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拉加苏之一(第2/5页)

罕见的孙立人将军早年头像

说起孙立人,在国民党军中堪称一名独特的将领。怎样独特呢?这样说吧,还有哪个国民党将军和梁实秋是大学同学呢?而孙立人的确和梁实秋都是清华大学1923届毕业生,五四运动的时候,同在清华预科(Tsing Hua College)读书的两个人还并肩到天安门广场游行,参加过五四运动呢!

甚至,说孙立人是“国民党将领”,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些偏差。孙立人加入国民党是到台湾做陆军训练总监的1947年,此后他再未指挥过作战,直到1955年因为“孙立人兵变案”又被开除出国民党。在孙立人最辉煌的军事生涯中,他竟然始终不是国民党员。

说起远征军从印度的反攻,曾经参加过这场战争的老兵,几乎都要提到孙立人这个名字。老部下曾为孙立人写书,名叫《小兵之父》。正是这位“小兵之父”,带着弟兄们一步一步打开了返回故乡的大门。

图为孙立人将军在缅北战场。身穿毛背心,钢盔扣在下巴上,是孙立人独特的形象。

孙立人将军与中印公路的策划者皮克准将

站在一辆德国突击炮战车上的孙立人将军

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位远征军的灵魂,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将军吧。不了解孙立人和他的部下,远征军的战斗,就没法下笔。

孙立人在国民党军事体系中,一直以刚而犯上著称。意料不到的是,从部下对孙立人的描述中,我们竟然能感到一缕柔情。

孙立人在缅北反攻中,极重部下生命,每战不急于求进度,总以猛烈炮火开路,被史迪威责怪进展不够快他也不改初衷。孙军中没有死刑,最高刑罚是“记死”。

1945年6月,孙立人将军率远征军凯旋归国,1946年参加世界军事参谋首长会议时在美国留影。

孙立人其人,中西学贯通,尤其一口英语极为流利,是史迪威最为器重的中国军官,认为他与一些满脑子封建思想,没见过外面世界的国民党将领不同。但有趣的是,这位精通英语的中国将军,与史迪威相处,大多时候却是在吵架。这一点是美军参战军人回忆的。有一次,“梅支队”指挥官梅里尔准将曾迷惑地问孙立人,说你和乔(史迪威的绰号)哪里有那么多的架要吵?

孙立人回答:“如果我不和他讲,他永远不会明白中国人怎样想。”史迪威虽然坏脾气,但他是一个优秀的将军而且为人正派,他反而钦佩孙的率直。所以,他和孙立人吵得厉害,吵过之后只会配合得更好。这是斯利姆将军在From Defeat to Victory(直译为《从失败到胜利》)里面提到的。

有人认为孙立人熟悉美国,想当然地认为他唯美是从,这种说法固然不对;也有人夸大孙与史迪威的争吵,认为越吵越体现民族气节,我认为也是不对的。在缅北反攻中,中美双方是盟友关系而不是敌我关系,孙、史的争执,都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孙立人为人机敏而荣誉感极强。一次在印度,美国记者采访他,可能为了打一打这个年轻将军的傲气,故意说:“加尔各答出了好几次汽车被盗案件,都是中国人干的,孙将军知道吗?”

熟悉美国的孙立人应声答道:“美国各城市丢汽车的案件都很多,是否也是中国人干的?”

到台湾后,孙立人担任陆军总司令。当时国民党军中,陆军待遇不如空军海军,孙极为不满,追着蒋介石要求改善,蒋袒护海军空军。孙一向看不起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夫人公馆派)和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外号“睡虎”),情急之下喊道:“总座,我们可以比啊!国文也行,英文也行,数理化也行,操练也行,作战也行,来比好了!”

哭笑不得的蒋介石道:“孙立人不懂政治。”

孙立人在部队中选拔干部总是先看学历,一如今日大公司招聘,这在国民党军中绝无仅有,被视为十分的书生气。奇怪的是,“书生气”的孙立人,选拔干部却非常有眼光,经他手提拔的人员后来几乎都是“上马杀贼,下马露布”的优秀将领。在台湾,曾有一名孙的部下也算很有才能,但孙每次给他评分都是B-(孙立人给部下独特的评分方法,其中唯一得到过A+的,是现任台北市长郝龙斌的父亲郝柏村),结果此人一直不得升迁。人事部门对他深表同情,有人悄悄给他的评分上加了一竖,变成B+,才让他得以升官。却不料此人后来忘恩负义,抛弃发妻,被同僚称为“丧心病狂”,始知孙识人之明也。

这张1951年的孙立人,我第一次见到,你说他是不是很男人呢,白发也丝毫不减眉宇间的英气。

新一军军徽“鹰”

孙确实什么事儿都能做得好,他喜欢运动(在清华曾因运动受伤休学一年),在大学期间打篮球很出色,于是选拔入校队,后来竟然作为国家队成员参加了1921年第三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决赛中击败日本获得冠军。报纸评论:“中国在篮球场上把东亚病夫扔进了太平洋”。孙因为在场上表现出色,动作迅捷,被冠以绰号“飞将军”。因为孙喜欢篮球,到台湾后,成了台湾篮球运动发展的一大助力。中国将军当国家队运动员的,一个是孙立人,一个是西北军名将孙连仲,后者曾为国家足球队队员。

孙立人修养好,交往的大多是冰心一流的文化好友,为军中同僚侧目(侧目?的确是侧目,觉得看不惯这个满口洋文的丘八呗)。他亦爱好文艺,支持军中唱歌提升士气。当时远征军中流行三支歌:孙立人父亲做的《新一军军歌》、《青年军从军歌》,还有一首十分特别,竟然是“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孙很喜欢它的旋律,直到后来发现解放军定其为军歌才停止让部下唱这首歌(注:《八路军军歌》原始歌词没有“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这样敏感的内容)。

但是孙立人情绪激动时也经常骂人,口头禅带“他妈的”三字,这是长期在一线作战养成的习惯。他的英文秘书黄文美曾责他这个习惯不好,孙说:“我们当兵的,‘他妈的’三个字就代表了一切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