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序(第3/3页)

“走!”

查韦斯第一个离开飞机,向前跑了大约十英尺,随即卧倒在地。全班其他人也做出同样的动作,为的是让黑鹰立即起飞。黑鹰徐徐升空时,扬起的沙尘把它的这些乘客弄得灰头土脸。它将在小山南端重新出现,仿佛刚才并没有降落过。直升机飞离之后,全班集合在一起,随即进入树丛。他们的行动才刚刚开始。查韦斯中士用手势发出命令,领着他们迅速跑步离开。这是他的最后一次任务,随后他就可以休息了。

在加利福尼亚州中国湖海军军械试验和发展中心,一个非军人技师小组和几名海军军械专家正围在一枚新型炸弹的周围。这枚炸弹的体积与老式的两千磅重的炸弹几乎相等,然而其重量却几乎轻了七百磅。这是由于它不同的构造。这枚炸弹的外壳不是用钢材,而是用凯夫拉尔合成纤维制成的——这是受了法国人的启示,因为法国人曾用天然纤维制造过炮弹壳——加上仅仅足以固定弹尾的钢件,或者再加上其他硬件,使它变成一枚“激光制导炸弹”,使之能够对准一个具体的点状目标。激光制导炸弹通常只是一枚带制导装置的普通炸弹,然而外界对此还几乎一无所知。

“这种炸弹不会产生任何有杀伤力的爆炸碎片,”一位非军人技师表示异议。

“要是那些坏家伙能收得到炸弹的雷达回波,”另一位技师说,“要隐形轰炸机还有什么用呢?”

“哼!”第一位技师又说,“如果一枚炸弹只是让那个家伙很恼火,那有什么意义呢?”

“把这枚炸弹扔进他家的大门,他就恼火不了多久了,对吧?”

“唔。”但他至少已经知道这枚炸弹的实际用途了。有一天它将挂带在运用隐形技术的舰载攻击轰炸机ATAAdvanced Tactical Aircraft(先进战术飞机)的首字母。上。他想,海军终于使这项方案落实到了军舰上,差不多是时候了。不过,眼前要做的工作是要看这种重量、重心均不相同而且带有标准激光制导装置的新式炸弹能否跟踪目标。装弹机开过来,从运输架上托起这枚流线型的炸弹,由操作人员把它装在A6E入侵者式攻击轰炸机腹部中轴线的挂弹架上。

一枚千磅炸弹

技师和军官们朝一架直升机走去,这架飞机将带他们去轰炸靶场。他们都显得从容不迫。一小时后,他们安全地隐蔽在一个有明确标记的地下掩体内。一位技师把一个形状奇特的装置对准四英里外的目标靶。那个目标靶是一辆海军陆战队废弃的五吨载重卡车,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一个惊人的场面就会出现,卡车将被炸得粉碎。

“飞机已进入轰炸靶场。开始奏乐。”

“明白,”那位技师一面回答,一面扣紧激光地面指示器上的扳机。“已瞄准目标。”

“飞机报告已捕捉到目标——正在待命……”通信人员说。

在地下掩体的另一端,一位军官正注视着锁定那架进入靶场的入侵者式轰炸机的电视摄像机。“投弹。我们看见炸弹利落地脱离弹架。”再过一会儿,他要用那架跟踪A6轰炸机的A4天鹰式战斗轰炸机上拍摄的照片来与这个场面核对。很少有人意识到从飞机上投弹的动作竟然如此错综复杂并具有潜在的危险。另外还有一架摄像机在跟踪下落的炸弹。

“尾翼运动正常。来了……”

架设在那辆卡车上的是一台高速摄像机。他们非得用这种摄像机不可,因为炸弹飞落的速度太快,没有人能看清首次试投的整个过程。但是,当低沉的爆炸声传到地下掩体时,操作员已经开始倒带,然后采用一次一帧的方式重放。

“好,炸弹来了。”炸弹的弹头在卡车上空四十英尺处出现。“它是怎么引爆的呢?”

“采用可变定时引信。”一位军官答道。可变定时就是指引爆时间是个变量。炸弹弹头上带有微型雷达发射接受机,到了与地面相隔一定距离时,会按预定程序自动起爆。这一次定的是五英尺,也就是说,几乎就在它击中卡车前的一刹那间起爆。“看来角度也正好。”

“我原来就说会成功的,”一位工程师平静地说。他曾建议,既然这实际上是一枚千磅炸弹。虽然稍微重些,但由于合成纤维弹壳的密度减小,所以可以达到相同的弹导性能。“起爆。”

与高速拍摄的爆炸情景类似,屏幕上先是一片白光,接着是黄光,继而又是红光。当从高爆炸药装置中迸发出来的膨胀气体在空气中冷却时,屏幕上又变成一片黑色。这时看见的是一片冲击波:空气被压缩到密度比钢铁还高、运动速度比子弹还快的程度。没有任何压缩机能产生同等的效果。

“我们刚刚毁掉了一辆卡车。”这句话简直是多余的。几乎四分之一的车身被直接砸进一个直径约二十码、深一码的坑里。剩下的部分像弹片一样被猛然平抛出去。一位技师认为,这枚炸弹的威力实际上与恐怖分子放在小汽车中的那种大型炸弹相差无几,但投放炸弹的人却要安全得多。

“见鬼——我可没有想到会这么简单。你是对的,厄尼。我们连自动引导头的程序也不必重编了。”一位海军中校说。他想,他们为海军节省了一百多万美元。但是,他的想法并不正确。

这是一个重大事件的开端。事实上它还没有完全展开,而且也不会迅速告终。众多的人员在不同的地方四处奔忙,从事他们错误地以为自己已经明了的使命。要是这样倒也好。瞻念前景,令人不寒而栗。今天早晨所做的决定将产生超出原先预料和臆想的种种结果——而且一旦做了决定,还是不知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