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城堡(23)

朱可夫的决定称得上当机立断,就在他发布撤退命令后两天,德军迅速吃掉了巴格拉米扬安排的侧翼部队并趁势包围鲍里索格列布斯克,等中央方面军残部15万多人狼狈不堪退往巴拉绍夫时,鲍里索格列布斯克已被德军攻克,在那里防御的近10万之众过半阵亡,余下的一半当了俘虏。从6月1日德军第2、第4装甲集团军联合南下以来,莫德尔仅用8天功夫就吃掉了中央方面军一半兵力(25万人)并占领位置十分要紧的鲍里索格列布斯克。用实际战绩证明了他不但能打防御战,打起进攻战来同样不差。

如果不是瓦图京派出兵力接应中央方面军余部,连巴拉绍夫都有可能被一口气端掉。即便这样,巴格拉米扬的日子也很不好过,莫斯科的命令已下来了,冷冰冰地告诉他中央方面军余部缩编为一个集团军并纳入西南方面军序列,巴格拉米扬本人停职反省并去莫斯科接受处理。虽然朱可夫发了私人电报告诉他没有生命危险,但今后要想再出头可是难上加难。

最让巴格拉米扬难过的是,他十分看好且器重的普里马科夫在撤退过程中自告奋勇地揽下了断后职责,结果不但他的部队几乎全军覆灭,本人也在德军空袭下丧生。

图拉方向,秉承朱可夫旨意的科涅夫凭借草原军区那批训练不熟的部队和从图拉、梁赞一线收拢起来的士兵对基希纳装甲集群发动了猛烈反攻,仅仅3天时间就损失了12万人,再加上一开始因德军猝不及防进攻而造就的损失,该方向总兵力损失将近18万人,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顺利“击退”德军,暂时解了图拉危机。

实际上他并不清楚,基希纳装甲集群的最初目的就在于试探图拉、梁赞一线防御虚实,并非真要占领该地,在付出将近9000多人伤亡并得知红军还有一个重兵集团逼近后,基希纳果断选择撤退。

这轮向图拉的佯攻同样打乱了莫斯科方面军调防草原军区的步骤,斯大林本人生怕图拉有失,绕过总参谋部密令托尔布欣暂缓调动,并时刻关注科涅夫的反击成果,准备一旦反击不利就将莫斯科方面军调上去,基希纳观察到的重兵集团就是莫斯科方面军——红军现在已顾不得去解坦波夫之围了。

等科涅夫终于击退敌军,图拉守军也元气大伤,原定设想的大本营预备队全泡了汤,逼得梅列茨科夫不得不从其他方向抽调兵力填补图拉、梁赞一线的兵力空缺以维持战线平衡,反过来又影响维亚济马一线红军所能投入的力量。只是这种变化暂时还不明显,对斯大林来说,科涅夫能凭借非常孱弱的兵力打退敌军,就证明是有本事的,他决定要在下一阶段重用他。

华西列夫斯基看着地图上战场中央、从坦波夫横亘到巴拉绍夫一线的巨大突出部唉声叹气。他想让德军从中央调走兵力增援两翼的作战企图已大半破产,这个巨大的突出部北面威胁着莫斯科的侧翼,南面威胁着斯大林格勒的侧翼,中间囤积了80-90万德军,偏偏他对此还束手无策。朱可夫采取的策略虽然暂时建立起一道防线,但所有人都清楚,这非常不可靠也极容易被突破。

“还需要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发动进攻吸引敌军么?”库茨涅佐夫低声问道。

华西列夫斯基苦笑着摇摇头:德军2个装甲集团军逼近巴拉绍夫并威胁西南方面军的侧翼后,德军在南翼战场不但在兵力而且在技术兵器已超过了红军,防守都嫌吃力,如何有余力去进攻?

“您认为他们下一步会进攻哪里?去打萨拉托夫么?”

朱可夫摇摇头:“我认为不会,按希特勒的想法,可能会暂时收兵。”

“收兵?”库茨涅佐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什么?德国人傻了?”

“他们不傻,甚至比我们想象得精明得多。”朱可夫指了指地图上沃罗涅日与巴拉绍夫之间的距离,说道,“德军在这一片囤积了2个装甲集团军,35万以上兵力和5000辆以上的各色坦克、装甲车辆,包括粮食、油料、弹药等补给在内,您认为他们一天需要多少物资?”

“3000吨总够了……”

朱可夫笑了:“这是按我们的标准,按德国人标准您得乘以3-4倍。”

“1万多吨?”库茨涅佐夫顿时傻了眼。

“沃罗涅日应该有德军后勤基地,这段距离大约是200多公里,无论他们用卡车或者火车运输物资,来回一趟再加上装卸时间,一天大约只能补给一次,如果距离再远,比如300公里,当天就来不及补给——这立即会影响进攻节奏与连续性,前后部队就会脱节。”

“我明白您的想法了——如果他们推进太远,补给会跟不上?”华西列夫斯基盯着地图若有所思,“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个缺陷,采取诱敌深入的措施?”

朱可夫先点点头,随即又摇头:“理论上是对的,但目前却很危险,因为我们不能保证德军按我们的想法展开追击,万一进攻我们的虚弱之处怎么办?再说,要诱敌也要有合适地方,现在能往哪里诱?”

这确实是个难题,目前符合诱敌深入策略的只有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可两者都很难实施该策略——诱得少了,德国人不上当,诱的多了,万一真丢了这两个城市算谁的责任?

“你们到底准备如何解决中间这个突出部?”三人正在议论时,冷不防斯大林已进来了。

最近这半个月,他对各条战线表现都不满意,对主导中枢的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也不满意,可看来看去也实在没人好用,因此难得地没发火。而且他也清楚,打得如此糟糕确实是部队实力不如人,但朱可夫那句“停战谈判”的话还是让他深感震惊,表面上他不动声色,实际上已派贝利亚去基层了解情况。

如果只是朱可夫一人或少数人的想法,他可以置之不理,倘若是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他认为整个战争指导思想都要发生变化。

“莫斯科方面军取代布良斯克方面军掩护中央战场北段,如果要短期解决问题,就需要在南段重新部署一个方面军,可以考虑将沃尔霍夫方面军抽出来,然后再从远东调入30万兵力。”

“短期解决?”斯大林不悦地问道,“长期呢?”

“长期解决暂时没办法。”朱可夫解释道,“这次进攻战役德军的发起基地是沃罗涅日一线,下一次进攻发起基地会转移到坦波夫、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一线,然后再往前推200-250公里。”他一边说,一边向斯大林解释德军“200公里攻势”的战略意图。

“这是您的判断?”斯大林颇有些不放心,“希特勒放着这么大优势不继续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