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2/5页)

“李排长,退稿了。别灰心,在工作好的同时,‘以利再战’嘛!”连长丁辉是侦察大队最老的连职干部,今年百万大裁军,已经裁到了他的头上,就等着转业了。他不但自己没有一点儿朝气,还嫉妒别人。他向大队反映李明强搞写作耽误工作,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刚才的话与其说是对李明强的安慰,毋宁说是批评李明强工作不好的讳言。

“我说老伙计,咱们是靠摸爬滚打玩儿命过日子的。你那点墨水用来给弟兄们写情书,保证十拿九稳,还玩什么大部头呀!”“老牛”又不知趣地吹上了。在他的挑拨下,李明强没少给别人写情书。

“你的‘红灯’亮了吧,我早说过这个名字不……”

“啊——是那本书吗?改一改再寄别处,没准儿就成。”指导员刘群山不知啥时来了,没等文书肖明说完,就插上了话。他从李明强手中接过邮包说:“肖明,送回去。”接着又拍了拍李明强的后背说:“走,先吃饭。吃过饭,咱们再一起议一议。”

这几句心平气和的话儿,这轻轻拍抚的两下,就像给即将燃烧的李明强泼了盆冷水,喂了一块雪糕,使李明强身上顿时觉得凉丝丝的。指导员是理解他的,指导员当时看了《红灯》这本书稿,拍案叫绝。他给李明强提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意见,有个地方,他还进行大篇幅的改动。指导员说,他坚信这部作品一定能发表。

吃饭的时候,李明强的脸是铁青的,眼是呆滞的。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不停地吃。平时他最多吃三个馒头,这一顿却消灭了四个。指导员刘群山就很欣赏李明强这一点,别人心中有事,往往吃不下饭,李明强反而吃得更多。就问李明强是怎么练就的,李明强就给他讲了在体校输球后那段故事。刘群山笑道,我看用这个方法,可以教育一下那些遇到好饭猛吃、不合胃口不吃的战士。李明强没有这么做,他只是对战士们又讲了一遍这故事,告诫大家,侦察兵最主要的是体能和耐力,无论如何也不要亏待了自己的肚子。

饭后,李明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邮包。他希望他接到的不是一张铅印的纸条。邮包展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稿封面的右上角多了两个显著的墨迹——“√”。

这是什么意思?李明强寻思着。“√”在学生的作业上,代表着“对”与“好”,在这本稿子上代表着什么?他仔细地辨认一下,两个“√”的墨迹不同,画法也不同。这是他侥幸的猜测,这本书稿至少有两个编辑看了,最少有两个人肯定。想到这,李明强的精神好了许多。他翻开稿本,里边夹着一张对折的十六开方格稿纸。他急忙打开,只

见上面写道:

李明强同志:来稿详阅。文字通顺,语言活泼,手法多变。体裁虽不很新颖,但写出了新的东西。

有力地鞭挞了当今社会的弊病,以及那些“一切向钱看”趋权依势的人的错误思想。但是,您太强调“自我奋斗,自我成功”了;宣扬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权力,知识就是地位,知识就是钞票,知识可以带来一切”的思想;强调了“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力量,而决不依赖别的东西”。试想,在现实社会里这能行得通吗?

感情真挚,但是需要深层的理性描写。主人翁心理活动描写得不够。语言不够简练、含蓄。部分章节过渡欠佳,给人零散之感,缺乏闪光的东西。万望力改,多写出新的东西。

祝你成功。

编辑:沈大鹏

1986.1.7

这说明《红灯亮了之后》基本成功,李明强高兴极了。他把这信笺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纸叠起来,打开抽屉,夹入一个绿色笔记本中,锁了起来。他要妥善保管,这是希望的种子,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他要保密。鲁迅说过:“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效之后。”

十二时三十分,指导员来到了李明强的宿舍。他们认真分析了一下稿子,在李明强的启发下找到了症结——太强调“自我实现”了。随后确定了修改的章节,段落与所需要的参考资料。指导员还告诉他,政委的老同学是个作家,就住在军区大院里,他已经请政委帮忙,求那个作家给李明强指点一下。

“李排长,耐下心,我看很有希望!”最后,指导员站起身,又拍了拍李明强的肩膀,说:“好样的!看样子,你的信心很足嘛!我不再多说什么,还是那句话,这个作品写得棒极了,终有一日要发表的!快改吧。下午整理猪圈,你就别去了。”

说起整理猪圈,李明强就想起了自己曾施过的“苦肉计”。他一直为这件事情心感不安,为了“赎罪”,为了彻底摆脱“自我”,上课时他同大家一起来到了养猪场。

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就是太强调“自我实现”了,《红灯亮了之后》中的男主人翁,就是我的化身,要改好稿子,首先应当改好自己。

“我是不屈不挠的李明强!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整个下午,李明强都干得非常起劲儿。

收工之后,李明强把弄脏的衣服脱下来,往床下一塞,简单地洗一把手、脸、脚,就改起稿子来。

晚饭是包子,肖明早早地为他端回了八个。

熄灯前十分钟,肖明为他打来了热水让他洗漱,连牙膏都为他挤好了。

第二天上午,清理新大楼里的杂物。李明强要换上昨天的脏衣服,肖明说:“洗了,晾在洗漱间里。

连长宣布:由李排长在家里值班。

李明强真正地感动了,眼眶酸酸的……

一连几天,李明强都沉浸在紧张的阅读与修改之中;一连几天,李明强都处在连队的特殊照顾之中。作家的指点,使他顿开茅塞,笔下生花。

星期日,香山步兵侦察大队推迟半个小时起床,李明强还是按时起来了。他穿好衣服,绕着大操场跑了五圈儿,又到松树林中打了一通拳,满头冒着热气回到了宿舍。

肖明已洗漱完毕,为李明强备下了所有洗漱用具。见李明强进来,说:“排长,又锻炼去了?”

李明强冲他笑笑,脱去外衣。

“该吃饭了,我给您打回来?”肖明又问。

“不了,我去吃。以后,不要往回打,注意影响。”李明强一边洗脸一边说。

吃过饭,李明强就坐在桌前,开始改稿子。肖明说:“排长,我想你这本书应该改个名字。”

“改成什么?”李明强微笑着转过头。他知道,肖明是个高中生,文化程度高,点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