立法中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是绝对的。在殖民地的管理机构中,掌握大权的都是来自宗主国的民众。与海上一样,殖民地往往被看做是那些在国内没有立身之所或是无业游民的栖息地。然而,作为一个殖民地来说,只要军事当局还驻扎在殖民地,就意味着宗主国对这块土地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英格兰的成功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殖民地开拓国,这是显而易见的。这其中隐藏的道理似乎存在于这个民族的两个特点上。首先,这些殖民地的开拓者们能够迅速地在新领地上定居,这与他们所寻求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无论这些殖民者背井离乡后有多么思念家乡,都不会轻易返回祖国;其次,英国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在新的领地上发现可利用资源。就第一点而言,法国人明显比不上英国人,他们总是满足于故乡上的那些小欢乐和小情趣。就第二个特点来说,英国人又不同于西班牙人,西班牙人的志向及目标相比英国人而言太过狭隘,限制了他们在一个新的领地开发贸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