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幕府内外(第2/2页)

再加上各地零星的小块“御料所”,目前约是六百八十万石。

同时所有上规模的矿山和港町,都已经被种种手段收为幕府所有,估计正常的年收入在二百万贯左右。

平手汎秀有三个年级稍微大一点的儿子。

夜叉丸过继给畠山家取名秀高,领有纪伊南部。

修罗丸过继给三好家取名秀长,领有阿波一国。

梅若丸过继给今川家取名秀氏,领有骏河一国。

将来若是表现不错的话,汎秀有意将纪伊北部交给畠山秀高,土佐交给三好秀长,远江交给今川秀氏。让他们三个作为没有继承权的支系来拱卫宗家。

当然前提是“表现不错”。如果是废物的话肯定不会多给任何东西。

作为首任幕府将军的亲生儿子,将来这仨显然会有着其他一门众无法比拟的地位。

尚未元服的,弱法师九岁、胜利丸八岁、千金丸六岁,还没到安排的时候。

另外一门众之中,有五个出人头地的代表人物。

分别是越后国主平手秀益,三河国主平手季胤,因幡国主平手长辰,备中国主野口政利,日向国主生津贞常。

后两个人已经被命令改姓平手了。

他们的血缘都比较遥远,不可能对继承权产生威胁,所以都继续保留“平手”的苗字。

根据平手汎秀的布置,所有一门众都不能担任幕府的实职,但可以作为局外人发挥软性的政治影响力。

剩下的各地大名就都是外藩了。

其中像佐佐秀成、荒木村重、本多忠胜、岛清兴、小早川隆景、山中幸盛、津轻为信等人,自身没有传承祖产,是从平手家手里领取恩赏,或者得到承认,才能够成为独立大名的,属于关系较近的第一类。

其次,长宗我部元亲、织田信忠、京极高吉、武田元明,他们跟平手家有比较深厚的渊源或者姻亲关系,算第二类。德川家康可以考虑勉强上榜。

再次,就是宇喜多直家、大友义统、佐竹义重、伊达政宗、最上义光等等,他们属于是“传檄而定”,没有抵抗幕府统一进程的第三类人。

最后,武田胜赖、毛利辉元、岛津义弘、上杉景胜这些曾经与平手家刀兵相见过的,定位又要差一些。

这种外藩的分类并不打算公开明文规定死,只是作为内部传承下来的施政参考。同时名单也会不断调整变化,总之要让历任幕府将军心里有数。

仍然是个“依靠谁,团结谁,争取谁,孤立谁,打击谁,消灭谁”的问题。

准确来说,再怎么亲近的外藩,顶多也只到“团结谁”的地步。真正值得幕府依靠的,仅有直属的家臣。

而这批人完全采用了与一门众和外样大名截然不同的知行体制来衡量。

首先最大的区别在于,直属家臣虽然名义上拥有土地的完整权限,实际上是不允许亲自下乡治理的,一律要求统一把土地交给幕府的奉行众代为管理,收获之时根据一定的比例领取对应的禄米。

这个比例每年可能会变,根据总体收成情况决定。

相当于把武士从纯粹的土地贵族,转化为半贵族半官僚。目前尚未有彻底转化为职业官僚的想法,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然后,幕府直属家臣的知行,被划分为“家禄”、“勋禄”、“职禄”三个部分。