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分兵(10)(第2/2页)

“您的意见呢?”

“我认为应该针锋相对。”马歇尔的立场很清晰,“首先中型坦克与虎式的交换比太难看,俄国人的T-34交换比大约是17:1,我们的谢尔曼交换比大致在13:1左右,这意味着我们每月要多生产40个营的装备才能与德国人打平,这是不可接受的——即便产量没问题,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车组;其次,一线将士对虎式怀有恐惧心理,明知道打不过还冲上去的英雄太少,这种情绪如果一直在的话,对士气影响太大;最后,我们并不是没有重型坦克,也许我们的型号比敌人差一点,但至少应该上战场进行改进完善。德国人的4号,俄国人的T-34、我们的谢尔曼都是在陆续完善中进步的。”

马歇尔的话不全是吹牛,美国兵器委员会开发的重型坦克代号T1E1(定型后代码M6A2),性能较为优良,半年前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原计划11月份投产,其中早期型号的M6和M6A1提供给英国,M6A2给美国自己使用。但装甲部队司令部雅各布·丹佛斯上将写信给陆军司令部,认为M6坦克过重,动力和其庞大体积不成比例,认为与其运输一辆重达60吨的庞然大物,还不如运输两辆30吨的中型坦克参战更有效率。这句话在9月份说很有道理,因为谢尔曼打4号也算是棋逢对手,但到11月、12月谢尔曼被虎式教育做人后,美国人就绷不住了。当然,M6A2那门76.2mm的火炮已被证明对付虎式无用,因此兵器委员会提交给马歇尔的紧急报告是准备安装从90mm口径高射炮改造而成的坦克炮,内部代号M6A3。除此之外,还准备立项T25和T26重型坦克。

会议最后一致同意开发新坦克,希望3个月后能看到成品,同时决定压缩M3系列坦克,全力加大M4新型号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