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轴心的进攻(27)(第2/2页)

第二,树立了第三帝国在南美的绝对威望。从门罗主义以后,南美霸主一直都是美国,虽然拉普拉塔集团或其他南美各国都有反对美国的想法,但没人敢付诸实施,第三帝国以狂暴流的打法揍得美帝生活不能自理,现在所有南美国家都知道德国不好惹,宁惹美国也别惹德国。

第三,获取了极其有利的战略态势。巴西战役获胜后,德国在南大西洋的势力范围从马岛、阿根廷一线一直扩张到萨尔瓦多一线。借德军这身虎皮,设在里约,最初只有2个州的蒙特罗巴西政府不但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部6个州,还得到中部2个州效忠,控制州数量上与设在累西腓的另一个巴西政府几乎半斤八两,且蒙特罗控制面积更大,巴西国家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招牌已隐隐约约要打出来了。

第四,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战争意志。南美战役开始前,杜鲁门确信绝不会在其任内提出媾和,但巴西战役告一段落之际,他愕然发现,日德两路对进,步步紧逼本土,再不媾和就真完蛋了。现在美国内部思维已变成必须要与欧洲停战,分歧在于怎么停、用什么代价停。

“巴顿真死了?”听完凯特尔递交上来的报告,霍夫曼没过多关注战事进程,先问起这个。

“真死了!坐在坦克里被打死的……”凯特尔虽不明白元首为什么专门问这件事,但知道元首喜欢勇敢的将领,便道,“这是位勇敢的将军,听俘虏们说他几次三番拒绝撤退的飞机,坚持留下来和士兵同生共死,听到他阵亡,俘虏们都哭了。”

他立即给戈培尔打电话:“博士,您送来的资料我很满意。我演讲的题目就叫《巴顿之死与美利坚的前途》,考虑9月26日对美演说,让‘欧洲之声’预先造势,那天也是美国总统大选辩论日?”

“是的,您没记错,我会贯彻您的要求全力造势。”

霍夫曼微微一笑:“那就是这一天了,我要告诉美国人民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真相,不能再让他们被政客玩弄于股掌之中。”

第十五卷 歧路:坚持与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