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回音(第5/9页)

“什么事,霍金斯?”

“你现在很忙吗?”

“事实上,并不怎么特别忙。你那里怎么样了?”

“我们已经关闭所有电视台及电话。我希望当我必须跟法官解释这项行动的时候,总统会在我身边当证人。”

“霍金斯,现在可不是——”

“这不是我打电话来的原因。”

“那么,你要告诉我些什么呢?”

“老摩,我从这儿就可以看到爆炸现场。”霍金斯以一种很茫然的声音说道。

“那里的情况到底有多糟呢?”

“我所看到的都是爆炸的浓烟。蘑菇云现在在山顶上,看起来像橘黄色。是像夕阳一样,现在这朵云也飘得很高足以挡住夕阳,我想是如此吧。我也可以看到很多小火头。它们照亮了体育馆附近的浓烟。摩瑞?”

“是的,霍金斯?”摩瑞回答道。他心想这个人好像受到了惊吓。

“有件事情很奇怪。”

“是什么呢?”

“我的窗户并没有破。我的办公室离爆炸现场大约只有五里远,而我的窗户中只有一块裂掉。很奇怪,不是吗?”霍金斯顿了一下。“我这里有一些你说你想要的东西,一些照片及档案。”霍金斯翻阅他今天所收的那些档案。“马文可真会挑日子,偏偏在这时候死了。这下大伙可有得忙了,。无论如何,我已经拿到你想要的护照文件。这些文件很重要吗?”

“这还可以等一等。”

“好吧。”霍金斯挂上电话。

“霍金斯已经失去理智了,奥戴。”摩瑞说道。

“你在怪他吗?”奥戴问道。

摩瑞摇摇头说道:“不。”

“如果事情变得更糟的话……”奥戴说道。

“你家人住的地方离那儿有多远?”

“还不够远。”。

“五里。”摩瑞沉静地说道。

“你说什么?”

“霍金斯说他的办公室离那儿只有五里远,他可以从自己的办公室看到蘑菇云。然而他窗户的玻璃竟然都没破。”

“吹牛,”奥戴回答道。“他一定是疯了。五里,那还不到九千码。”

“你是什么意思呢?”

“北美防空司令部评估这颗炸弹的威力大概是十万吨级。这种威力的炸弹在很远的距离就能震碎窗户的玻璃。事实上只要用半磅以上的压力,玻璃就破了。”

“你怎么知道呢?”

“我曾经在海军里待过——记得我是个情报官吗?那时我必须估计苏联战术核弹的杀伤距离。一枚十万吨级的核弹投在船舰的九千码内的海域,是不会让一些大型军舰沉没,但它可以摧毁上层结构的所有东西,烧焦船体的漆,并引起小火灾。老兄,这是坏消息。”

“例如像屋里的窗帘?”

“应该是吧,”奥戴说出自己的想法。“是的,一般的窗帘可能会着火,特别是深色的窗帘。”

霍金斯不至于惊恐得连自己办公室的火灾都没注意到……”摩瑞拿起电话拨往中情局总部。

“是的,有什么事吗,老摩?”雷恩对着麦克风说道。

“你们听说的核弹威力有多大?”

“根据北美防空司令部的评估,十五万吨级,也许高达二十万吨,相当于一枚大型的战术核弹头,或者是一枚小型的战略核弹头,”雷恩说道。“你为什么要问呢?”在桌子的另一边,那名技术处的官员正在查看那些卫星照片。

“我刚刚跟我丹佛分局的负责人谈过。他从他的办公室可以直接看到体育馆地区,距离五里,雷恩。然而他窗户的玻璃只裂了一块。”

“吹牛。”那名技术处的官员说道。

“你指的是什么呢?”雷恩问道。

“五里,那相当于八千公尺,”泰德指出。“单是爆炸产生的热脉冲,就能让这种距离的物品烧焦,而且冲击波绝对能使窗户玻璃震碎。”

摩瑞听到这一句话。“是啊,我们这里有一个人也是这么说。嘿,我在丹佛的那个负责人现在也许有一点心神未定——我是指吓呆了——但他总会注意到他办公桌旁的火灾,你不认为如此吗?”

“我们还没有从爆炸现场人员听到任何报告吗?”雷恩问泰德。

“没有,放射性物质紧急搜查小组的人员还在赶往现场的途中,但是刚刚联调局的说法可以告诉我很多事情,雷恩。”

“摩瑞,你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派人到现场查看一下?”雷恩问道。

“我等一下就知道了

“我是霍金斯。”

“我是摩瑞,霍金斯。尽快派人到现场查看一下。你待在办公室里负责统筹一切。”

“好的。”

霍金斯下了适当的命令后,心中纳闷自己刚才是不是派部下去送命。然后因为没事可做,他看着桌上摊开的那个档案。他心想,马文,又是一个死于愚蠢的毒贩。这些人难道都学不乖吗?

当这架国家空中指挥机与空中加油机脱离后,杜林感到松了一口气,由七四七改装的国家空中指挥机在平常飞行时,就像一般客机一样平稳,不过在空中加油时可不同,KC一十空中加油机的紊流让指挥机颠簸了一阵子。这种事情只有他儿子觉得好玩。在机上的会议室里面有一名空军少将,一名海军的上校,一名陆战队少校,以及其他四名野战或参谋军官。所有总统所取得的资料会自动送到国家空中指挥机上,其中包括热线通讯的所有内容。

“你知道,他们的交谈还好,不过如果能确知每个人心里在想些什么,我的感觉会好得多。”

“万一真的是苏联攻击我们呢?”那名将军问道。

“他们为什么会做这种事情呢?”

“你也听到中情局跟总统之间的交谈,长官。”

“是的,但雷恩那家伙说得没错,”杜林说道。“这一切都不合道理。”

“有谁说过这一切都会合道理呢?在地中海与柏林开火的事件又怎么解释呢?”

“前线部署的部队。我们提高警戒状态,苏联他们也是一样,而且双方部队靠得那么近,只要其中有人慌了手脚,扣了板机。你也知道,这就像当时奥国王储被刺,因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一次意外事件发生,就像滚雪球一样,事态越来越严重,根本无法抵挡。”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架设热线的原因,副总统先生。”

“的确如此,”杜林说道。“而且到目前为止,这热线似乎还算管用。”

前五十码的工作还很容易,但接着事情就开始变难了,而且很快地,原来的工作就从难变成不可能。卡莱根此时总共有五十名消防队员试图进入灾区里抢救,另有一百名在后方支援。他在考虑之后,下令在每个人身上连续喷湿水雾。他觉得训使这没什么用,最起码可以冲掉他部下身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落尘,使其流入下水道里——本来还没结冰现在结冰了。在前方的那些消防队员身上的防火大衣也已经盖上一层透明的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