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公车上书(第2/2页)

“至于你们。”

杨信看着武献哲等人想了想。

后者眼巴巴看着他。

不得不说现在杨都督这个大明头号奸臣,此刻已经成了北方士绅的希望之光。

“上书!”

杨信很享受地说道。

“上书?”

武献哲等人面面相觑。

“对,东林党不是就喜欢这么玩吗?咱们也可以学习,你们回去联合一批举子,数量越多越好,明天礼科封驳圣旨,你们就到承天门敲登闻鼓上书,这叫公车上书,要求朝廷考核君子六艺。然后我进宫奏明陛下,陛下肯定会再次要内阁票拟的,我去找方阁老,让他再次票拟,司礼监再发圣旨,不出意外礼科还是会继续封驳。

这样三次。

陛下震怒,解除礼科都给事中职务。

反正都给事中不在就是左给事中为首,那时候就让惠世扬通过,他敢不通过就是露出真面目了,大不了咱们继续,然后陛下再解除他的职务。

估计那时候也就可以升陈兄为左给事中了。

陈兄通过圣旨。”

杨信说道。

话说他这就纯粹是玩死惠世扬了。

“对,就这么干,我倒要看看,惠世扬有没有胆量出卖乡党,我们这就去召集举子,咱们北五省两千举子,就不信斗不过礼科几个给事中!”

聂慎行激动的说道。

明朝举人也是每省有明确数额的。

其中两个直隶最多,一科乡试录取一百五十多人。

剩下最多是浙江,江西,福建和湖广,都是百人左右,剩下各省都是一百以内,最少的贵州只有三十多个,不过参加考试的并非这些,因为还有之前落第的举人,所以一科参加会试的已经逼近五千人,而进士数量是三百来人。

所以这个两千举子并不是夸张。

不仅仅是这一科乡试考出来的,还有更多已经考了多次的,中举后只要没考中可以一直考,甚至有考八回到死都不中的。

当然,对于这种毅力帝有时候也就直接给个县官做了。

这些人一听有这样的好事那还不瞬间急了?

虽然这种进士严格说是有水分的,可有水分那也是进士,三甲那也是正牌的进士,和举人是两个境界的,举人做官无非蹲教谕熬资历,但进士做官起步七品啊,多少举人做官一辈子都蹲在教谕上啊。那些已经考了两届三届都没成功的北方尤其是边塞区的士子,可以说一下子就看到了大门的敞开,这时候居然还有人想再关上这扇门?

这不纯粹是逼着大家过去抽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