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城堡(5)(第2/2页)

“火星”战役是难得的、苏德两军都认为自己是胜利者的战役:苏军损失30万拿回了要地,德军打出了将近1:10的高交换比。

凭借种种超常规手段,大本营将南翼兵力恢复到了280万左右。原本按朱可夫的设想,至少还要再抽调一个方面军,他看中的目标是有50多万兵力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但斯大林拒绝了请求,只同意让该方面军配合南翼作战,但隶属关系上还归入莫斯科方向。

因此,盖伦提交给霍夫曼的情报不是很准确:布良斯克方面军后面的草原军区虽然还维持着名头,但里面要么是4、50岁的中年大叔,要么是不折不扣的女兵,根本不可能提供任何支援,其作战效能恐怕连临时武装起来的托特组织劳工阵线都比不上——至少那里都是年轻壮劳力;而中央方面军的名头和大致兵力虽已摸清楚,但德军并不清楚里面有很多远东部队——战斗力比常年在南翼征战的部队实力略强;只有一点盖伦说得非常清楚,中亚方向异常空虚,除里海沿岸有一点兵力外,上百万平方公里的中亚腹地完全一片不设防。

反过来,红军方面对德军的情报侦探也存在很多误区:虽然已决定执行坦波夫方案,但指挥部依然设在斯摩棱斯克,两者间距离实在太远,两人无法把这次行动联系起来;担任东线预备队任务的东方集团军群主力集合地是奥廖尔,这已让苏方掌握了,但又判断不出属实。就情报工作而言,基本处于半斤八两的状态。

“总书记同志,从我们掌握的情报同时结合最近一段时间敌人电报信号激增的态势来分析,敌人下一次进攻已近在眼前,但对敌人主要目标究竟是什么,大本营和总参谋部还存在分歧,在兵力配属上也存在相应困难。”对着地图,华西列夫斯基首先介绍了大致兵力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