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中国为中心(第3/6页)

两个种族的种族特性差异表现在了行为上,因为行为是精神的具体表现。除此之外,陆权和海权的不同也加大了两个种族的分歧,它们目前的所有、甚至需求均体现了这种不同。陆权和海权的不同体现在两个种族的地理位置上,和它们在亚洲的利益相关,也涉及了交通问题。条顿国家占据海洋,而斯拉夫种族则几乎与海隔离。但在陆权方面,条顿处于劣势,在地理上它远离亚洲,而斯拉夫的大片地带与亚洲接壤。由于亚洲的对外交通几乎全靠海运,所以条顿人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它的海上事业和商业发展也是如火如荼。

上述状况在本质上不可能发生逆转,即使有一些变化,也在有限的范围内,不可能出现平起平坐的局面。基于自然因素形成的上述状况是制定政策的依据,它左右甚至决定着国家的扩张行为,影响着某一种族在其力量赖以存在的因素上的垄断地位。另外,每个种族都需要在自己占据次要地位的土地上有一些立足点,尽管它们处于不利地位,但是这种做法可以表明在一些领域里,双方必须相互让步以求达到协调。

比如,俄国对目前它那条经由波罗的海和黑海驶向大洋的有缺陷且政治依赖性强的通道就永远不会满意。同样,欧洲的德国和英国绝不会允许俄国在利凡得并由此在苏伊士航线上处于主宰地位。不过,俄国想要实现这点的前提条件是,占领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从而将它被封闭在黑海内的海军基地转化为可以自由进出的坚不可摧基地。俄国舰队具有的稳固发展、扎实训练并有自由出入口的这些优势是举世无双的,假如它针对苏伊士运河,那么与海权紧密相关的商业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此我特别强调,尽管我真心希望英国赢得目前在南非的战争,但我更希望英国通过以下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失败和损失:将力量集中在地中海和利凡得地区,和德国共同拥有苏伊士地峡及小亚细亚半岛的控制权,从而确保对于两国来说均是必不可少且无法被经由好望角的航线所取代的苏伊士航线的安全。

俄国对于海洋的要求在什么地方可能得到满足呢?只有两个地区,而且得到其中任何一个都不会让俄国彻底满足,因此俄国在海洋上的孤立地位不可能改变。两个地区中,一个是波斯湾,俄国可以从黑海之滨穿过波斯抵达;另一个是中国海岸,俄国已经经过西伯利亚到达该处。俄国要想得到波斯湾就必须侵略波斯或者使其让步,而且即使俄国抵达波斯湾它也不会满足,而是会以此为翘板对从俄国在东土耳其的边界最南点到波斯湾的大片领土进行占领。假如这些都能实现,俄国就处在了印度的侧翼,从而可以干预可能建造的从地中海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并延伸至印度的铁路。此外,尽管从波斯湾并不能像从利凡得那样对经过苏伊士通往东方的航路进行绝对控制,但是波斯湾具有侧翼上的意义,战时从那里可以施加长期性的威胁。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俄国在波斯湾驻有一支海军,而此海军值得英国舰队及其盟友特别防备,那它们就可能放弃在黑海和中国海域的军事活动。因为英国舰队及其盟友如果将海军力量分散在两个地区,相互间进行呼应不太可能。基于这种情况,这些国家不会采取对它们带来危险的行动,这将有利于俄国。另外,反对俄国进入中国海岸是没有道理的,只会激起俄国的仇视。如果对俄国果真不进行什么抵抗,在东端,我们也将看到各个强国的汇聚,就像在争执地带的西端一样。而它们围绕的中心利益会因为中国政府的垂死状态颇具争执性。

海上强国需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地盘,并利用它与外部世界进行沟通,长江的可航行河段是它们进入中国的必由之路和在当地发挥影响的中心所在。另外,海上强国和俄国的互惠协定不应该采用正式条文的形式,应该只是一种谅解;它也不应该由人进行仲裁,应该建立在具有互让精神的现实承诺上。它需要体现这种认识,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在长江沿岸利用军事占领迫使某段水域对海上强国强行关闭。而海上强国也应该保证在和平时期不会使用海军力量阻止其他国家拥有长江的商业使用权,这种保证一方面体现在海上强国之间订立的保证协议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它们的相互监督上。在这方面,海上强国之间的合作既离不开它们对某种活动的共同反对,也与它们相互间的共同利益密切相关。而这些共同点会防止某个国家发挥不适当的影响。

在现实中,陆权集中的一个国家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拥有海权的国家,因为海上强国不止一个,而且它们的力量基地距离中国比较远。另外,海上强国注重获取利益,通常首选是商业途径,其次才会使用武力。所以,更注重促进所打交道国家的商业发展,而不是用武力征服它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它们在乎的是逐渐提升自己的影响,利用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成果来促进当地人民的发展,而不是占有他们的国家。因为这样的过程用武力(外来势力的干涉力量和当地的抵制力量)去实现是不必要的,但这却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武力将欧洲世界的地位提升到了如今的水平,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仍然有利。

总之,就现在的具体形势而言,中国和利凡得海域及亚洲东西端的形势发展离不开武力。客观形势要求条顿国家进行合作,既因为它们有着一致的物质利益,也因为它们受利益驱使的行为由同一种精神所激励,这就是本质上自由、追求影响扩大的商业交换精神。商业影响需要在各地部署海军来实现,但不能借助海军广泛传播,因为海军的特点导致它不能在陆地广泛使用,还需要本国随时随地地支援。从这点来看,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和海军力量密不可分的各种利益是海上强国赖以生存的基础。海军力量仅能要求他人听取自己的意见,不能要求绝对服从,因为海军只能用来抵抗排他性的行动,或者帮助其他国家抗击征服行为。因此,海上强国应该团结一致,不是以相互约束的同盟方式,而是心心相印的自觉行为。

从目前的对峙情况来看,军事实力依然决定着亚洲地区未来的发展,一直到敌对被协调取代。前面我们已多次提到,战略形势基于的地缘状况左右着有效合作的性质和方向。再次重申,中国是现在主要利益的集中地,不仅因为它幅员辽阔又处于动荡中,还因为中国四周的陆地和海上的富庶地区,构成了从爪哇到日本的东亚世界。这一地区未来的市场价值是政治与军事争论的核心。此外,以一个政治家应有的长远眼光,还要考虑到欧洲文明对亚洲的未来影响。这些影响会使亚洲成为什么样的社会?在精神上与我们相比谁优谁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