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限目标的防御战(第2/2页)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崩策耳维茨营垒、亨利亲王在萨克森的阵地与腓特烈大帝在西里西亚山区的阵地,早已不是可以依托最后希望的手段,像拿破仑这样的伟大统帅很快便冲破这样的阵地。不过,我们也要注意,这是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战争已经不同以往了,它是由一些不同于以前的力量进行的。当时发挥作用的阵地如今已经不再起作用了,同时,现在人们还要考虑敌人的敌人,而在当时,就连腓特烈大帝自己也认为对付敌国军队、道恩和布图尔林这些人的手段并非什么高超的手段,却也是最高的智慧了。

结果证明这种看法是对的。腓特烈大帝通过等待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且让自己的军事力量避免与敌人激战而元气大伤的危险。

1812年战局开始时,跟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中同敌人的兵力相比,俄国人和法国人的兵力对比更加不利。但是,俄国人却在战局进展过程中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兵力。

对拿破仑而言,整个欧洲在暗中都是他的敌人,他的力量已经发挥到了极致。西班牙战事让他心慌意乱,而幅员辽阔的俄国让俄军能够向本国腹地撤退,以最大限度地削弱拿破仑的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法国的行动(亚历山大皇帝不媾和或他的臣民不叛变,法国的进攻又怎么会成功呢?)不顺利,那么俄军就有可能发动猛烈的反攻,这种攻击可能造成拿破仑的覆灭。

由此可见,就算是高超的智慧,恐怕也难以提出和俄国人无意执行的战争计划相提并论的计划来。

在当时,虽然人们并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战争计划,甚至可能认为该计划是荒谬的,不过,这不能成为我们现在将它提出来并作为正确的东西的理由。

倘若我们想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那么一定要将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当成是将来也可能发生的事情。此外,拿破仑向莫斯科进军后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并非全是偶然事件,这点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俄国人能够勉强地在国境线进行防御,那么法国力量的衰弱和对俄国有利的变化尽管依旧可能出现,但是这种变化肯定不如后来的那样强而有力,那样具有重大意义。

俄国获得的这个巨大胜利是用牺牲和冒险换来的(当然,这种牺牲和冒险对其他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太大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由此可见,人们如果仅仅以单纯的等待为战争目标是无法获得巨大的积极成果的,而只有永远以决战为战争目标,才能取得累累硕果。简单地说,就算是防御战,也只有下了大赌注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