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2页)

“我好像没那么紧张了。”郑琇莹道,随后被王淳之牵着进去见长辈们。

屋内除了四个大人,还有两个半大的豆丁。

见到王淳之进来,一个壮实的小肉墩就直往王淳之的怀里扑,大声喊道,“大哥。”

是王淳之的二弟王济之。

王家三妹王洛敏柔声细语道,“妹妹见过嫂嫂。”

她自然不可能向二哥一样扑到大哥的怀里面。

双方互相见过了礼,王若澜这个当父亲的看着王淳之这个儿子满意道,“看来你回乡来日子过得不错,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这样他也不用为没有能力护住自己的儿子,让他被迫离开京城而那么愧疚了。

想到这里,王若澜不禁想要落泪。

叶蓁熟练的拿着帕子给他拭泪,嗔怪道,“你这人也真是的,回家和孩子团聚是好事啊,再没什么比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的更重要了。”

王若澜叹道,“是好事,也是坏事,在老家哪有比在京城安全。”

随后,他看向王淳之,问道,“有些话不方便在信上说,我就想知道,你知道召集家族子弟回来的意义么?一旦我们王家从朝廷上撤离,再想回去可就难了,这些事情你都考虑过么?”

王淳之点了点头,“这些我都考虑过。”

王若澜听后笑了,“这样就好,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意气用事就好。”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族长,而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孩子。

他最怕的就是王淳之没有考虑过后果,现在知道这个决定是深思熟虑才决定的,心中为之一松。

“我在家修养两天就去学堂教书。”王若澜道。

“若澜,不用去学堂,你们还有别的任务在身呢。”老爷子开口道。

王淳之把那么多在外为官的家族子弟叫回来可不是把他们大材小用用来教书的。

再说回来的人可不少,他们要是全都去了学堂,那会出现老师比学子们还多的情况。

学堂那边并不需要他们进去,比如已经回来有段时间的王若来,也没有去学堂教书。

“不去学堂,那我们总不能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吧?”至于种地,已经在京城为官那么多年的王若澜真的已经不熟练了。

“等该回来的都回来再说吧。”老爷子道。

王若澜沉默,从袖子里面取出来了一封信,“这是一位族兄让我带回来的,他说他就不回来了。”

老爷子丝毫不意外家族子弟会做出另一个选择,只道,“人各有志而已,不能强求。”

在这之前,也有不回来的家族子弟给家族送回来了最后一封家书,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但是大部分家族子弟都选择了回来,也很让老爷子很欣慰,只觉得这群孩子真是没白养。

至于那些已经做出另一种选择的家族子弟,他们今后不管是何命运,已经和他们王家无关了。

他们不会责怪他们,也不会再资助他们,今后他们能有什么成就,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若是乱世结束后,他们想要再回来家族?那时该怎么办?”王若澜抿唇问道。

万一他们王家有需要他们帮忙的一天呢?

“不会有那么一天的,只要淳之在一天,那些人就不可能回的来。”老爷子道。

除了王淳之那封族长命令以外,他们这些族老还一同寄过去了不少煽情信,试图勾起家族子弟的血脉亲缘之情。

有的人意动回来了,有的人陷入两难抉择之地,最终还是留在了官场。

那是他们给那些人最后一次机会,又何尝不是王淳之给他们的最后一次机会。

只能说那些人没有把握到机会,要不然除非王家换了族长,新的族长还不是王淳之的儿子,要不然王家怎么可能会重新接纳他们。

逐出家族,动用家法,你看王淳之哪次心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