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大英帝国(1)(第2/2页)

单从装备水平来说,如果不是关东军在3月份买了价值5个多亿的德国装备,印度派遣军的装备水平可以排第一。

连续失利后的英印军总数已下降到不足12万,甚至连盟友都开始动摇:驻扎在印度的美国陆航由于长期得不到后续补充,飞机越打越少,应付起来越来越吃力——他们的对手现在已换成了大量的Fw-190和Bf-109219;而为应对国内复杂的政治局势,国民党借口维持西南防线,将驻印军一万多人抽回国打内战,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但因国党现在拿不到实质性物资补给,所以史迪威说话等于放屁,重庆根本不理他,蒙巴顿对此也无能为力。

最尴尬的属延安方面,本来要应美国要求向印度派兵2万,由于印度航路被日本封锁,美国武器装备送不上来,即便从南非和澳洲偷偷摸摸送上来的一点物资装备也要优先补充英印军,根本不可能再为共产党部队提供大规模军火,再加英方也不信任土八路的战斗力,最终婉言谢绝这一派兵。而在国共大规模摩擦、内战发起后,共方也抽不出2万兵力再去印度,于是在美方协调下,印度战区最后接受了200多名延安军事人士充当观察员——美国人的面子还是要给。

延安军事代表团由大量具备较高文化基础的部队中级干部充当,另外还挑选了50多名先期投奔延安,在政治上可靠的京、津、沪大学毕业生充当翻译和文职。陈赓担任团长,一来他有黄埔军校毕业资格,算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二来他搞过秘密战线斗争,人头熟悉,与国党的场面交涉也能维持住;三来他个性比较幽默洒脱,容易与人相处。

英国人再怎么看不起土八路,目前这个危急时刻也只有延安表态愿意支持英方,所以从蒙巴顿以降,对这支军事代表团给予了应有的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