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天狼破军 第五十二章 巅峰之舞(上)(第2/3页)

虽然说的都是真人真事,但是经过诺娜的口,却硬是有了一种峰回路转荡气回肠的味道。而坐在电视机前,只能竖直了耳朵倾听的观众们,更是精神一振……他们最喜欢的诺娜,果然暴出猛料了!

在苏联解体前,联合国内部,有几句非常尴尬的哲理……如果美国和苏联在一个问题上有冲突,那么美国就算出兵,也取得不了多大的胜利;如果美国和苏联在一个问题上,拥有相同的立场和态度,那么美国就根本不需要出兵!

虽然这样的话,就有点像一些不是中国人的中国人,唯恐国人的自尊心太强烈,硬是用一杯啤酒里发现了苍蝇,美国人会当场叫律师,日本人会当场叫对方的经理出来,英国人会默默的付钱走开,而中国人会把啤酒喝得到底再叫对方经理出来索赔,这种自己扇自己耳光的“寓言”,但是不可否认,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冷战,的确是在想方设法,彼此狠拉对方的后腿。

打个比方,美国人打越南,苏联就拼命支持越南;苏联打阿富汗,美国就向阿富汗输入了天文数字的物资援助不说,甚至在战争后期,给了阿富汗大量毒刺式导弹,弄得苏联的武装直升飞机,大白天根本不敢出来。

这种两个超级强者在那里天天掐架的好戏,自从苏联解体后,成了美国一家独大,可是已经有整整十年已经再见过了。可以说,有美国和苏联军队同时出现的地方,就绝对会有好戏!

但是很快观众们就发现,他们还是太小看诺娜挖出来的猛料了!

“直到今天晚上,重获自由后我才知道,原来那个地下集中营里,关押在另外几个牢房里的人,竟然是二十年前,前苏联侵略阿富汗时,失手被俘的士兵!他们都至少在这个不见天日的牢房里,呆了十年以上时间了!而实施这场营救行动的前苏联特种部队,更不是国家行为,而是一群已经退役的老兵,为了营救自己昔日的战友,自发自觉集中到一起,组成的队伍。”

“电视机前的观众,相信你们绝大多数人都看过史泰龙先生演的电影‘第一滴血’系列电影,而我本人,更是他的超级影迷!在其中一部电影里,史泰龙主演的兰波,就是为了营救在越南被关押的美军战俘,而孤军深入到越南,我真的没有想到,就是在今天,就是在阿富汗,我竟然看到了如此相似,却又如此真实的一幕!”

说到这里,诺娜的声音有点嘶哑了,“我只在那个地下集中营里呆了一个月时间,我就有了一种想要自杀的冲动,但是那些前苏联军人,却被关押了整整十年!看着一群还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已经解体的老兵,和营救他们的战友彼此拥抱,看着他们终于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后,一个个哭得泪洒衣襟,却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我想说的是……军人无罪!”

明明知道在夜间背着上百公斤的负重高速奔跑,必须要集中全部精神,但是龙王的身躯却在狠狠一颤中,下意识的扭过头,再次仔细看了诺娜一眼。

“我必须说,这批前苏联退伍老兵,他们实施了一场堪称经典的人质营救行动,但是就在两个多小时前,他们却在山区里,被几百名基地恐怖分子伏击了!”

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全愣了……竟然还有下文啊?!

BBC电视台的节目主编真的要笑疯了!

看看吧,什么叫世界顶级战地记者,什么叫他们英国人的骄傲,他们BBC电视台的自豪?!他力排众异,在没有录像实况转播,甚至没有审核诺娜收集到的新闻价值的情况下,就以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代价,为诺娜开通了电话现场直播节目,现在还不到十分钟,收视率就像是坐上了火箭般一路飚升。

而当诺娜爆出来的猛料,一波三折也就算了,竟然最后又来了一个惊天大逆转时,这位节目主编已经敏锐地看到了一个也许并不久远的未来……他大概、应该、很可能要升职了!

“这一批私人行动的前苏联老兵,他们孤立无援,面对几十倍于己的恐怖分子疯狂进攻,他们能坚持多久,我不知道;他们能有多少人,能从那片注定要变成人间地狱的战场上活着走出来,我更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是一群可怜又可敬的男人,他们不是为了侵略,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只是单纯的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能再看到自己的家人而战!”

“他们背负的过去已经太沉重,他们付出的代价更是太高昂了。现在他们终于脱困而出,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他们鼓掌喝彩吗?他们刚刚品尝到自由的甘甜,在转眼间,就要带着浓浓的遗憾与不甘,默默念着亲人与爱人的名字,走向死亡的深渊,我们难道不应该同情他们,甚至为他们一起祈祷吗?!”

三流的战地记者,就算给他一台摄像机,他也只是表情僵硬地站在那里,嘴唇上下嚅动得犹如在背书;二流的战地记者,会用自己的手,引导摄像机拍摄她想让观众看到的镜头,让观众能够跟随画面的转换,融入到现场环境当中;一流的战地记者,能够声情并茂,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不但能看到时势新闻,更能感受到这个记者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自己思想有自己灵魂的人;而诺娜这个超一流的战地记者,却能直接用自己的演讲,左右观众的情绪!

这就叫煽动,以事实为基础,赤裸裸的煽动!

有很多业内人士,都批评诺娜,说她的播报方式,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情绪,更试图在影响电视机前的观众,已经违反了新闻业的基本准则,她根本没有资格当一名一切以事实为基础的记者,更没有资格当战地记者。

这些业内人士,甚至当众把这个问题抛到了诺娜面前,而诺娜的回答相当经典……我存在,就是道理!

说白了,这就是强者改变环境,中者适应环境,弱者不适应环境的最真实写照。诺娜早就看明白了一点,在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关心世界时政的热心人士?就算是非洲饿死几十万人,中国下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雨,日本富士山爆炸,韩国又无耻的想要把中医变成他们的韩医,把日本的樱花变成他们的国花,这一切的一切,又和那些生活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有多少影响?!

所谓的挖出猛料,不就是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到惊讶,感到好奇的东西吗?他们已经惊讶了已经好奇了,如果能在保持播报正确性的前提下,再让他们兴奋一下,悲伤一下,同情一下,不管怎么说,能因此掉出几颗久违的眼泪,那就更好了!

所以诺娜这个战地记者中的异类,这个拥有军人的勇敢,政客的狡猾与煽风点火,骆驼的持久的女人,在新闻领域,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活着,存在着,蹦跶着,每每搞出点惊人之举,弄得其他中规中矩的记者一个个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所以愈发的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