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苏尔计划(2)(第2/2页)

迪布纳第二句话更令人震惊:“综合实验成果与铀元素提取过程,我认为制造炸弹是可行的,这比使用反应堆充当能源供应者要简单且直接。理由很简单,炸弹不需要考虑防护、维持、养护,只要将力量在一瞬间释放出来即可,而充当能源必须全面考虑建设、安全、防护、稳定运作等多种因素,困难很大。非要说核能源具有优势,只有原料提纯具备一些优势,如果原料不存在制约问题,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制造出一枚炸弹——这时间我认为是3-6个月。”

现在不但是海森堡这样的能源派,连主张造炸弹的博特也震惊了——他还没敢这么说话。施佩尔转过头看了看海森堡,只见他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似乎对这种言论很不屑,不过元首在场他不便表示出来。

霍夫曼似乎没留意到海森堡的态度,反而温和地点点头:“再介绍一下你们在莫洛维茨的成果……”

一说起这些,施佩尔就皱起眉头,他想起来了:法本公司投资巨资在莫洛维茨建设了一个大型丁纳合成橡胶工厂,距奥斯维辛集中营仅仅6公里,去年整体工程建成,法本公司为该项目投入了9亿马克。令人奇怪的是,该厂从未生产过任何合成橡胶,但消耗的电量却超过了整个大柏林地区。

合成橡胶现在已不像开战时那么迫切了,在印度洋航线打通特别是拥有制海权后,日本曾先后两次派出过商船将天然橡胶送到了中东,然后再转运本土。除了橡胶,大批其他热带物资都可以通过对日贸易获得。所以施佩尔对这家不产合成橡胶的橡胶工厂更感兴趣,他知道里面肯定有文章。只是由于从原料到发电能力都是法本公司自己投资,而且明确表示有党卫军秘密项目,从军费到安保都由党卫军负责,施佩尔在好奇也不便过问,现在看来谜底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