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4/6页)

熙洽最怕在正式场合,正式问到这个问题,他也知道,老师现在已不是老师了,他下意识地想站起来,又觉不妥,身子扭动,窘迫地说:

“我……我不能不承认,是我疏于防范,我正式向将军阁下道歉,请将军原谅,我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情。”

多门:“仅仅表示歉意是不够的,我要求你交出凶手,由我们关东军处置。”

熙洽现在还没弄明白袭击者是谁,就是知道了,他上哪儿交得出来,他苦着脸说:

“将军阁下,我已命令参谋处的处长,在现场连夜调查,现在初步查明,是一伙胡子,不,是土匪所为,我们要是抓住他们,一定会交给关东军的。”

多门:“熙参谋长,你的话不能让我信服,你知道我是教官出身,我从子弹的密集度断定,袭击者是训练有素的军人,也就是说是你们东北军的人。”

郑永清听不太懂熙洽与多门的对话,两个副官有一个精通日语,间或给郑永清翻译几句,他见熙洽不住地用手帕擦汗,觉得此时的熙洽好可怜。

熙洽:“我……我佩服将军的判断,我……”

多门:“熙参谋长,你这么说是承认了?”

熙洽:“不,不,将军,我……我是说我正在调查,要是查出是我军人员,我绝不姑息,不,我立即把他们交给将军,由将军外置。”

多门:“熙洽君,你让我很失望啊!”

熙洽已被逼到墙角处,无言以对。

多门:“袭击事件,从现在起,由我们关东军自行调查,自行处理。”

熙洽听到这儿,舒出一口气,以为多门已原谅他了,刚想表示感谢。

多门话锋一转:“现在我宣布,吉林省境内的所有中国军警,三日内全部向关东军缴械,撤消原长官公署和省政府,在关东军的监督下,尽快组成新政府,并宣布脱离南京政府。”

这就是酒井在电话对熙洽说,由他向多门解释,其实是他向多门建议,利用九站遭袭击一事,向熙洽施压,加快占领吉林的步骤。多门自然同意,马上下令,日军下车后,立刻行动,全面接管吉林市,连喘息的机会都不给熙洽。

熙洽目瞪口呆,好一会儿,他醒过来,欲做最后努力:

“将……将军,事关重大,容我向上边,不,容我回去跟属下商议一下,好吗?”

多门看着眼前他这个失魂落魄的学生,没有一丝怜悯:“这个决定不容置疑,也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如果有人敢拒不执行,我将用武力消灭他。”

熙洽如丧家之犬,低垂下头。

多门:“受关东军司令部的委托,我现在宣布一项重要的命令,原吉林市特务机关长大迫通贞,因健康问题,调回国内,其职务由酒井完造接任,待新政府成立后,酒井将兼任新政府的军事顾问。”

大迫通贞来吉林市多年,自酒井完造来了以后,就把他架空了,后来他干脆以身体健康为由,很少出面,酒井虽未被任命,实际早已接替下特务机长一职。

郑永清现在彻底明白酒井的真实身份,回想起以前,酒井常出入他的家,还有妹妹在他们家,想到以后,他及他的家人,还将与他往来,他有一种无名状的不寒而粟。

会议,不,接见结束,多门想冲淡下令熙洽窒息的气氛,站起来走到熙洽身边,握住熙洽的手,重现老师的微笑:

“熙洽君,我要向你表示祝贺。”

熙洽笑得比哭都难看,心里暗骂着多门,嘴上说:

“以后还请老师多加关照……”

多门亲热地拍着熙洽的肩膀:“我的话还没说完呢,我向你祝贺的是,这次由你来组建吉林省的新政府,你不要辜负我,不,关东军对你的期望啊!”

熙洽暗想,自己本来已是吉林代理主席,这新政府组成后,其权力还不如以前,说白了,他就是傀儡,他这么想,不敢说,见多门又对他表示亲近,他想趁机提点请求:

“老师,今天会议所定的内容,暂时不能说出去,我怕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

多门:“我不是说了吗,谁要是不同意,武力消灭。”

熙洽:“不,您听我说,我的意思是给我一些准备的时间,我向您保证,到时候,我一定会成立个让您和关东军十分满意的政府。”

多门沉思:“可以,不过,时间不能太长,这样吧,限定在本月底前吧,具体的事情,你与酒井顾问商定吧,我不日将进军延吉、珲春,而后转赴黑龙江省。吉林省的事情,拜托你了。”

熙洽见多门已允诺,又激动起来:“学生预祝老师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老师放心,学生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三日后,多门率天野旅团出发了,按关东军占领整个东北的部署去猎取下一个目标。吉林市留下一支约四百余人的联队,但事实上,日本在吉林市的军事力量,绝不限于一个联队,很快各种名目的军事单位都出现了,这些应当归功于酒井的功劳,他早就制定了成熟的扩充计划,最主要的兵源来自于吉林市周边开拓团在乡军人,年轻的拓民,还有城内外的日本浪人,各日本商号的年轻人,这些人在日本国内都受过军事训练,有的还是从战场上下来的退役军人。酒井把他们编成数个守备队,分布各处,至于武器,原东北军的军械库,多得用不了,费用开支,自然也由政府一并承担。

熙洽为组成新政府,紧锣密鼓,但不敢大张旗鼓,他头上顶的还是民国的帽子,极尽拉拢、欺骗,说新政府是为民生大计,是独立的,在他恩威并施、巧言令色之下,很多旧官员,依从听命。可是对原驻军的分化,进展得不太顺利,酒井提议以开会的名义,把军事主官召来,逼其表态,不从者当当即扣押。熙洽不同意,说那样容易激化矛盾,若周边部队,联合起来,局面不可收拾。酒井说分割剿之,熙洽说那样新政府就不可能如期成立。他随即将了这个马上就任的军事顾问一军,说要把军事指挥权交给酒井。现阶段,酒井哪里敢接,他非常清楚周边的部队数量,若群起而攻之,留下的一个联队和刚具备雏形几个守备队,弄不好就要全军覆没。他不想走这步险棋,马上恭维熙洽是东北军的老长官,还说熙洽虎威犹在,一定能让原驻军归顺于新政府麾下。熙洽听酒井这么说,郁闷的心,稍有几分得意,他一是想让酒井等日本人知道,新政府缺他不可,另外,他也有另一番打算。“九一八事变”前,他与日本人暗中勾结,所处地位和角度不一样儿,日本人对他礼让三分。现在,关东军成了东北的主人,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视他如同奴仆,尤其多门来到吉林,对他呼来唤去,恫吓申斥,令他颜面扫地不说,心中也受到很大刺激。若不是贪恋旧栈,不,应该说若不心怀大清的江山社稷,他早就挂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