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黄河交易点(三)(第2/2页)

赵官家是个喜欢总结的人,他曾经对大宋实施的数次北伐进行过分析。鄂州之战后,贾似道主持的北伐算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赵官家在当时还派兵参加。从这些北伐中,大家都发现越靠北,当地汉人考虑问题的模式和大宋就越不同。

在安静的屋内,赵嘉仁突然听到外面有些小动静。抬眼一看,门帘外,赵嘉仁的儿子和女儿正在偷听大人们讲话。赵嘉仁并没有呵斥,而是装作没看到。虽然赵嘉仁还是有21世纪的共和主义想法,但是他也不得不对13世纪的现实妥协。关上门,天家让子女做家务,根据劳动量发零花钱,那是天家的私事。打开门,天家就是天家。赵嘉仁若是没儿子,那就罢了,只要他有儿子,赵嘉仁的儿子就必然成为大宋的官家。除非赵嘉仁能够推翻帝制,否则这就是不可抗拒的现实。

既然事情到了这样的地步,赵嘉仁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孩子们现在并不知道大人们在讨论什么,但是他们必须习惯这种讨论。因为这就是他们以后的生活。

也不知道其他几人是没看到,或者是看到了却要保持和赵官家的一致,所以孩子们站在外面,也没人搭理他们。

孩子们就是孩子,没人搭理他们,他们自己就急了。赵嘉仁就见到女儿偷偷跟着门帘向他招手。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憋不住了。

赵嘉仁也不理赵敏,这等时候他可不能纵容她。即便是要讨论朝政,现在也没有赵敏发言的机会。

这时候就听孙青说道:“官家,我觉得蒙古可能不会赈灾,你觉得呢?”

“不好说。蒙古之前也曾经有过赈灾。”赵嘉仁答道,“不过这次赈灾只怕规模也不会太大。如果他们真的大规模赈灾,现在早就该把赈灾的粮食送到了。”

“如果是这样,咱们趁此机会北伐,看来是行不通了。”郑捷说道。

这话让众人都苦笑起来。战争的局面远比想象的更单纯,没有粮食,就没办法打仗。蒙古遭灾之后,大家就没办法通过饿殍遍地的地区。

“不如我们先抵挡住那帮铤而走险的家伙。别的事情看情况。”孙青说道。

事情到这样。赵嘉仁也只能表示认同。于是会议就散了。

等人一走,赵敏就带着弟弟进了客厅,赵敏说道:“爹,若是告诉黄河以南的乡亲,允许他们接黄河以北的人过来熬过灾年。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