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终于抓住把柄了(第2/2页)

要不然多尔衮入关后在冀东恍如无人之境呢!

有王家和闻香教的欢迎,在这块地方根本不用担心会遭到抵抗。

不过杨信不指望荡寇军。

因为荡寇军的海运能力有限,那些拖网渔船最多也就是几百人级别的。

同样他也不能指望开平卫的军户,后者甚至不能让他们知道,这样的距离可以确定开平卫一堆闻香教徒了,包括滦州的官员也必须瞒着,所以他的目标是这一带的野战军,也就是蓟镇总兵下属的那些募兵。这时候蓟镇总兵还是刘渠,实际上他正式的称呼是镇守蓟镇永平山海等处总兵官,统辖蓟镇到山海关沿线军队,但他本人驻山海关和同样在那里的文球一起作为辽东的后援。

杨信不是找他。

他和刘渠没什么像样交情,而且文球也在山海关,这种私自调动边防军可不是那么简单,文球立场不明,很难说会不会帮他,更重要的是杨信也来不及等天启的圣旨,因为时间一久王好义就得到消息了,他必须在王好义得到消息前突袭石佛口。

天津到石佛口骑马得三天。

就算报信的闻香教徒中途换马也得两天。

所以他必须得在两天,最多三天内完成突袭,最保险是两天,所以他需要徒步一天跑到抚宁,然后在那里带回骑兵,并且在这一天内突袭到石佛口。

抚宁有他的老朋友。

倒霉的李如柏以沈阳之战的功劳,算是将功折罪,被万历羞辱性地贬职石门路游击,镇守从九门口到无名口的长城,以此作为萨尔浒之战失败和丢失开原的惩罚,李如柏也不敢辞职,只能去当这个游击。至于李如桢降为都督佥事,但回京继续当摆设,不过理论上他现在还是锦衣卫籍官职最高的,哪怕骆思恭也只是以都指挥使掌印,这也是李家在京城花了一笔巨款换来的结果。

当然,最重要的是杨信帮他们打赢了沈阳之战。

从李如柏手中借兵是没问题的,反正最严重结果也就是撤职,但李如柏本来就巴不得回家养老,只是不敢辞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