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2/5页)

舒适存无望地摇了摇头,神情沮丧地回答:“情况不好。郭厅长,你们国防部赶快想想法子吧,不然的话,这两个兵团可就真的危乎殆哉了。”

郭如桂宽慰舒适存几句之后,同样摇了摇头:“委员长都亲自出面了,仍然没有调来人,我们国防部能有什么办法?!光亭派你回来一趟不容易,我建议你见到委员长后,好好向他求求情。”

明显的推托之词,被郭如桂说得极为委婉得体,毫无瑕疵,舒适存顿时哑口无言。不过,郭如桂倒十分热心安排舒适存面见蒋介石之事。在他的安排下,舒适存没费多大周折就见到了蒋介石。整整一个下午,舒适存先是详尽解释了杜聿明的“三策建议”。接着据理力争,在委员长面前人微言轻的他再三请求,希望委员长为被围在陈官庄的二十万官兵的性命着想,想尽一切办法实施救援。商量到最后,蒋介石还是只定了调子:集中力量,在空军投掷甲种弹(即毒气弹)及轰炸掩护下,选定方向,实施突围。

杜聿明、舒适存有自己的难处,蒋介石更有自己的苦衷。

对蒋介石来说,杜聿明的三条“策略”,选择哪一条都十分困难。如果选取“上策”,对杜聿明自然最为有利,要放弃北平、武汉和西安,势必引起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最关键的是,拥兵自重的各方诸侯,他蒋介石还不一定能够调得动。西安的胡宗南是嫡系,尚能服从命令,但北平的傅作义和武汉的白崇禧并非嫡系,两人向来明哲保身,短时间内要让他们向徐州一带集结,与共产党部队交手,比登天还难。退一万步而言,就算能说服他们,将兵力全部调到徐州一带,毛泽东就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蒋介石调兵遣将而无动于衷?不,决不会,毛泽东一定会命令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等中共部队追踪而至,局势不但不会好转,很可能被搅成一锅粥,保卒丢车,变得更糟。在蒋介石看来,所谓的“上策”,实则彻头彻尾的“下下之策”。

“‘上策’不行,‘中策’是否可行呢?”蒋介石斟酌再三。如果让被包围的杜聿明兵团在陈官庄一带固守,正逢天寒地冻的冬季,弹药、食物和饲料等物资供给是个大问题,仅靠数量有限的飞机空投物资根本解决不了二十万人马的给养问题。如果中共部队进一步压缩包围圈,空投的准确性会大打折扣,飞机飞得低会被打下来,而飞得高,空投多半会变成给中共部队送给养。长期下去,缺弹少粮的杜聿明所部即便不被共军打垮,也会被活活饿死和冻死。至于杜聿明所提邀请国际力量从中斡旋以期打破僵局的建议,蒋介石本人最清楚,此时的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已经不可能过多插手中国内战,再为国民党明目张胆地撑腰并提供援助了。

“上策”和“中策”都行不通,蒋介石只得选择下策,一方面让南京空军加大空投物资力度,一方面催促杜聿明尽快做好突围的准备。蒋介石心里清楚自己选择“下策”的最后结局是什么,因此决定给杜聿明一次冠冕堂皇地逃出包围圈的机会,毕竟他的这位得意门生一直以来对他忠心耿耿。蒋介石沉思了许久,让部下给杜聿明发去电报:“闻悉吾弟身体有恙,若果属实,日内派飞机接弟回宁医治。”杜聿明在抗战期间因车祸折断右腿,在东北指挥作战时又割除一肾脏,还患有风湿病和哮喘咳嗽,身体状况着实不好。邱清泉虽然狂傲不羁,对杜聿明还是敬重有加,此前他也曾打电报恳请蒋介石接身染重病的杜聿明返回南京。

接到电报的杜聿明并未犹疑,即刻给蒋介石回电:“生虽有疾病在身,行动维艰,但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生一息尚存,誓为校长效忠到底!”

蒋介石见杜聿明执意与部队共存亡,既感到欣慰又有一丝伤感,他叹了口气,对一旁的侍从官说:“光亭还是很有骨气的!”

19日刚吃过午饭,出乎杜聿明意料,舒适存和空军司令部的一位副署长董明德一起乘飞机回到了陈官庄。蒋介石的意思是让董明德和杜聿明、舒适存等一起协商确定陆空协同突围计划,待商定后责令舒、董于次日回南京向蒋介石复命后即开始实施。

见两人回来,杜聿明首先关切地询问:“你们还没有吃饭吧?”舒适存答道只顾赶着往回飞,哪还顾得上吃饭。杜聿明急忙让勤务兵通知后勤处长龚方令为二人准备饭菜。

此时的后勤处正在开会讨论部队的粮食补给问题,接到通知后,龚方令对正在做会议记录的孔汉文说:“孔主任,赶快通知厨房为司令部准备两个人的饭菜。”孔汉文连忙放下手中的笔,领命而去。

孔汉文来到司令部会议室询问要吃什么饭菜,他看到桌子上摊着两封信,看不到是谁写的。从几个人的重视程度来看,极有可能是南京重要人物写来的。退出会议室前,孔汉文支着耳朵听他们窃窃私语,断断续续听到“突围”“掩护”“飞机”“投弹”等几个词,稍停片刻后便急忙抽身离去。孔汉文从几个零星词语中,已经大概琢磨出他想知道的东西了。

孔汉文没有猜错,这两封信分别是蒋介石和空军王叔铭副司令写来的。蒋介石的信写得很长,主要是分析黄维兵团突围失败的原因。在信中,蒋介石把十二兵团兵败的责任归结为黄维不听指挥,让他们白天在空军配合下实施突围,他们非要放在晚上,和空军也没有配合好,另外,配发给他们的“甲种弹”“乙种弹”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等。蒋介石特别指示杜聿明:这次一定要吸取教训,和空军紧密配合,不得再有丝毫差错,具体事情可与空军王叔铭直接商定。

王叔铭的信看起来十分恳切,说:“委员长对吾兄非常关心,特意打电话指示,让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支援你们。上次黄维兵团使用了一些甲种弹、乙种弹,共军发现后捅了出去,国人也骂我们丧失天良,违背国际公约,舆论对我们很不利。这次为了配合你们突围,改由我们空军来用,以期更加隐蔽和有效。”最后,他说自己因重要公务来不了,让空军的董副署长代替他来,当面好好研究一下突围计划,看怎么样配合才能更有成效。

看完两封信,杜聿明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他清楚,在陈官庄仅靠自己的力量很难突围。原来打算固守上一段时间,期望蒋介石派外援赶来解救,现在看来一切都成了泡影,他得到的只是口头上的鼓励和安慰。现在谁也靠不上,只能靠他自己孤注一掷、拼死一搏了。事已至此,懊恼沮丧已经毫无意义,杜聿明只得强打起精神和董明德讨论起具体的实施计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