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我土 ——日军记载中的山东八路、鬼子和汉奸(第2/3页)

看来山东鬼子也够一根筋的,认准了盟军会选择山东登陆,所以先清理后方。

山东的日军出动,发动对八路军的扫荡。

根据中国方面的记载,这支日军实行的就是臭名昭著的“三光”作战,在被八路军断绝补给以后,竟然杀当地的中国人食肉为粮!真是地地道道的“兽兵”。这一点,在日军战败后审讯的供认中也得到了证实。

也许正是日军这种残忍的打法,激发了中国军队顽强的抵抗意志,他们不断阻击、袭击、伏击日军,使日军进展非常迟缓。战斗的过程艰苦,是因为八路军的抵抗顽强而有章法,坚壁清野,并配合坚决的狙击战、地雷战,日军行动十分艰难。

为了督促部队前进,旅团长(即吉川资少将)亲自到前沿的一一一大队督战。

当时,一一一大队已经攻下一个八路军曾经死守的“荒村”,正在向前搜索攻击。按照日本记者的说法,皇军作战英勇,士气高昂,很快肃清了前面道路上企图阻击的“大队”八路军。日军似乎一提八路总是“大队”、“成千上万”,没个数儿,不知道都是哪儿来的那么多八路,撒豆成兵吗?

应该是八路不和日军硬顶的灵活战术吧。我看倒未必是“皇军”多能打,不信你把坦克给八路,给日本兵换两个土造手榴弹咱比划比划。

一一一大队的指挥官将战报汇报给将军。也许看到战斗顺利,旅团长十分高兴,指示部队迅速前进,以便天黑前和另一支日军会合,并和部下们在村中合影。

合影完毕,大队的指挥官向将军敬礼告别,就在他的手要放下还没有放下的瞬间,村中枪声骤起,旅团长一头栽倒在地……

接着,要上前搀扶的大队副官冈田也被一枪撂倒。

日军慌忙组织反击,控制局面后再看旅团长,头部已经中了三枪……

看来日军攻占村庄的时候搜索不够仔细,村中残存有八路军的散兵。按照日军的推测,八路军的散兵可能发现这伙儿合影的日军正在射程之内,但不知道打谁好,所以一直没有射击。

这有可能,因为八路军穷啊,子弹太少,看不好目标舍不得打吧。

结果合影完了一敬礼,当时就明白谁官儿大了。

问题这八路也太狠了,至少三杆枪瞄那位旅团长大人一个,而且个个神枪手。

难道是余占鳌手下的土匪投了八路?

日本记者后来的描述很浪漫——在旅团长的精神鼓舞下,日军勇往直前,横扫前方的八路,顺利和友军会合。入夜,熊熊篝火之畔,垂死的旅团长突然直起身来,转向东方皇居的方向,大呼三声天皇陛下万岁,然后合掌瞑目而逝。一众忠心的部下垂泪为旅团长的冥福祈祷……

这实在是难以置信,三枪打在脑袋上用中国说法,那还不成漏勺了?还能三呼万岁?!我的看法这纯属记者虚构,估计是当时就没气儿了(关于吉川的死,也有记录是负伤后送到医院,死于医院的)。至于击毙吉川的究竟是谁,则没有记载。但是从日军的文献看,也没有抓住狙击手的记录,应该是打了就跑,溜了。

根据中国方面记载,秀岭之战,实际发生在1945年3月至5月之间。吉川被击毙后,日军不断遭到袭击,补给中断,士气低落,不久撤出根据地,这次讨伐以失败告终。为报复吉川被击毙,日军将附近抓到的中国村民八十余人全部杀害。

讲完击毙日军旅团长,我们下面接着说鬼子学习游击战。

话说鬼子让山东八路整惨了,最后忽然思想上冒出了火花——八路整我,我不能用八路的招整美国人吗?这游击战我们头疼,不见得美国人不头疼啊。

事实上,日军这个思路还是挺靠谱的。朝鲜战争中,美军就被志愿军八路式的游击战折腾得晕头转向。

于是,日军决定——为了防御盟军登陆山东,我们要学习游击战。老师呢?就是八路。

要说鬼子够虚心的,在战争中能够迅速认识到对手的优秀之处,并有学习的决心,这一点真值得我们学习。“明治维新”应该说日本人就是这么学出来的,学的把老师都给打了。

但是,向八路学习游击战和明治维新显然不同,不能真找个八路来教吧。一来八路大概不肯教,二来八路狡猾,教着教着把皇军带进伏击圈去怎么办?青木所在的独立讨伐大队就受命在作战中注意收集八路军的相关刊物、资料文献等物,由师团组织分析,并开始在日军中根据八路军的作战特点进行相应的训练。

要说还是有些效果的。比如,日军总结,进行游击战,最好的战场是山区,要准备放弃城市,撤进山区和盟军周旋。为此,山东日军进行了大当量的山间徒步行军训练。因为华北日军从开战以来一直有对汽车公路依赖的毛病,如果真打游击战,这肯定不行,要学习八路翻山越岭的本事,所谓“土八路瞎胡闹一身虱子两脚泡”,鬼子也学了个七七八八。1944年末,增援文登作战中日军不用汽车,用徒步行军长途奔袭,避开了八路对公路的封锁,已经有了点儿徒弟打师傅的影子。

但是,日军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法,总的来说还是失败的。最要命的一点,游击战要求游击队融入到人民之中,如同鱼入大海,鬼子在中国老百姓中鱼入大海?那怎么可能,怕不等入就变成烤鱼了。

这一点,日军五十九师团师团长藤田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得很清楚,说明他还是有认识的。

日军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土地上根本不具备它进行游击战的条件。所以,日本人虽然很会学习,而且很努力地学习,向八路学游击战,却是雷声大雨点儿小,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

不过日军进行了很大努力试图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确实认识到了八路军能够隐入人海无踪影的优点。

为什么前文提到文登呢?因为在描写山东抗日英雄赛时礼的纪实文学《解放文登——伏击战》一文中,有一段八路和日军周旋的过程,正好和青木所写的内容若契若合,只不过没意识到鬼子这样做是在学八路。我认为他们所说的是同一次战斗,因为这种事情实在太巧了。

原文怎样写的呢?

我伏击部队严阵以待,大家都翘首远望,注视着视野尽头的公路,争取头一个发现敌人。

好,来了,几个黑点慢慢转过山脚,走走停停,越走越近。

再仔细一看,大家却泄了气:几个人破衣烂衫,肩背粪篓,手拿铁锨,分明是早起出来拾粪的老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