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10页)

什捷缅科后来回忆,还觉得自己犹如经历了一场噩梦,因为他不知道所有这些机密是否已经传出去或到了日军谍报人员手里。

再进行调查,很幸运,除了当时的二十多个听众和老记者彼得罗夫外,饶舌鬼的话尚未能够传播到更大范围里去。

这样一个不守军队纪律、泄露最高机密的军官,别说无法再在远东苏军总司令部内找到容身之地,就算在军队的其他司令部或部门工作也不可能了。什捷缅科将他清除出了军队。

由于这件事牵涉到远东总司令部乃至华西列夫斯基,又尚未发现对苏军造成不利后果,所以总参谋部没有就此事向斯大林单独汇报。

开战的时刻日益迫近。据苏军侦察部门得到的情报,关东军的兵力数量还在继续增长,但没有任何其他异常的情况发生。什捷缅科松了口气,他确信关东军仍然被蒙在鼓里,行动的主动权始终被苏军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空袭

1945年8月9日零点稍过,关东军总司令部就接到了驻牡丹江第一方面军的电话报告,电话中说:“牡丹江市遭到敌人空袭。”

半个小时后,关东军总司令部所在地长春的上空也出现了苏军轰炸机。

即便到这个时候,关东军仍未接到大本营的相关通告。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宣战后,虽然口头上同意日本大使馆可向东京报信,但实际上日本国内并没有能够从大使馆得到任何消息。有证据表明,是苏联政府无限期扣留了大使馆所发出的电报。

关东军在遭到空袭时,总司令官山田乙三正在大连出差,不在长春。为了做重新部署的准备,日军主力已撤离边境地区,驻扎在边境的军事力量只有先前的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很多用来防御的炮兵部队也已经被调走。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对苏军发动的这场名为“八月风暴”的攻势,关东军缺乏必要的准备。

关东军副参谋长松村知胜战后供述:“苏联在8月8日这天宣战(按莫斯科时间),对关东军指挥部来说是异常突然的。”同样感到“异常突然”的还有大本营,当他们通过专用军事电话得知这一消息时,顿时惊恐万状,狼狈不堪。

战前,远东地区分散的航空兵部队都被统一起来,组成了航空集团军。远东红军一共建立了三个航空集团军,当天首批执行轰炸任务的是第九航空集团军所属的第十九轰炸军团。他们一共出动七十六架伊尔-4轰炸机,对长春等地的军事目标进行了攻击。

如果仅从作战所依赖的天气条件上来说,8月份确实糟糕。月初以来,本来天气一直晴朗,但到8日晚,天却突然变了,东北地区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尽管如此,空军总司令诺维科夫元帅仍然下令第九、第十二航空集团军和太平洋舰队的航空兵部队继续执行突击任务。

8月9日拂晓,在战斗机的掩护下,三百四十七架苏军轰炸机对东北地区的大批军事目标、铁路枢纽乃至朝鲜的部队目标实施了轰炸,给关东军造成极大损失,其中仅第十二航空集团军就破坏了九座车站建筑物,炸毁数列载有技术兵器的列车。

诺维科夫有与日军航空部队较量的足够底气。远东的三个航空集团军共拥有飞机三千八百架,再加上太平洋舰队的海基飞机一千五百架,苏军在整个远东地区的战机达到五千三百架。除此之外,另有从西线调来的五个飞行师作为加强部队。

关东军只有一千八百架飞机,苏军飞机是它的三倍以上。这还仅仅是比数量。质量上,经过二战特别是苏德战争洗礼的苏军在技术兵器上早已实现更新换代,远东航空军从战斗机到轰炸机,再到低空支援地面部队的强击机,不仅性能优越,而且经过了西线大空战的检验。反观日机,却并没有比诺蒙坎战役时期进步多少,机型全都陈旧不堪。

伊尔-2强击机。航空史上单产量最大的军用飞机,著名的坦克杀手,是参加远东战役的主要战机之一。

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苏军都优势明显,他们不怕空战。可是让诺维科夫感到不解的是,在第一天的空袭中,航空兵们在空中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诺维科夫立即下令查明原因。数小时后,他得到报告:“如果不算在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机场上的零星飞机,满洲实际上已没有日本飞机了。”

这就更奇怪了,难道在这一天时间里,那一千八百架飞机全像肥皂泡一样地消失啦?

又经过多方查证,诺维科夫终于弄明白,原来日军大本营为了进行本土决战,在远东战役开始的第一天,就将远东军部署在东北的几乎全部飞机都转移到了朝鲜南部和日本国内机场。

在对手缺席的情况下,苏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各航空部队开始为地面进攻部队提供空中直接支援。

向心进攻

关东军在东北边境上的防御部署上有一个特点,即“东强西弱”。这并不完全是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的有意为之,更多是出于实际需要。

即将发生战事的内陆面积约有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关东军需要防守的三面边界长达四千四百公里。如此宽广的防御面积和防御线,决定了山田不可能有足够兵力部署于每一个区域,而必须分出重点和主次。

在防御地形上,除最东面的滨海地区外,从东到西,地障越来越多:北面有小兴安岭、黑龙江;西北面有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各条支脉;西面不仅有大兴安岭,还有戈壁沙漠。

沙漠、草原和山岭,都不利于大兵团运动,山田由此推断,苏军将主要从东部实施突击。既然东部可能是苏军攻击的重点,自然也就是日军防守的重点。

苏军习惯把永久性大型军事要塞称为筑垒地域。关东军十七个筑垒地域,有四个在朝鲜,一个在北萨哈林(北库页岛),其余十二个边境要塞中,有八个直接针对苏联滨海地区。

山田在东部防线设置了两个梯队的部队,第一梯队主要依托于筑垒地域对苏军的进攻实施拦阻和封锁。这些地域与当地的原始森林和山地相连接,每一个都深达四十公里以上,正面宽二十到一百公里。它们不但可以加强防御,还能为进一步集中和展开兵力创造有利条件——后面不远处就是第二梯队,必要时可以拉上去作战。

山田认为,有这两道保险阀,东部防线足可确保无忧。苏军高层在讨论作战计划时,也感到要突破东部防线特别是滨海防线会比较困难。

苏联远东军此时共有三支主力,分别是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远东第二方面军。它们计划分别从三个战略方向实施向心突击,其中外贝加尔方面军自西部的外贝加尔,远东第一方面军自东部的滨海,远东第二方面军自北部的黑龙江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