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5/5页)

一连两天,通过望远镜查清机场周边敌人的活动规律后,这天,趁着天黑,身穿国民党士兵服的周文江和邵晓平待对岸敌人一波巡逻队走过,就乘坐木筏悄悄过了河。二人一个放哨一个快速将木筏藏进岸边的芦苇丛,又匍匐前进一段后,通过电网下面的排水沟爬进了机场围堤内。两人在机场内一直待到后半夜,把机场跑道和警卫士兵的主要居住点摸得一清二楚。凌晨时分,两人沿原路回到了军营。

杨云枫与两人研究了整整一个白天,决定当天夜里开始行动。

晚上九点,周文江和邵晓平带领五六个身穿国民党服装的战士通过朱小庄后面的石桥,大摇大摆地走到了机场边的岗楼旁。

“站住,干什么的?”两个国民党士兵端枪询问。

“自己人,自己人,去吃点东西!”走在最前边的周文江点头哈腰地回答。

“哪一部分的?”

“三团七连的!”身穿连长服的邵晓平不慌不忙地回答。

“去的几乎全是你们三团的人,个个都是贪吃鬼!”端枪的卫兵说。

周文江所在团在桥边设有一个院子,作为专门招待对方士兵的接待点,每天供应稀饭馒头,有时还蒸上几笼大肉包子。夜里经常有三五成群饿极了的国民党士兵偷跑过来吃东西,吃饱后再回去。岗哨刚开始时还严加盘查询问,到后来因为人多也就不再多管。

“兄弟,这是几个白面馒头,拿去吃!”邵晓平将几个温热的馒头塞到了哨兵的手里。

“快走,快走,让我们班长看到了就把你们交给督察队!”哨兵一边啃馒头,一边喊道。

周文江和邵晓平带领一行人快步跑进了机场。

通过昨天夜里的侦察,周文江和邵晓平发现机场内有一个国民党士兵聚集的场地。在这个场地上,士兵们有的抽烟,有的闲聊,还有人无聊地哼着小曲。周文江和邵晓平带领大伙来到广场边,两人彼此点了一下头,示意开始行动。

“集合!集合!”周文江从口袋里拿出一只哨子猛吹了一阵,然后大声吆喝道。

广场上的国民党士兵来自不同的部队,外加天黑,根本搞不清喊话的是何许人也。听到哨音后,将近两百个士兵纷纷围拢了过来。

这时候,邵晓平站了出来,扯着嗓子喊道:“九班长,带兄弟们过桥吃饭!”

周文江转身向众人喊道:“兄弟们,今天我们长官的姨太太给他生了个带把儿的大胖小子,请大家吃包子,在场的人人有份,都跟我走!”

近两百个士兵兴高采烈地跟着周文江他们向朱小庄的石桥走去。

来到石桥边,两个哨兵看到呼啦啦走过来一大队士兵,慌忙问道:“这是干什么去?”

“执行任务!”藏在人群中的邵晓平压低帽檐,厉声说道。

“执行什么任务?”哨兵问。

“站好你的岗,这不是你该问的事!”这一次,面对气势汹汹的邵晓平,哨兵被镇慑住了,不敢再问,下意识地抬手放行。周文江带着队伍径直走上了石桥。

将近两百名国民党士兵进了解放军接待点的院子,面对四周黑洞洞的枪口一下傻了眼。这时,一个满脸胡茬的老兵疑惑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周文江哗啦一下站了出来:“这里是解放军的接待点,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两种包子,一种是热乎乎的大肉包子,另一种是一拉就响的‘铁包子’,不知道大家选哪一种?”

国民党士兵一听,个个吓得魂飞胆丧,不知所措。正在这时,谁都没有想到,那个老兵大声吆喝起来:“管他什么地方,老子好几个月没吃过肉了,先吃饭再说。”说完,将手中的步枪哗啦一下扔在了地上。

于是,近两百名国民党士兵纷纷缴枪吃饭。

这批国民党士兵在接待点院内狼吞虎咽的时候,几乎同样多的身穿国民党士兵的解放军战士趁夜色悄悄走近了石桥。

“回来了?”哨兵吆喝道。

“回来了!”邵晓平回答。

“你们到底干啥去了?”哨兵又问。

“站好你的岗,这不是你该问的事!”邵晓平呵斥道。

当天夜里,解放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占领了杜聿明的临时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