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尼米茨的反击(13)(第2/2页)

偏偏美国人要别出心裁搞战斗群,一个1943型装甲师组成3个战斗群,每个战斗群包括1个装甲营、1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全师组建3个战斗群,称A战斗群、B战斗群、R战斗群(后备),表面上看这个战斗群似乎很给力,有坦克有步兵还有炮兵,单独对上任何一个德国团都有一战之力,问题德军作战序列中团不是战役单元,师才是标准的战役执行单元。任何一个德国装甲师撞上一个美军团级战斗群都是毫无悬念的碾压,两个也是,可如果三个战斗群齐上,还单列后备战斗群干什么?

随着党卫军编组的1944型部队在苏德战场上露脸,部分美国将领感到了深刻的危机:先不说德军1944型部队中装备优势,单论实力已完全碾压美国装甲师。更重要的是,巴顿认为美国装甲师中步兵太少,如在进攻战役中使用,没有配套步兵跟进难以扩大战果;如在防御战役中投入,则因缺乏步兵而导致战场宽度不够。

历史上诺曼底登陆成功后,美军同样遭遇步兵不足问题,很多装甲师、步兵师中一线步兵的缺额甚至5个月都没法补充,完全靠美军强悍的空中压制和英国部队的协同(英国军队步兵太多、装甲部队偏少)而硬撑下来,再加上战争到后期德国部队普遍也编制、实力、补给不足,无法给予美军足够杀伤。

现在可不一样,飞行堡垒师是妥妥的4单位制1944型部队,第7装甲师是标准的4单位制1943型部队,哪一个都不是好啃的骨头。无奈之下的巴顿只好打起了灵活抽调的主意,用大红一师的2个步兵团,骑兵一师的装甲团和炮兵团为骨干,再加其他零星专业营和指挥部共计2万余人临时搭建了美军1944型部队。整体实力和飞行堡垒师基本半斤八两。

踌躇满志的巴顿离港后给尼米茨拍去电报,除感谢他为自己“仗义执言”外,还抛出令尼米茨猝不及防的问题:“为什么要去打圣保罗?难道不应该打维多利亚把德军拦腰砍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