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4/7页)

山田命令参谋把营内的士兵集合起来,他说应该让满军士兵见识一下,帝国军人是怎样看待军人名誉的。参谋这几日陪伴山田,对这个面带笑容的山田本来印象不错,心里挺替山田担忧的,一听山田这么说,心想:两个小日本狗咬狗,摔死一个少一个,他忙叫值日官吹哨,不一会儿,近百人的队伍,齐刷刷站在操场上。

伍长脱去外衣,赤膊上阵,露出一身肌肉,同时也展露出他的凶悍和蛮横。

山田脱去外衣,穿着里面的白衬衣,更显得瘦弱不堪。按说以他的团指导官的职务和特务身份,不该与一个伍长争勇斗狠,可是他有他的想法,他来到卫队团,对于满军官兵的目光,他不在意,但对那些同一民族指导官的不屑神情,他受不了,他知道要想奠定在卫队团的地位和威信,就得有出色的表现或者说惊人之举。更何况,他与所有日本军人一样儿,骨子里崇尚的就是武士道。

满军士兵没有什么表情,就像是在看动物表演,他们每个人,对所有的日本指导官,都心怀恐怖和忿然。

山田和伍长对站着,先互施一礼,而后躬下腰,狼一样儿盯着对方,寻找对方的破绽。转了一圈,山田拍了下手,似乎想激怒伍长,没想到,伍长真的失去耐性,怪叫一声,疯子似的冲上来,当胸抓住山田,把山田提起来,使山田脚接触不到地面,随后用力一推,想把山田摔在地上,没想到山田瘦弱,身子灵活,脚一沾地,顺手一扯,把伍长拽得向前跑了几步,扑通摔倒。

现场只有参谋夸张的叫声好,士兵们鸦雀无声,看来他们真是不给日本人面子。

山田爬起来,他还是没把山田放在眼里,认为他刚才跌倒,是没有认真对待,过于大意,他不想过多地拖延时间,又是一阵嚎叫着,冲过来,这次他没抓住山田,反被山田牢牢地抓住一只胳膊,只见山田,迅速转身,用后背把高大又有些肥胖的伍长,拱起来,随即往前用力一挺,随后翻扔出去,就听“啪”的一声,再看看伍长已结结实实被摔在地上。不能不承认,山田这个大背跨,表演得确实漂亮。

士兵们“哄”地大笑起来,他们中很多人被这个指导官打过、骂过,输赢与他们无关,出口气才是快活的。

山田看着在地上挣扎好一会儿,还没爬起来的伍长,用日语,大喊着,与其说喝令,不如说是鼓励:

“你要想不被这些满军士兵看不起,就要像个军人,像个男子汉站起来,来吧,站起来,我们还没分出胜负呢!”

伍长摇晃地站起来,瞪着血火的眼睛,冲向山田。很快,他又一次被山田摔倒。此时,若说是两个人的争斗,不如说是在表演。现在再看山田,脸上的笑容已变成冷酷。他一次次拽起伍长,又一次次把伍长摔倒。看得出,他的激愤不单是对这个伍长,或许面前那些不为他叫好的满军士兵,更让他愤怒。

山田连摔蠢牛伍长的事儿,很快在卫队团传开,震撼了所有日本指导官,以后再见到山田,都是一脸尊重,后来,听说山田是关东军情服部的人,又是酒井推荐来的,更加毕恭毕敬。至于满军官兵,有不少人,看见山田的笑容,认为他和蔼可亲,是个可以接近的人,直至后来,发生了震惊的北山庙会事件,人们才彻底认清,山田是一个比其他日本指导官,更阴险,更可怕的魔鬼……

北山位于吉林市区的西北面,由东西两座山峰组成,原名九龙山。相传康熙二十一年,康熙东巡吉林乌拉时,有人进言,船厂吉林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四座名山守护,日后必出帝王。康熙听后不安地问有何破解之法。有人建议:只要破其风水,即可保大清江山永固。康熙急命削去九龙山几个山头,因九龙山山在吉林将军府的北面,又将其改为北山。虽然如此,仙家道人,还是相中这里,陆续在山上修建庙宇楼台,古刹庭院。渐渐形成古庙群,堪称东北一大名胜古迹。

说到北山,不能不提从康熙年间兴起的北山庙会,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

农历四月二十八,是北山庙会最鼎盛、最热闹的一天,传统上,农历四月初八庙会就开始了,在庙会期间,吉长、吉海、吉敦三条铁路,加开列车,以半价接送八方游人香客,很多人从辽宁、黑龙江各地,前来许愿还愿,焚香祈祷,盼天下太平,保家人平安。在二十八这天,多达几十万人。放眼望去,满山遍野,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商家早早就选好地方,搭上棚铺,小商小贩,设下摊床,叫卖声,讨价声,不绝于耳。平时,不大舍得花钱的人们,这时候都大方起来,给孩子买零嘴,大块糖、米花糖、花生、瓜子、切糕、凉糕、豆面卷子,女人们则流连在花布、香粉、针头线脑摊床前,挑选着。渴了,路旁有卖大碗茶的,便宜又实惠,累了,坐下来,看看变戏法的,演杂耍的,拉洋片的。稍阔气点的,走进“卧云轩”茶社,要一壶茶,边喝边听女艺人,也称为女大鼓,唱东北大鼓书,有说不出的惬意。听大戏,关帝庙前有戏台,免费听看,只不过人太多,挤得水泄不通。饿了更好说了,随外可见卖煎饼、油炸果子、豆腐脑,还有各色小吃。保你花不上几个小钱,撑得肚皮溜圆。在药王庙下,多是卖香烛纸马和纸替身的,传说家中小孩有点毛病,把纸替身在庙里烧过,立可痊愈。在这庙会,还有两种多年经久不衰的物件,一是纸葫芦,据说葫芦是药王药用的,买回挂在家中,以求药王赐予灵丹妙药,驱病安康。二是文明棍,说来到没什么典故,只是买只文明棍,上山时拎着,即实用又绅士,外地的带回去,也有一定纪念意义。

北山脚下,有个荷花湖,岸边有观荷长廊,湖边有尊荷花仙子塑像,湖中建有湖心亭。不少游人,在湖边租下游船,划向小亭或在湖水中荡漾。

北山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当时,有一对小夫妻,看样子是新婚燕尔。两人排队,好不容易租到一只小船,刚要离岸,四个日本浪人,喝得半醉,手拿酒瓶,摇摇晃晃走来,非要抢小两口的船,管租船的人,忙上前赔笑,挨了浪人一个嘴巴,吓得不敢靠前。小两口见状,忙把船让出来,没等上岸站稳,日本浪人把小媳妇围住,淫笑着,怪叫着,欲拽小媳妇随他们上船,小媳妇吓得浑身直抖,哭泣躲避,其丈夫长得文静,像个教书先生,他把妻子,掩在背后,用半生不熟的日语说着什么,大概是求日本人不要胡来,说女人是他的妻子。日本浪人根本不听,反打了男人一拳。男人疼得弯下腰,很快又挺起来,护住妻子往后退,没退几步,两个浪人上来,把男人按倒,抬起来,哈哈大笑,而后一抛,男人落在湖里,可怜的男人,不会游泳,双手扑打着水面,想呼喊连喝进几口湖水。小媳妇哭喊丈夫的名字,又转向岸边,大喊着救人。日本浪人看着那男子在水里做垂死挣扎,竟手舞足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