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4章 授经之厚(第2/2页)

譬如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在其漫长的人生奋斗历程中,成为皇叔之前,前期可是一直顶着“卢植弟子”的名头才能混得开。

正因如此,高门大户虽然敞开家门广收门生,但却从不轻授家学。纪瞻提出这个要求,可谓对沈哲子看重至极。

沈哲子昨天也想过许久,纪瞻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自家渡过难关,避免沈家屈从于南顿王司马宗,但却万万没想到纪瞻会用这种方式。

吴兴沈氏虽然是土豪之家,但为世人所轻便是清望不著,庶无家学,此前老爹还酸溜溜的表示懒得跟人辩,但其实是无从可辩。要在学术上取得为人称道的成就谈何容易,往往都需要几代人上百年的积累,历史上吴兴沈家成为真正世所公认的高门,已经是百年之后的事情。

但如果沈哲子一旦成为纪瞻的弟子,那么就有了一个学术上的渊源,此后沽名养誉顺理成章,便不会再有人说吴兴沈氏没有家学。甚至如果纪氏家道中衰,沈家就会成为无可争议的纪氏家学继承人!

饶是沈哲子惯于淡定,这会儿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国老,小子我、我实在是……实在是当不起您如此厚爱……诚惶诚恐!”

“我这个老朽,应该也还配为孺子之师。你如果不反对,事情就这么定了。我知道眼下这情况,你父亲也不便赶来建康,你家在这里有什么亲厚长辈,传信让人来我府上吧。”

纪瞻很快就做了决定,又对纪友说道:“家里亲厚的故旧可以通知一下,不要弄得过于喧闹。时间就定在明天吧,择个良时,我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纪友本来对祖父的决定还有迟疑不满,可是听到最后一句后,悲怆又涌上心头,不忍违逆祖父的意思,垂泪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